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西藏

行走西藏
作者: 付伟
出版社: 广东人民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9.25
折扣购买: 行走西藏
ISBN: 9787218148571

作者简介

付伟,高级经济师,美国MAI,国内房地产估价师。热爱西藏,曾参与系统内援藏培训工作。曾在农村金融研究、城乡金融报等发表多篇专业文章。

内容简介

“你从远方来,我到远方去,遥远的路程经过这里,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早上六点起来,不由得想起了海子的诗句,经历了昨晚,既兴奋又感前途难测。 在来拉萨之前,西藏对于我,只有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那是西藏的全部,对其他地方毫无概念,也从未曾关注过。现在来到了拉萨,仰望了布达拉宫,还要去日喀则、珠峰,那些以前从没想过的地方,即将成为旅行的目的地。它们既充满了神秘和诱惑,同时也让我产生了几许的不安和隐隐的担忧。 今天的目的地是日喀则,从羊卓雍错走,行程约350千米。起得很早,留宿的邮政酒店尚未供应早餐。大地还在沉睡,空气清冷微寒,寂静的街道上少有行人,只有橘黄的路灯给人以温暖。宋代诗人陈与义在《早行》中写道:“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昨晚的醉酒尚未退去,今晨的早起让我意志消沉,身体不在最佳状态,想起前路漫漫,一下子就惆怅满怀。 我坐在车里满怀心事,阿华和夫人同游,兴致较高,边格师傅是个专业的老司机,开着车子慢慢地沿路搜索早餐店。在某个十字街口一侧,找了家规模较大的餐饮连锁店吃早餐。异地旅行,连锁店品牌统一的LOGO、价格和服务标准,让人感觉放心和友好。吃完早餐,再次出发。出城的道路正在修整,已被改道的道路没有熟悉的指示牌,边格师傅顿时失忆,沿街来回兜转几圈都没有找对出城的路。只好在岔路口停下来观察,希望能够碰到熟悉路况的出城车辆,以便尾随。跟在一辆看似要出城的小车后面,沿大路走了一段路,拐入了一条小道,不料小车刚下了个小坡便往回倒车。此路不通,也是个不识路的。折回去,边走边问,慌乱中绕了大半个小时才驶上正道,时间已是早上八点。从早上六点出发,到八点才驶出城门,看来是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 天阴阴的,像是要下雨。路上车辆较少,行人更少。边格师傅加快了车速,时速达到了120千米,堪比在平原高速公路上行驶。出拉萨城,沿拉萨河西行。河面宽广,水流平缓,河道中间散落着各种形状的沙洲,翠黄的树林倒映在水面上,风光正好。半个小时后,我们到了离拉萨67千米的曲水县,车子拐向了307省道,还有50多千米就到羊卓雍错了。 见多识广的边格师傅说,2005年以前,曲水县地位非常重要,因为贡嘎机场建在山南,拉萨到山南隔着一座嘎拉山。上级领导来西藏调研、视察,外地人进藏,坐飞机到山南,然后由各方接待人员走曲水到山南接人,以前这条路上的车辆特别多,行人也多,非常热闹。自从2005年嘎拉山隧道打通后,从拉萨到贡嘎机场直接走隧道,节省了一个多小时,这里便“门前冷落鞍马稀”了。 这些年,中央政府对西藏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特别大,修公路、建机场、铺铁路,多管齐下,西藏的交通基础设施是一年一变,交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人们常说,20世纪50年代进藏是两条腿走进去的,六七十年代进藏是坐汽车滚进去的,80年代进藏是坐飞机飞进去的,现在进藏可以坐火车躺着进去了。交通的发达,无疑极大地增加了人们的幸福感,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给西藏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说起这些,边格师傅还是轻轻一叹,不知他是在怀念那个时代,还是在感叹这个世界变化太快。 307省道紧贴着汹涌澎湃的雅鲁藏布江,一路向西。一边是滚黄滚黄的雅鲁藏布江水;一边是陡峭艰险的悬崖绝壁,道路凶险,但沿途的景色却是大气磅礴、无限壮美,让人神往。 行走不远,前方道路出现了不同牌照、不同款式的车辆,四川牌的、宁夏牌的、江苏牌的、陕西牌的、拉萨牌的……有大众、丰田、奇瑞、猎豹、路虎,排成了一条长龙,都是去羊卓雍错的,一派热闹景象。 在一个开阔地带,307省道脱离雅鲁藏布江,车拐上了岗巴拉山。天气已经转晴,视野所见是蓝蓝的天空和飘浮的白云,大家心情舒畅,车厢里充满了欢乐。在一视野开阔的坡面上,边格师傅熄火停车,他说这个位置是俯视整个岗巴拉河谷风景的最佳位置,可以拍照留念。边格师傅真是善解人意! 从上往下俯视,山脚下是一片平坦的河谷。河谷里是一方方、一块块、一亩亩沟畦分明的农田,田里青稞黄绿交错,雅鲁藏布江像一条温顺的长龙缓缓爬行,景色如同油画般优美,令人陶醉。 传说释迦牟尼有次带领弟子阿难在田地里行走,看到一块块的田畦连成一片,齐整漂亮,心中欢喜,于是灵光闪现,让弟子阿难将捡来的一条条碎布拼接在一起,制成衣服,好看又节约,佛教的“福田衣”就这样诞生了。借鉴这个传说,如果将不同颜色的布料剪裁,按眼前色彩斑斓的青稞麦田模样,一件件拼接起来,稍加修饰改进,将会非常漂亮,说不定还可能引领时尚潮流。有心的时装设计师可以拿去这个点子,不谢! 车子沿盘山路往上,海拔急剧抬升,35千米的盘山路,海拔从3500米急剧攀升到5000多米,岗巴拉山口如约出现在我们面前。前方平坦处停了不少旅游车,站了不少人。前方远处山下是羊卓雍错圣湖! 站在岗巴拉山顶向前眺望,羊卓雍错大体上由北向南延伸,南宽北窄,娴静地横卧于群山之中,翠蓝得像一块宝石,像一条长长的蓝色飘带,缠绕在一片连绵的群山之中。 羊卓雍错地处雅鲁藏布江南面,主要位于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境内。原为外流湖,与雅鲁藏布江相通。大约100万年以前,这里发生了可怕的自然灾害,巨大的泥石流堵塞了附近墨曲河的上游河谷,将羊卓雍错封闭成了一个内流淡水湖。而由于羊卓雍错是由山地突兀、冰川泥石流堵塞的河道形成,它的形状很不规则,分叉多,湖岸曲折蜿蜒,分为若干小湖且各自独立,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又称为“珊瑚湖”。岛上生活着各种候鸟,有黄鸭、天鹅、鹭鸶、沙鸥等,使得这里成为西藏最大的水鸟栖息地和野生禽类的乐园,一时景色如画,仿如人间仙境,也成就了这个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冠绝藏南的内陆湖泊。此外,羊卓雍错还有西藏“鱼库”的美称。 为近距离亲近羊卓雍错,我们驱车到湖边。微风吹拂,湖水轻轻地拍打着岸边的砂石。几米外的湖底,青青的水草扭着柔柔的身姿,随波摇摆,水草中间,鱼儿欢快地互相追赶,时隐时现。湖边成群的小鱼乘着微微波动的水势,或躲在水草中游走着觅食,或成群追逐着嬉闹,好不快哉。 结合西藏的民俗和历史,探索西藏旅游三条路线的沿线景色,感受远方和诗意、自由与人生,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除热门路线外,特别详细介绍两条相对冷门的路线,体验探险家和骨灰级旅游爱好者和朝圣之路和神秘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