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 兴

即 兴
作者: 著 者:[英]基思?约翰斯通(Keith Johnstone
出版社: 贵州人民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51.00
折扣购买: 即 兴
ISBN: 9787221157416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 基思?约翰斯通(Keith Johnstone),英国戏剧教育家、编剧、演员和导演,即兴戏剧先驱,以发明现代即兴体系而闻名。早期在英国皇家宫廷剧院负责编剧与导演的指导工作,并组织了当时唯一一个纯即兴剧团“戏剧机器”在欧洲巡演。1970年,基思来到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任教,并在那里成立了日后闻名于即兴界的“松驼鹿剧团”。 基思将《道德经》中的“无为”等思想运用到表演中,极大地激发了演员的自发性和创造力,英国皇家戏剧学院更是将他发明的练习(尤其是“姿态”部分)作为教学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另著有Impro for Storytellers一书。 译者简介 饶昊鹏,艺名“舟柏”,多巴镜即兴剧团创始人,创作过《即兴争霸赛》《假期综合症》等即兴作品。曾跟随即兴大师基思?约翰斯通学习。现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

内容简介

1 跷跷板 当我在皇家宫廷剧院工作室开始教学时(1963年),我注意到演员们无法再现“普通”的对话。他们说“对话场景很无聊”,但他们表演的对话和我在生活中听到的完全不一样。有几个星期,我尝试了两个“陌生人”相遇并互动的场景,我告诫他们“不要讲笑话”和“不要试图表现得很聪明”,但出来的作品仍然无法令人信服。他们不能找到让情境得以发展的时间节点,永远都在努力寻找“有趣”的想法。如果闲聊真的没有主题,且随机进行,为什么在工作室就不可能重现它们呢? 当我观看莫斯科艺术剧院演出的《樱桃园》(The Cherry Orchard)时,还在死磕这个问题。舞台上的每个人似乎都为每一次行动选择了最强有力的动机—毫无疑问,自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执导后的几十年来,这部作品已得到了“完善”。其效果是“戏剧性的”,但不似我所知道的生活。我第一次问自己,最弱的可能动机是什么,我所看到的那个角色的真正动机是什么。当我回到工作室时,我做了第一个姿态练习。 我说:“尽量让你的姿态略高于或略低于你的搭档。”我坚持认为这种姿态差距应该是最小的。演员们似乎领会了我的意思,作品也发生了变化。场景变得“真实”了,演员也敏锐得惊人。突然间,我们明白了,每一个变化和动作都意味着一种姿态,任何行动都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真的“没有动机”。作品有趣得可怕。我们所有的密谋都暴露了。如果有人问了一个我们不好回答的问题,我们就会聚焦于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如果没有立即掌握其背后的原理,任何人都无法做出“无害”的评论。除非存在冲突,通常情况下我们对这种姿态互动是没有意识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姿态互动一直存在。公园里,我们会注意到一群鸭子吵吵闹闹,但不会注意到它们在不吵时如何小心翼翼地保持距离。 以下对话引自W.R.拜昂(W.R.Bion)的《团体经验》(Experience in Groups),他给出了一个一群人如何表面友好地绕圈圈的例子。括号里关于姿态互动的评论是我加的。 X太太:我上周排个队给我恶心坏了。我等着入场看电影,然后闻到了奇怪的味道。真的,我觉得我可能要晕倒了什么的。 [X太太正试图通过一个有趣的医学问题来抬高她的姿态。Y太太立刻高过了她。] Y太太: 你能去看电影真好。我要是能看电影,就压根儿没什么可抱怨的了。 [Z太太来否定Y太太。] Z太太:我知道X太太的意思。我深有同感,要是我就不排队了。 [Z太太很聪明,她支持X太太反对Y太太,同时又声称自己更值得关注,她的情况更严重。现在A先生介入,通过让他们的状况看起来很普通来放低所有人的姿态。] A先生:你当时弯没弯腰?那可以让血回到你的脑袋。我猜你当时头很晕。 [X太太保住自己的姿态。] X太太:不是很晕。 Y太太:活动活动总有好处。我不知道这是不是A先生想说的。 [她似乎要和A先生联合起来,但又暗示他没能说出自己的意思。她没有说“你是这个意思吗?”但她以其典型的高姿态婉转地支持自己。Z太太现在来降低所有人的姿态,并立即放低自己以避免反击。] Z太太:我认为你必须运用你的意志力了。但这就是我所苦恼的—我毫无意志力。 [然后B先生介入,我猜他是低姿态的,或者试图抬高姿态但失败了。仅凭文字无法确定。] B先生:我上周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只是我不是在排队。我正安静地坐在家里,这时…… [C先生打断了他。] C先生:能安静地坐在家里已经很幸运了。如果我能这样,我也没什么好烦的了。如果你没法坐在家里,为什么不去看电影或干点其他什么? 拜昂说,当时几个人之间充满着热心肠和乐于助人的气氛。他补充道:“我越来越怀疑,要这几个人合作铁定没戏。”中肯之言。这群人里,每个人都在假装友好地放低别人的姿态。如果他教他们把姿态互动当作游戏来玩,那么这个团体的氛围就会得到改善。他们会出现很多笑声,也可能会从竞争关系转变为合作。看看,这些看似平庸的人身上隐藏了多少才华啊。 我们都观察过不同类型的老师,如果我描述三种在教学行业中常见的姿态表现,你就明白我的意思了。 我记得有一个老师,很受我们喜欢,但他维持不了纪律。校长明显想解雇他,所以我们决定最好还是规矩点。下一节课,我们安静地坐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寂静维持了大约五分钟,然后我们开始一个接一个地捣蛋—男孩们在桌子上跳来跳去,把乙炔气体扔在水池里爆 炸,等等。最后,我们的行为反而成了他被辞退的依据,后来他在郡里的另一头找到了另一所学校。我们却陷入了矛盾:我们的行为与有意识的意图无关。 另一个老师,不受我们欢迎,也从未惩罚我们,却以无情的纪律管束着我们。在街上,他走路大步而坚定,直勾勾地看着别人。没有惩罚或威胁时,他也让我们充满了恐惧。我们畏惧地讨论着他自己孩子的生活有多糟糕。 第三位老师很受人爱戴,他从不惩罚学生,纪律严明,但同时又很有人情味。他会和我们开玩笑,转而施加一种神秘的寂静。在街上,他走路十分笔挺,但是很放松,而且他的笑容也很随和。 我经常想起这些老师,但我搞不懂操纵我们的力量。我现在要说的是,那位无能的老师是一个低姿态演员:他哆嗦,做很多不必要的动作,一点小事就满脸通红,在教室里总显得像个不速之客;那位让我们充满恐惧的老师是一个习惯性的高姿态演员;第三位老师则是姿态专家,他以高超的技巧抬高和放低自己的姿态。我们胡闹的乐趣,有一部分就是看到老师身上的姿态变化。所有那些对老师开的玩笑都是为了使他们的姿态降低。而第三位老师可以通过先行改变其姿态来从容应付任何情况。 姿态是一个令人困惑的术语,除非你把它理解成一个人所做的事情。你的社会地位可能低,但姿态可以高;反之亦然。例如: 流浪汉:喂!你要去哪里? 公爵夫人:对不起,我没听清楚…… 流浪汉:你聋了还是瞎了? 观众很享受姿态与社会地位的反差。我们总是喜欢流浪汉被误认为老板,或者老板被误认为流浪汉这样的戏。比如像《钦差大臣》(The Inspector General)。卓别林(Chaplin)也是喜欢扮演最底层的人,然后再把每个人的姿态都拉低。 「想象力才是真正的自我」 即兴之父划时代的经典名著,全球畅销40余年 “他的贡献,比柏格森、弗洛伊德更有价值” 他要剥掉成人教育,求取童年力量 他点燃了各种疯狂的想法 他要打败剧院中的“唯智力论” 他是一个不会写作的编剧,不会导戏的导演 不能忍受迂腐的戏剧界叛逃者 舍生取义的革命理想主义者 让“被错误修剪”的棱角重生 让“被压抑的天性”自由舒展 让我们作为人,疯狂并正常地,去创造! *** ◎即兴大师犀利探讨现代教育弊端,如何重新召唤曾被无情扼杀的创造力? ◎独创“姿态”理念,破解暗藏张力的人际关系,阅读举手投足间的隐含信息。 ◎揭示喜剧的“跷跷板”原理与本质,是什么让人发笑?又是什么引起观众的兴趣? ◎破解被普遍误解的“灵感”,解冻僵化的想象力,不再对世界“失明”。 ◎剖析即兴之“道”,以智慧与疗愈,献给压抑自己仁慈与温柔的你。 *** #基思语录# 关于教育,他说: “钝化不是年龄的必然结果,而是教育的结果。” “艺术家是那些天生无法满足老师要求的人。” 关于姿态,他说: “每一个变化和动作都意味着一种姿态,任何行动都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真的‘没有动机’。” “我们是一种等级分明的动物,这件事影响着我们行为中蕞微小的细节。” 关于灵感,他说: “灵感不是智力上的,你不必力求完美。” “不要提前准备,不要做到蕞好。直白点!正常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