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南方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4.30
折扣购买: 穹顶之下
ISBN: 9787550188686
弗雷德里克·布朗(Fredric Brown) 美国科幻、悬疑小说作家。布朗被称为美国短篇科幻“鬼才”,他擅长设计精巧、诙谐幽默的短篇小说和超短篇小说,大都充满奇幻诡异的想象、精巧的情节和出人意料的结局。 他的短篇作品集被悬疑大师斯蒂芬·金纳入书单,且星标为“特别重要”。 “赛博朋克鼻祖”菲利普·K.迪克称他的作品为“可能是科幻小说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令人惊讶的——故事”。 著名物理学霍金借用他的故事来说明人工智能的危险。 意大利哲学家、文学评论家安伯托·艾柯盛赞他的作品《哨兵》为“当代科幻小说中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 他的作品启发了《银河系漫游指南》《星际迷航》《黑镜》等一系列科幻大作,并有作品被导演希区柯克、吉尔莫·德尔·托罗改编为电影,受到了广泛好评。
凯尔·布雷登坐在舒适的扶手椅上,盯着对面墙上的开关,思考这是第 100 万次还是第 10 亿次要冒险关上这个开关。他也是第 100 万次想到,或者是第 10 亿次想到,就在今天下午,这个开关已经启动 30 年了。 关闭开关可能意味着他会死,但他不知道会以何种形式死。当然不会是被原子弹炸死,人类所有的原子弹估计在很多年前就都用完了。是的,核战争持续了很长时间,足以完全摧毁人类文明。人类制造的原子弹远比摧毁人类文明所需的数量多。30 年前,他做过缜密地计算,结果是人类在经历核战争后,基于残存的东西真正建立起新的文明,还需要差不多一个世纪的时间。 但现在,在这个仍然保护着他、让他免于恐惧的穹顶力场之外,发生了什么事?人已经变得像野兽一样了吗?或者说人类已经彻底灭绝,把这片土地留给了其他不那么邪恶的野兽?不,人类会在某个地方生存下来,人类文明最终总会复兴的。也许他们会把核战争对自己的伤害记录下来,至少作为传说保留下来,从而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又或者,即使人类保留了完整的核战争记录,也未必能阻止未来悲剧重演? 30 年了,布雷登想。他叹了口气,为这漫长而沉重的30 年。然而他仍然拥有生存所需的一切,独自活着总比没活路好—尤其是在死亡方式很恐怖的情况下。孤独总比突然被杀死要好。 30 年前,他 37 岁的时候,就是这么想的。现在,他已经 67 岁了,还是这么想。他没有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一点儿也没有,但他现在累了。他在思考,第 100 万次—也许是第 10 亿次—思考,他是否还没有准备好关上那个开关。 也许,只是也许,穹顶之外的人类已经努力恢复了某种合理的生活方式,哪怕只是种地。他可以帮助那些人,可以为他们提供所需的物品和知识。在他真正衰老之前,他可以获得他们的感激,享受帮助他们的成就感。 另外,他也不想孤独地死去。他可以一个人生活,这在大多数时候还是可以忍受的,但孤独地死去是另一回事。不知为何,他觉得独自死在穹顶之中比被外面的野蛮人杀死更痛苦。他估计外面的人类会变成新的野蛮人。才过了 30 年,期待外面已经恢复了农业生产实在是过于乐观了。 今天是个关闭穹顶力场开关的好日子。正好 30 年,如果他的精密记时表还准确的话。即使过了 30 年,精密记时表的误差也不会太大。再过几个小时,就是 30 年前的同一天、同一时刻—精确到分钟。是的,尽管那个开关一旦关闭就不能再启动了,他还是会在那一时刻关掉它。直到现在,每当他考虑要关闭开关时,都是这件事的“不可撤回性”阻止了他。 如果穹顶力场可以关闭后再启动的话,做这个决定就很容易了,他早就会试着关一下了。也许会在穹顶力场启动 10年或是 15 年后尝试。但从关闭状态下启动这个力场需要巨大的能量,而维持它所需要的能量却很少。他最初启动力场的时候,还可以使用外部的电力。 当然,在他启动穹顶力场的那一刻,力场本身就隔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连接,但这座建筑内的电力足以满足他的需求,并提供维持力场所需的微不足道的电量。 是的,他突然间做出了明确的决断,再过几个小时,他就关闭开关—在穹顶启动时间正好 30 年的那一刻。30 年的孤独时光已经够长了。 他并非刻意选择了孤独。要是他的秘书迈拉没有抛弃他就好了……现在想这个已经太晚了,但他又一次想到了这件之前已经想过无数次的事。这太荒唐了,为什么她会想要分担其他人的命运,想要尝试帮助那些她无力去帮助的人?她爱过他。如果她没有那种堂吉诃德式的想法,她就会嫁给他。都怪他把事情解释得太生硬了,震撼到了她。要是她能留在他身边,那该多好啊。 之所以出问题的一部分原因是消息来得比他预期的要早。那天早上,关掉收音机的时候,他知道只剩几个小时了。他按下了叫迈拉进来的按钮。她进来了,美丽、冷静、镇定自若。那样子会让人觉得她一直没听新闻广播,也没有读报纸,让人觉得她不知道世界上正在发生什么事。 “坐下,亲爱的。”他对她说。她听到这种意料之外的称呼后,眼睛睁大了一点,但还是优雅地坐到她平时一直坐着记录布雷登口述的那把椅子上。她拿好了铅笔。 “不是要你干活,迈拉,”他说,“是私人事务—非常私人的。我想向你求婚。” 她的眼睛完全睁大了。“布雷登博士,你是在开玩笑吗?” “不。绝对没开玩笑。我知道我比你年纪大一点,但我希望你不会觉得我大太多。我 37 岁了,虽然因为我总是在工作,看起来可能有点老。你—现在是 27 岁吧?” “上周满 28 岁了。但我不是在考虑年龄的问题。只是…… ‘这太突然了’[ 此处是迈拉在模仿爱情片中的台词。——译者注],听起来像是在开玩笑,确实太突然了。你甚至从来没有……”她顽皮地咧嘴一笑,“你甚至从来没有挑逗过我。而且在我一起工作过的人里,你是第一个没有这样做过的人。” 布雷登对她微笑着说:“对不起。我不知道这种事会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迈拉,我是认真的。你愿意嫁给我吗?” 她若有所思地看着他:“我不知道。奇怪的是,我想我有一点儿爱你。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应该爱你。你一直非常冷淡,公事公办,一直全心专注在工作上。你从未尝试亲吻我,甚至从未赞美过我。[ 本文写于 1951 年,这里的说法反映了作者当时的性别观念和对职场行为规范的理解。——译者注]“但是……好吧,我不喜欢这个突如其来、不合时宜的求婚。你要不要马上重新问我一次呢?同时……嗯,你可以告诉我,你爱我。这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爱你,迈拉。请原谅我刚才没说,但至少—你没有绝对不愿意嫁给我,你没有拒绝我。” 她缓缓地摇头。她看着他—她的眼睛非常美丽。 “那么,迈拉,我要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么晚又这么突然地向你求婚。首先,我一直在争分夺秒地拼命工作。你知道我一直在研究什么吗?” “我知道是和防守有关的事。某些……防御装置。而且,如果我没搞错的话,你一直在自己研究这个,没有获得政府的支持。” “没错,”布雷登说,“政府高层不相信我的理论,大多数其他物理学家也不认同我的观点。但幸运的是,我前些年在电子学领域获得了一些专利,从中得到了一笔只属于我自己的财富—虽然现在花掉了很多。我一直在研究的那种装置可以防御原子弹、氢弹以及其他核武器,只要它们的威力还没大到炸掉地球就行。这种装置是一个球形的防御力场,任何东西都无法穿透它。” “你是说……” “是的,我成功了。防御力场现在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笼罩这座建筑,而且只要我希望它维持下去,它就可以一直存在。我想让它维持多久,它就能维持多久,没有任何东西能够穿过它。此外,这座建筑里储存了大量的各种物资,甚至有用来建水培菜园的种子和化肥。这里的东西足以满足两个人一辈子的生活所需。” “但是你要把这个成果交给政府,你会这样做吧?如果它可以防御氢弹的话……” 布雷登皱起眉说:“确实可以防氢弹,但不幸的是,它在军事上的实用价值可以忽略不计。政府高层在这方面的判断是正确的。你看,迈拉,笼罩这座建筑的穹顶力场直径为80 英尺[ 原文采用英制度量衡,80 英尺约合 24.4 米,下文中的 20 英尺约合 6.1 米,40 英尺约合12.2 米。——译者注],当我启动这个力场时,消耗的电量可能会使整个克利夫兰的照明系统瘫痪。 “要建立一个足够大的穹顶力场,即使只是笼罩在一座小村庄或一处军营上,要消耗的电量也比全国几周所消耗的还多。而如果要关闭力场,让一些人或者一些东西进出的话,重新启动力场时需要消耗同样巨大的电量。 “政府能想到的这种防御力场的唯一用途,就是我打算用在自己身上的。它可以保护一两个人,最多几个人的生命,让这些人躲过核战争的劫和接下来会发生的野蛮行径。而且,除了这座建筑之外,即使只是想保护几个人也太晚了。” “太晚了?为什么?” “已经没有时间建造这种装置了。亲爱的,战争已经开始了。” 她盯着他,脸色惨白。 他说:“几分钟前,广播中说,波士顿被原子弹摧毁了。战争已经开始了。”他加快了语速,“你知道这一切意味着什么,结果会是什么。我要启动穹顶力场,然后一直维持着它,直到可以安全地出去为止。”他没有告诉她,他认为在他们有生之年,都不是完全安全的,但这会更加吓到她。“我们现在没法帮助别人了—为时已晚。但我们还能拯救自己。” 他叹了口气,说:“我很抱歉我只能如此唐突地求婚。但现在你明白原因了。我也不会请求你马上嫁给我。只需要留在这里,直到你觉得可以了为止。请给我机会,让我说那些我早该说的话,做那些我早该做的事。” “一直以来,”他对她笑了笑,“一直以来我都在拼命工作,从早到晚,都没有时间向你示爱。但是现在有时间了,很多的时间—我真的爱你,迈拉。” 她突然站了起来。她心不在焉地几乎是盲目地向门口走去。 “迈拉!”他喊道。他跟着她绕过桌子。她在门口转身,让他停步。她的表情和声音都很平静。 亮点1:影响了刘慈欣的科幻鬼才布朗,中文世界首次正式出版 《穹顶之下》收录了弗雷德里克·布朗的19篇作品,延续了布朗作品精妙的反转,通过对于人类探索外部空间时的种种意外,反映了作者对人类自身的欲望、情感的思考,通过对雏菊、老鼠等人格化的处理,表现了即便将动植物变成人类,或者人类自身到了外太空与外星人交往时,依然面临同样的社会性和人际关系难题。 亮点2:文学大师、导演的灵感来源,霍金点赞评价 弗雷德里克·布朗的短篇作品集被悬疑大师斯蒂芬·金纳入书单,且星标为“特别重要”。 “赛博朋克鼻祖”菲利普·K.迪克称他的作品为“可能是科幻小说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令人惊讶的——故事”。 著名物理学霍金借用他的故事来说明人工智能的危险。 意大利哲学家、文学评论家安伯托·艾柯盛赞他的作品《哨兵》为“当代科幻小说中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 他的作品启发了《银河系漫游指南》《星际迷航》《黑镜》等一系列科幻大作,并有作品被导演希区柯克、吉尔莫·德尔·托罗改编为电影,受到了广泛好评。 亮点3:《地球上最后的敲门声》《穹顶之下》《最后的火星人》是国内首次将弗雷德里克·布朗作品的短篇小说集结出版。 布朗之前在国内就有很多粉丝,但是他的作品之前只被收入过科幻小说合集,或者被刊登在杂志上。这是他个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系统地整理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