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充和诗文集

张充和诗文集
作者: (美)张充和|编者:白谦慎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79.00
折扣价: 53.00
折扣购买: 张充和诗文集
ISBN: 978710805681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二姐同我相聚日子,八十八年总共不到两年。我 出生八个月,过继给二房叔祖母做孙女,由上海回合 肥老家。 第一次到寿宁弄家中,我七岁。见到三个姐姐五 个弟弟,又高兴,又陌生,像到另一个世界。姐姐们 觉得忽然跑出个小妹妹来,更是件新鲜的事。于是商 量要办学校,说到做到。大姐的学生是二弟,三姐的 学生是大弟,二姐的学生是我。二姐最是上劲,把我 名字改成“王觉悟”,还把三字绣在一个书包上,要 我背着。学校在园中的花厅里,上的是什么课我记不 得了。有一天,不知为什么得罪了老师,她用一把小 剪刀,一面哭,一面拆“王觉悟”三个字。哭得很伤 心,大大说了她几句:“这么大人还哭,小妹妹都不 哭,丑死了。”事后见二姐的著作《最后的闺秀》。 故事略有出入,或大有出入。 以后我们师生和好如初。她教我在一块缎子上绣 花,我从未拿过针,她完成后,算是她教我绣的,到 处给人看。钟干干夸我,更夸她教得好,她高兴,我 也高兴。其实到现在我还不会绣花,正如我不会算算 学一样。 第二次回家,家在九如巷,我十四岁。大大在我 九岁时过世。继母生了三个孩子,两个不存,只有宁 和七弟,才两岁。从此我们姐弟是十个人。这次是祖 母带我来苏州,我们住在南园李家别墅。祖母有时把 我送到九如巷同姐姐们住几日。也许不到一月,我们 就要回合肥,三个姐姐在晚上,关起楼门,办了四个 碟子、一壶酒为我饯行。我们谁也不会喝酒,只举举 杯做样子。但二姐就真的喝了几口,实时倒在床上。 大姐说:“今天送四妹,不可无诗,我们四人联句, 一人一句就是一首诗了。”大姐先来一句“更深夜静 小楼中”,第二句该是二姐,可是她呼呼地睡着了。 三姐向我挤挤眼睛笑着说:“她做不出,装睡了!” 她可真醉了,叫也不醒。大姐说:“三妹接第二句吧 !”三姐接“姐妹欣然酒兴浓”。大姐接了第三句“ 盘餐虽少珍馐味”,我接“同聚同欢不易逢”。现在 看来,这首诗真是幼稚。但当时我真感到真正我有三 个姐姐对我这么好,还给我饯行。夜间都睡静了,我 是第一次百感交集不能睡,做了一首五律:“黄叶乱 飞狂,离人泪百行。今朝同此地,明日各他方。默默 难开口,依依欲断肠。一江东逝水,不作洗愁汤。” 也是破题儿第一遭五律。 第二天,大弟知我们又吃又喝又做诗,没有带他 ,有些失望,也不服气。他做了一首长短句:“天气 寒,草木残。送妹归,最难堪。无钱买酒饯姐行,只 好对着酒店看。无钱醉,无席餐。望着姐归不能拦。 愿姐归去能复来,相聚乐且欢。”我看了又高兴,又 感动。回合肥把三首诗给我的举人老师左履宽看,他 说宗和的最好。他其时十三岁(本文中年岁都是虚的) ,因没有读多少旧诗,所以没有旧诗老调。我们略读 了一些,就无形中染了老调。以后他偶然做些,都无 旧诗习气。此后只同三姐通了几封信,也还有一两首 小诗。 1930年,祖母春天过世,我十七岁。秋冬之际回 到家中。这次是真正回家了。但是姐姐们已都去上海 进大学,我一个人在楼上一间房住。最大的转变,我 得进学校,按部就班。是爸爸的意思应该要受普通教 育,问题是在英文和算学上。二姐介绍她中学算学老 师周侯于,从四则教起。我在乐益小学六年级读几天 ,就读初中一年级。一年后,“一·二八”事变,我 们一家去上海。我斗胆考务本,居然考取高一。以后 转光华实验中学,是二姐与她同学们办的。二姐也是 其中老师。她住老师宿舍,我住学生宿舍,那时她同 耀平兄还在恋爱时,我同她不常见。 耀平兄请我陪他三姐去向爸妈求婚。三姐非常文 雅、客气地说了很多求婚应说的话,我一句也不懂。 爸爸是个重听,妈妈也不会这一套,两人只微笑,微 笑就算是答应了婚事。后来耀平兄送我一件红衣,称 我为小天使。他们在上海结婚,曲友们还叫我唱《佳 期》,耀平兄看着曲本,以后他向二姐说,如果四妹 懂得词意,大概不会唱了。其实唱清曲,题目应景就 行。上台表演又是两回事。 她连生三个孩子一个不存。以后我去北平,回苏 州,又去南京,都同她很少见面。直到抗战初期,她 一家来张老圩避难,住很短时间就先往成都去了。后 来我到成都见到她,但不住一起,我同四弟、镕和弟 另住在湖广馆。她同光华教员们同住。不久我去昆明 。直到1941年我到重庆,正是大轰炸,不记得她住何 处。见面时只在荫庐胡子婴家。以后她同晓平、小禾 住在江安,我也去住了几天。江安是个安静而美丽的 地方。我最喜到江边去散步,也听不到警报声。 P384-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