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对的你也是

世界是对的你也是
作者: 蒋硕
出版社: 中国财经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25.20
折扣购买: 世界是对的你也是
ISBN: 9787509547656

作者简介

蒋硕 SerenaChiang 心理咨询师、婚姻咨询师、讲师,主持心灵工作室“Serena的时光教室”,在个案咨询与团体辅导(主题课程、工作坊)中,与诸多心灵的主人共同探索未知境界、体会内在成长。 之前:职业经理人,民企“创业精英”、港企“常务”、国企“副处级干部”,历经传媒、地产、旅游、类金融行业,自称职场抑郁症患者。 更早:选美选手,文学青年,聪明的孩子。

内容简介

日本与“内地”有一点相同:“个体”的排位总 在最末。 有一点不同:他们的每个个体都绝对信仰自己的群体 根性。 哪怕错误,亦抵死坚持。劣根性吗?却也是一个并不 庞大的 民族繁衍存续、始终保有鲜明特征的依托。一面是现 代文明 的发达,一面是传统的传承,日本在此间实现的平衡 恐怕无 人能及,全赖“信力”。除了信仰群体,日本人还相 信最微小 的事物中也蕴含真理,“只会做豆腐”的小津安二郎 、发明了 东方威士忌的鸟井信治郎、寿司之神小野二郎或《留 住手艺》 里的每一个平凡工匠、推理作家、AV女优,以及大大 小小的 企业家、政客乃至战犯,无论正确与否,都坚信自己 是在努 力掌握某一种真理。这种有点偏执的态度,转化成可 怕的执 行力。其中还不乏创造性。 偏执之信,也是悲伤之信,像海啸后盛开的樱花 (《津波 □□□》,获第84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提名),在 支撑 繁衍的同时,成就一种美,而美亦是民族或群体的向 心力之一。 当然,如同国家不应大于人、社会不应大于人,民族 也同样 不应大于人。信的价值,在于给人以存在的线索、攀 援而上 的力量,以及过程中遵循的规则。 “2011海啸”和“中国”,被称为日本社会再次 奋起的“两 个催化因素”。经历了多年的茫然无措,日本忽然重 现积极姿 态,以期恢复经济和地缘政治的影响力。持续的市场 兴奋令 投资者习惯在电子邮件落款:“向安倍致敬”(《日 本为何突然 奋起?》,英国《金融时报》亚洲版主编戴维‘皮林 ,2013年 D5月10日。我不能站在经济或政治角度预言日本的未 来, 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其实向往日本的生活——塞向往与 “惯性” 的批判与抵制并存。不管怎样,最好我们也有足够的 “信力” 与之抗衡,也养成不输于斯的教养。 美国的疗愈之光 移民中介总把美加算一个版块,身边很多人移过 去了, 除了投资豪客就是justdoIT的,金钱与技术向来无国 界(艺 术也是,可惜目前我们没拥有那么多)。加拿大不曾 去过,只 在亦舒书里看彼处的中国移民众生相,是一个被辽阔 地域冲 淡了的类华人社会,不宜妄加评论。也不提欧洲,整 个欧洲 都不怎么接受移民,那块大陆也真不是华人的宜居地 ,英伦 人际的疏离、法兰西的漫无规矩、德国的厚重食物、 芬兰冰 天雪地的孤寂……我的个人体验和与本地同乡交流结 论一致: 观光度假学习考察娱乐俱佳,长期生活艰难,这艰难 与税制 福利等等无关。 而美国不同,与每个国家都不同,那是全球唯一 一个在 赋予国民身份的同时,真正赋予“国民感”的国家( 来自氪 星的超人都说‘‘我是美国人”)。顽固如大和民族 ,在美国出 生的二代三代,也自认是美国公民(高晓松在关于美 军448 团的段子里聊过这个)。何以如此?对自由的信仰? 自由的人 懂得宽容。即使有WASP意识的存在,总还有空间与新 加入 者分享。 而自由的同时,还有什么?以马云的观点,是宗 教。他 认为在大家津津乐道的民主与法制建筑之下,是基督 教文化 的基石。tt信、望、爱”是基督教做出的极好总结, 放之于 宗教外的世界也同样适用。‘‘9·11”中被撞毁的 世贸中心,重 建项目命名为“自由之塔”,里面有一个著名的空间 设计—— “光之楔”。它位于纽约地下,每年9月11曰8:46, 飞机撞 击第一座大楼的时刻,第一道阳光射入这个空间,10 :28, 双子塔北楼,也是建筑的最后部分倒塌的时刻,第二 道阳光 射入。这个空问没有任何展品,却触动每个进入者的 沉思默想。 设计师丹尼尔·李布斯金,是犹太裔波兰人,父母是 大屠杀 的幸存者。他在“光之楔”中体现出的生命关怀,也 表达了 整个美国的在融合与变革中持久的渴望。据说这个设 计的灵 感来自一位罹难者家属,他对李布斯金说:“我妻子 当时在世 贸中心1号楼的104层,她跳了下来。我想要相信,她 最后 看见的东西是阳光。”(《破土:生活与建筑的冒险 》,丹尼尔·李 布斯金,2007年出版) 上帝说,要有光,因人类注定与苦难及困惑共处 。人类说, 要有光,光是内心的能量。这或许是“内地”再也无 法企及 的一点,无神论消灭了上帝与诸多迷信,也驱散了来 自不知 名高处的光。 P7-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