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4.20
折扣购买: 一半儿春愁一半儿水(精装美绘版)(精)/名家散文经典
ISBN: 9787535481535
我问我自己,你真的了解那小男孩吗?还是你只 不过在听故事?如果你不曾穷过饿过,那小男孩巴巴 的眼神你又怎么读得懂呢? 我想,我并不明白那贫穷的小孩,那傻乎乎地跟 着小贩走的小男孩。 读完徐州城里第七师范的附小,他打算读第七师 范,家人带他去见一位堂叔,目的是借钱。 堂叔站起身来,从一把旧铜壶里掏出二十一块银 元,那只壶从梁柱上直吊下来,算是家中的保险柜吧 ? 读师范不用钱,但**棉被杂物却都要钱,堂叔 的那二十一块钱改变了父亲的一生。 我很想追上前去看一看那目光炯炯的少年,渴于 知识渴于上进的少年。我很想看一看那堂叔看着他的 爱怜的眼色。他必是族人中*聪明俊发的孩子,堂叔 才慨然答应借钱的吧!听说小学时代,他每天上学都 不从市内走路,嫌人车杂沓,他宁可绕着古城周围的 城墙走,城墙上人少,他一面走,一面大声背书。那 意气飞扬的男孩,天下好像没有可以难倒他的事。他 走着、跑着,自觉古人的智慧因背诵而尽人胸中,一 个志得意满的**小学生。 然而,我真认识那孩子吗?那个捧着二十一块银 元来向这个世界打天下的孩子。我平生读书不过只求 随缘尽兴而已,我大概不能懂得那一心苦读求上进的 人,那孩子,我不能算是深识他。 “**出的东西,有些我们老家有,像桃子。有 些我们老家没有,像木瓜芭乐。”父亲说,“没有的 ,就不去讲它,凡是有的,我们老家的就一定比** 好。” 我有点反感,他为什么一定要坚持老家的东西比 这里好呢?他离开老家都已经这么多年了,为什么还 坚持老家的*好? “譬如说这香椿吧?”他指着院子里的香椿树, **的,“长这么细细小小一株。在我们老家,那可 是和榕树一样的大树咧!而且**是热带,一年到头 都能长新芽,那芽也就不嫩了。在我们老家,只有春 天才冒得出新芽来,所以那个冒法,你就不知道了。 忽然一下,所有的嫩芽全冒出来了,又厚又多汁,大 人小孩全来采呀,采下来用盐一揉,放在格架上晾, 一面晾,那架子上腌出来的卤汁就呼噜——呼噜—— 的一直流,下面就用盆接着,那卤汁下起面来,那个 香呀——” 我吃过韩国进口的盐腌香椿芽,从它的形貌看来 ,揣想它未腌之前一定也极肥厚,故乡的香椿芽想来 也是如此。但父亲形容香椿在腌制的过程中竟会“呼 噜——呼噜——”流汁,我被他言语中的象声词所惊 动,那香椿树竟在我心里成为一座地标,我每次都循 着那株椿树去寻找父亲的故乡。 但我真的明白那棵树吗?我真的明白在半个世纪 之后,他坐在阳光璀璨的屏东城里,向我娓娓谈起的 那棵树吗? 父亲晚年,我推轮椅带他上南京中山陵,只因他 曾跟我说过: “**下葬的时候,我是*校学生,上面在我们 中间选了些人去抬棺材。我被选上了,事先还得预习 呢!预习的时候棺材里都装些石头……” 他对**一心崇敬——这一点,恐怕我也无法十 分了然。我当然也同意孙中山是可佩服的,但恐怕未 必那么***心悦诚服。 能有一人令你死心塌地,生死追随,不作他想, 父亲应该是幸福的——而这种幸福,我并不能体会。 父亲说,他真正的兴趣在生物,我听了十分错愕 。我还一直以为是*事学呢!抗战前后,他加入了一 个**植物学会,不时向会里提供全国各地植物的资 讯,我对他惊人的耐心感到不解。由于职业的关系, 他跑遍大江南北,他将各地的萝卜、茄子、芹菜、白 菜长得不一样的情况一一汇集报告给学会。在那个时 代,我想那学会接到这位中国会员热心的讯息,也多 少要吃一惊吧? 啊,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对他万分好奇 ,如果他晚生五十年,如果他生而为我的弟弟,我是 多么愿意好好培植他成为一个植物学家啊!在那一身 *绿色的*服下面,他其实有着一颗生物学者的心。 我小时候,他教导我的,几乎全是生物知识,我至今 看到螳螂的卵仍十分激动,那是我幼年行经田野时父 亲教我辨认的。 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