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评传/中国历代书法家评传

王羲之评传/中国历代书法家评传
作者: 何炳武//化晓方//毋燕|总主编:何炳武
出版社: 太白文艺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17.70
折扣购买: 王羲之评传/中国历代书法家评传
ISBN: 978755131289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奢靡之风及时行乐 司马炎,司马懿之孙,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 司马睿从父也。咸熙二年(265)代魏称帝(史称晋 武帝),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西晋书 法创作的整个格局,与士风的变化至为密切。晋武 帝在立国后的十六年,终于结束了持续八十多年的 割据局面,统一了全国。但统一局面仅仅维持了三 十余年便战乱又起,最终导致永嘉南渡,偏安江左 。这期间士人心中并无盛世心态,为避免卷入政治 的旋涡,他们逃避现实,及时行乐,生活放纵而奢 靡。 晋武帝登基之初,尚能厉行节俭,虚心纳谏, 但好景如昙花一现,“饱暖思淫欲”,稳定的生活 让他开始追求享受,宫中姬妾近万人,夜夜笙歌, 不顾百姓疾苦。他统治时期官场上比富之气盛行, 公开卖官,司马炎在奢侈风气中起了带头作用。上 行下效,士人皆追求纵欲而奢靡的生活。 在晋朝著名的文人中,有些爱财如命的人,如 王氏家族的王戎,爱财达到了不近情理的地步。他 广殖货财,日计夜算,犹嫌不足,甚至连自己的女 儿借钱也斤斤计较。也许是为了表明自己政治上的 无野心。聚敛财产的,还有山涛,山涛曾被弹劾, 因为侵占官田。这种视财如命的人中,不仅有名教 之士,也有玄学名士,可见晋朝士人的私欲高涨, 生活放纵而奢靡。 西晋士风的悖谬,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士人在政 治高压下的选择。任何一个朝代的更迭,士人都面 临着重新选择的处境,如何去留关系重大。司马氏 对待士人的手段是很残酷的,所杀士人多为名士。 在这样的政治气氛中,名士们生活上逃避现实,追 求奢靡,崇尚谈玄,雅爱文艺,一代士风为之转变 。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文学艺术得到 很大发展的时期,无论是文学、绘画、书法、雕塑 、音乐都是大家辈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这 些作品无不是光芒万丈,前无古人,奠定了后代文 学艺术的根基与趋向。特别是书法艺术对后世影响 极大,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书法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 ,只有在这书法艺术的鼎盛时期,才能造就王羲之 这位书法艺术的巨匠。那么,为什么在魏晋南北朝 时期书法艺术如此兴盛呢? 文学艺术不可否认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与影 响,但它更直接地受到当时思想精神气氛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尖锐,战争 不断,人民颠沛流离,知识分子对统治者感到失望 愤懑。魏晋士人为寻求解脱和心理上的平衡,于是 终日醉酒服丹药,裸裎放诞,追求刺激;他们思考 宇宙、生命的本质,发挥个性;他们以狂狷来反抗 乡原社会,反对统治者借礼教维护自己权位的恶势 力。这当然是要付出代价的,他们不顾名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