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以后学点社交礼仪

18岁以后学点社交礼仪
作者: 尚芳紫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
原售价: 25.80
折扣价: 17.80
折扣购买: 18岁以后学点社交礼仪
ISBN: 978756392833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初次见面,别让你的眼神出卖你 一些人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初次见面时,由于紧张和害怕,会低 着头看地板或盯着对方的脚,要不就“四顾左右而言他”,这是很不礼 貌的行为。谈话中不愿有目光接触者,会让人觉得在企图掩饰什么或心 中隐藏着什么事。一个人如果眼神飘忽不定则显得情绪不稳定或不诚 实。如果不敢看对方,则是怯懦和缺乏自信心的表现,这些都会妨碍人 际交往。 一天,赵成陪女朋友回家,这是他第一次正式到女朋友家里见未来 的岳父、岳母。虽然心里非常紧张,但是凭着多年在外闯荡的经验,再 加上和女朋友早就已经商量过了,对可能问到的一些情况和女朋友父母 说话的方式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心里就平静了很多。 当他信心满满地走进女朋友的家门时,女友的父亲正在看报纸,女 友的母亲招呼他们进来,然后女友的父亲礼貌地问了声好,同时放下了 手中的报纸,走到赵成面前,上下左右仔细地打量起来,从上到下,反 反复复。赵成也不敢说什么,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尴尬地等女友的父 亲看完。好不容易等女友的父亲看完了,赵成才坐了下来,然后接下来 的谈话就像审问犯人似的,赵成只能一一回答。 晚饭结束之后,女友的母亲闲下来也加入了打量赵成的行列,未来 的岳父、岳母就这么边看边问直到晚上十点。当赵成回家的时候,才松 了一口气,想起女友父母的目光他依然是直冒冷汗,从此以后,直到结 婚之前,他都十分害怕去女朋友的家里,总是尽量避免和女朋友的父母 见面。 不难看出,人们的眼神已经约定俗成地成为一种重要的礼仪,这时 就必须有严格的规范。 首先,在普通的社交谈话中,礼仪要求之一就是眼睛一定要注视谈 话者。通常认为,在别人讲话时东张西望、心不在焉、玩弄东西或者不 停地看手表都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也难以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赖。 其次,你与他人交谈时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应该尽量把目光局限于 上至对方的额头,下至对方上衣的第二颗纽扣以上,左右以两肩为准的 方框里,特别是不能明显地将目光集中于对方脸上的某个部位或身体其 他部位。 最后,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凝视关系不熟或关系一般的人,直至对方 感到浑身不自在,很是尴尬。若路遇陌生人,应避开眼光对视。上下打 量人则更是一种轻蔑和挑衅的表示,容易引起对方的不满。 因此,在运用眼神礼仪的时候还有一些注意事项。 1.注视的时间 注视时间可以表明一个人的态度。一般来说,当别人与你谈话30 分钟,注视却不足10分钟时,说明对方在轻视你;如果注视在10到20 分钟,说明他对你是友好的;如果一直注视着,则可能有两种情况:重 视或者敌视。也就是说,与别人谈话时眼睛的注视时间要占谈话时间的 三分之二。 2.注视的部位 通常来说,在不同的环境和交谈中,注视的部位也不同。额头上, 属于公务型注视,在不太重要的事情和时间不太长的情况下适用;眼睛 上,属于关注型注视;眼睛至唇部,属于社交型注视;眼睛到胸部,属 于亲密型注视。 3.注视的角度 注视的角度一般有三种,平视表示平等;斜视表示失礼;俯视表示 轻视别人。在人际交往中,目光应正视对方的眼、鼻三角区,以示尊 重。当对方沉默不语时,不要盯着对方,以免加剧他的不安。在整个交 流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不要使用向上看的目光,因为这种目光常常会 给人一种目中无人、骄傲自大的感觉,当然,更不能东张西望,以免给 人留下缺乏修养、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印象。 眼睛是人传递信息的有效的器官,它能表达出人们最细微、最精妙 的内心情感,从一个人的眼睛中,往往能看到他的整个内心世界。所 以,我们在与人进行交往时,务必要注意眼神的运用。与人交谈,要敢 于和善于同别人进行目光接触,这既是一种礼貌行为,又能帮助我们维 持彼此之间的联系,使谈话在目光交接中持续不断。 P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