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29.90
折扣价: 23.40
折扣购买: 媒体法案例及评析
ISBN: 9787568090285
牛静,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媒体伦理、新媒体传播、传媒法等。至2022年4月,著有《新媒体传播伦理研究》《全球媒体伦理规范译评》《全球主要国家媒体伦理规范(双语版)》《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研究:互动、表达与表露》《媒体权利的保障与约束研究》《视频网站著作权纠纷及其防范管理机制研究》等12本著作;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记者》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项目3项,主持教育部、湖北省和其他社科项目共计20余项。曾受邀请到日本北海道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兰州大学、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国内外高校和媒体机构进行学术讲座。研究成果中关于全球媒体伦理规范的论著被媒体广泛报道,认为其填补了媒体伦理领域研究的空白;拟定的国内首份《自媒体用户传播伦理规范》,引发了公众对自媒体伦理规范的关注。在教学方面,曾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校教学质量二等奖、华中科技大学“知心导师”称号、校十佳青年教师称号和校优秀班主任称号等。其部分研究成果获得全国新闻学青年学者优秀学术成果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市优秀成果奖、媒介法规与伦理优秀学术成果奖、新媒体学术研究启皓奖的卓越学术奖等。兼任《新闻与信息传播研究》主编。公开发表论文近20篇,独著或参编学术著作及教材多部。
长期以来,我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开辟全面依法治国新境界》,《人民日报》,20220729。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解决新的问题,我国不断修订完善相关法律,从而更好地保障公民的权利。 其一,案例的选择取偏重于新媒体法律问题,如网络空间散布个人隐私构成名誉权侵权、门户网站盗取传统媒体新闻作品构成著作权侵权、游戏界面和规则相似构成著作权侵权、在互联网上运营淫秽色情网站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等,在这些案例都是当下公众关注的热点。其二,不同之前新闻传播法教材,本教材并不是以教材中单独罗列知识点的形式呈现,而是以案例作为章目,在介绍每一个案例过程中,将与该案例相关的知识点串连起来,从而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其三,不同于之前新闻传播法教材只介绍新闻法案例,本教材将媒体法案例扩展到各类媒体在“信息传播” 中的法律问题,而非仅仅聚焦于“新闻报道”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从而使本教材的内容更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