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性学做人

修身养性学做人
作者: 罗健
出版社: 现代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20.98
折扣购买: 修身养性学做人
ISBN: 9787802440418

作者简介

罗健,湖南省卫生厅《健康必读》杂志社副社长,中医副主任医师。爱好广泛,涉及摄影、集邮、写作、书法、运动。生活不求奢华求清淡,养生不求长寿求健康。现已出版《修身养性学做人》、《心灵的神医》、《想到做到》等书。

内容简介

7.善于谅解,不计他人前嫌——凡事不要斤斤计较,应设身处地为他 人着想 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谅解,那将会没有人际关系的和谐;如果社会交 往中没有谅解,那每个人将会被争吵与喧闹所包围;如果人间没有谅解, 那人间将会成为一个结怨和报复的世界!因而一位伟人曾意味深长地说: 同志之间的谅解、支持与友谊比什么都重要! 是啊,谅解是人类的一种美德,它闪现着一个人高尚的人格;谅解是 拂在人们心头的春风,它可以融化结在人们心头的寒冰;谅解像一支饱蘸 思想感情的笔,它可以把胸中积怨一笔勾销,在两颗心灵之间架起一座友 谊的金桥。 在品德修养中,我们要学会谅解,善于谅解。 倾听,是谅解的起点。当自己与他人发生矛盾或误会时,要主动与对 方交谈,悉心地去倾听对方的诉说。客观事物是异常复杂的,而个人的认 识、想法常常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与片面性,以致会因此而产生一些误解或 误会。交谈时,如能耐心而认真地倾听对方的陈述,将有助于理解对方的 心情、处境和苦衷,有助于沟通双方的思想感情,有助于消除误会和误解 。实践证明,倾听是谅解的起点。 理解,是谅解的前提。在工作与生活中,当与别人发生磕磕碰碰的不 愉快事情的时候,要努力把自己的恼怒情绪引入冷静理智的思考,使自己 的感情升华到理性行为,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去理解对方。只有理解 ,才能谅解;只有体谅和同情对方,才能从个人的恩恩怨怨中解放出来。 博大胸怀,是谅解的基础;宽宥大度,是谅解的坦途。《尚书·陈君 》篇中说:“有容,德乃大。”能够宽容就显得有大的德行。在现实生活 中,我们看到有两种“循环”:一种是你能宽容和谅解别人,别人也会宽 容和谅解你,如此良性循环,便会形成一种和谐的气氛,给人一种安全感 和舒畅感;另一种是你不谅解别人,别人也不谅解你,如此恶性循环,便 会使矛盾日趋激化,使人有一种紧张感和恐惧感。当然,我们讲的宽容和 谅解是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进行的,正确地处理好生活中遇到的矛盾,便 可使我们在相互谅解的过程中携手前进。 不计前嫌,是彻底谅解的良方。克制性的谅解,不是真正的谅解,它 不能弥合感情上的伤痕;只有不计前嫌的谅解,才是真正的谅解,才能刷 掉旧时感情伤口上的脓水,医治好感情上的创伤;只有那种不闻、不记、 不追、不查的谅解,才能收到谅解应该收到的效果。南宋学者江少虞在《 宋朝事实类苑》中,记载了吕蒙正不记人过的故事:“吕蒙正相公不喜记 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帘催指之,日:‘这小子亦参政邪? ’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之,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逮止之,罢 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日:‘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 记忆,故不如毋知也。不问这,何损?’时皆服其量。”孔子在《论语· 八倚》篇中讲:“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在一些非原则问题 上的恩恩怨怨,应该抛弃它,既往不咎,团结起来向前看。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学会谅解而又善于谅解,那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 愉快,我们的工作将会更加协调,我们的队伍将会更加团结。 8.皮里春秋,大人不计小人过——在受到莫名羞辱时,需要一点心胸 宽阔的功夫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则故事: 东晋时有名的大将褚衰,有一次乘船送客往浙江,夜晚投宿在钱塘县 的驿亭中。当时钱塘县令也正送客过江,来到驿亭。亭吏因不知道褚衰是 何等样人,为了接待县令,就把褚衰赶了出来。出门在外就得受委屈,智 慧就是不烦恼——褚衰觉得犯不着跟亭吏过不去,于是悄悄卷起行李到江 边的牛屋住下。 不久,钱塘潮水涨起,县令沈充观潮来到此处,远远望见牛屋下竟住 着人,感到非常惊奇,忙问下属是谁。亭吏不敢隐瞒,回答说:“昨天有 一个北方人来投宿,因为你们这些贵宾驾到,所以把他暂时安置在那儿住 。” 沈充当时微微有些醉意,所以想开个玩笑,他叫道:“嘿,北方佬, 过来吧!快快报上你的姓名,我可以给你一些饼子吃呢!”当官的对平民 百姓无礼是常事,但如果是宦官侮辱外戚,文官蔑视武将,一般是会生出 风波来的,甚至互不相让,一直闹到皇帝那儿,让朝廷好不热闹。 褚衰地位虽不高,大小也算个人物,受人的轻视嘲弄,心里老大不高 兴。他心里想: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样的上司,就有什么样的下属, 瞧他沈县令那个粗鲁样子,也难怪会有亭吏这样的恶吏了。 他心里骂着,嘴上还是彬彬有礼地回答:“我是河南的褚衰。”根本 不提起被驱赶的事情。即使介绍自己,也只是冰冷的几个字。话的效果往 往跟它的长短成反比,褚衰一下子把沈充镇住了。 沈充早就知道褚衰的大名,现在把褚衰得罪了,很希望对方能责备那 个该死的亭吏和自己一顿,自己才好趁机下那难堪的台阶。但褚衰站在一 旁不开口,沈充要鞭挞亭吏也被他制止了。于是沈充只好吩咐手下杀鸡宰 羊,备妥丰盛的酒宴款待褚衰,请褚衰赏脸。褚衰毫不迟疑地答应下来。 沈充知道他对自己一定有看法,但不好直接问他,所以只有更加小心地赔 不是、劝酒。 有人把褚衰的做法叫做“皮里春秋”。意思是:尽管心里对别人有自 己的看法和评价,却从不肯轻易谈出,心存泾渭,却从不随意褒贬别人。 褚衰深深懂得,跟别人过不去,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何况古人还教训过: 大人不计小人过,或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看穿了看透了之后,何须 把褒贬溢于言辞,喜怒形于声色呢?褚衰如果忍不住,至少可以谴责他们 一番,得一些快慰。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甚至还可以和县官、亭吏 到民事法庭上一见高低,只是那临江把酒,觥筹交错的酒宴恐怕就得泡汤 了。 人在受到外来的羞辱时,需要一点心胸宽阔的功夫,否则,羞耻心过 重,受到一点刺激就受不了,承担不了委屈,喜怒乐都挂在脸上,这样的 人成就不了什么大事。 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人的心胸应该宽广,不要因为你的敌人而燃起 一把怒火,炽热得烧伤自己。 P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