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听宇宙的声音--走进中国天文台

静听宇宙的声音--走进中国天文台
作者: 瞿秋石
出版社: 科技文献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20
折扣购买: 静听宇宙的声音--走进中国天文台
ISBN: 9787518944828

作者简介

瞿秋石,复旦大学汉语语言学硕士,现为工业制造业猎头。天文爱好者,业余从事天文科普写作和翻译。

内容简介

几经兴废事 我去紫台喜欢半夜去。 上海离南京也不远,往往是周五晚上背个包就过去。 定最晚的一班夜车票,一觉睡过去,凌晨三点半到宁,火 车站出站口再坐上一辆夜宵线公交车。车上只有我一个乘 客,路过的车站也没有人,司机也就不停,开了一会儿就 把我送到太平门。太平门在紫金山脚下,从太平门出发, 就可以沿着天文台路爬到天文台。 “紫台”是天文人对紫金山天文台的叫法,区分“国 台”一一国家天文台,和“上台”一一上海天文台。紫金 山天文台,顾名思义在紫金山。紫金山具有金陵毓秀之美 名,又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王气,天文台就位于 紫金山第三峰天堡城遗址附近。 好友Karlan是天文学家,从小热爱天文,他回忆自己 小学五年级时随父亲出差到南京,父亲带他去紫台参观, 在门口买了一个很便宜的塑料徽章。此后,他养成了过天 文台必买纪念徽章的习惯,从中国到美国。紫台算是一个 起点。 紫台也是中国现代天文学史的起点。翻开山河破碎的 中国现代史,看现代天文学在炮火和碎瓦中艰难萌芽,就 很难绕过紫金山天文台。古老的青铜观天仪器在此停止了 它们的工作,西方的现代望远镜越过千山万水,来到这里 安家;中国天文史上显赫的名字,都曾在紫金山上方熠熠 生辉。 自太平门开始,沿着天文台路徒步登山,天文台路和 天文台一起,都修建于20世纪30年代,至今仍是通往天文 台的主路,20世纪60年代,整条路已从石子路面改造为硬 化的石头路面。周遭阒寂,偶有小兽被头灯惊醒窜出,又 复窜回林间。下弦凸月,月光极亮,和树影交错,在地面 打出奶白色斑块,殊为可爱。遂灭了头灯,路面竟也清晰 可辨,更可照见自己的影子。又抬头看,有星,猎户座。 透过树林缝隙往远处看,也有星,是山下城市的灯光。也 有上山野营的车,从我身边超过,我就开头灯示意一下。 其余时间皆静谧黑甜,我和小时候一样,轻盈有力,心无 二志。只穿了短衣短裤,却有汗,很快被晚风吹干,惬意 。 约莫爬半小时,路面陡然发生变化,紫台就在眼前。 因为要赶去山顶看日出,不会淹留,沿着天文台旁边的小 道绕过去,去往山顶。正是黎明时分,猫头鹰在深处呼呼 。天文台黑黢黢的高峻影子很快就在身后了。 世界上的天文台,大多是往高了建,一者回避人造光 害,二者高海拔地区大气扰动可减少,但紫台并不在紫金 山的最高峰。紫金山天文台初创时,原本想要建立在最高 峰,但最终因为造价的问题,时任天文研究所所长的余青 松,选择了海拔267m的第三峰天堡城附近,此地距离最高 峰还有一段距离。其实当时余青松对天堡城也并不看好。 按照余的分析,就算是第一峰北高峰,海拔也不过448m, 常在云下,而南京城晴夜数也少得可怜一一所以余的结论 是整个紫金山,乃至整个南京,都没有一个地方适合建立 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