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日历:2023年 二〇二三·农历癸卯年

国博日历:2023年 二〇二三·农历癸卯年
作者: 国博(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编 北京至元千禧文化科技有限公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138.00
折扣价: 87.84
折扣购买: 国博日历:2023年 二〇二三·农历癸卯年
ISBN: 9787559664501

作者简介

国博(北京)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国博(北京)文化产业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1992年,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独家授权,可以利用馆藏资源进行文化衍生产品开发的馆属独资企业。中心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等相关政策的号召,始终以“服务大众、服务社会”为宗旨,深入挖掘馆藏资源,设计开发3000余款文创精品,打造“国博衍艺”自主品牌, 大力发展博物馆文化产业,成为代表国内博物馆系统文创产业发展的业内标杆。 北京至元千禧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4月,是一家致力于切实如需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企业。秉承着“止于至善”的哲学理念,通过对国故的整理,为文化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为各文化对象制定符合至元理念的范式。以科学建构主义,探求新式文化生态,以文人情愫,再现工匠精神。

内容简介

10月: 小品大艺——中国明清扇面艺术展 扇面是中国书画艺术中的一个特殊类别。在扇面上写书作画,是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早在王羲之所在的东晋时期,文人与扇子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怀袖雅物”成为文人的一种时尚。“两宋”时期,以宫廷院体为代表的纨扇(亦称“团扇”)书画达到了一个发展高峰。明清时期,折扇成为扇面书画的主要载体,因其兼具实用、工艺和美术多种特性于一体,而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青睐,几乎所有的文人书画家都有在扇面上写书作画的经历。因风格与流派的不同,扇面书画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扇面艺术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全盛时期。 扇面幅面较小,形式固定,材质特殊,书画家在创作时需要布局精准、技法娴熟,一幅盈尺小品往往能体现创作者在自然情态下的艺术造诣和笔墨意趣。大量士大夫书画家参与扇面书画的创作,拓展了书画艺术的表现空间,因此扇面书画在美术史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扇面一经与书画结合便已超越其实用性而成为一件艺术品,明清时期,书画扇的题赠、赏鉴、售卖、收藏蔚然成风。清乾隆皇帝曾命宫廷画师张若霭将宫内所藏元、明两代折扇三百把编目作序,题为《烟云宝笈》。近代以后,艺术品鉴赏不再局限于文人墨客、官宦士绅的狭小圈子之内,1924年始创于京城的《杨仁雅集》书画扇面会,曾多次在中山公园水榭举办扇面书画展,开启了扇面艺术面向公众展览的历史。 “小品大艺——中国明清扇面艺术展”精选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的明清时期的扇面书画作品,由山水、花鸟、人物、书法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展示了社会名流对书画艺术的认识和探索,笔墨情趣之外也道出了人们对自然风景的依恋与人情世事的感慨,从一个侧面,彰显了中国古代书画独特的艺术魅力。展览定名为“小品大艺”,一语道出了扇面书画的基本特征,即扇面艺术虽然是形式上的“小品”,而其本质实“大艺”也。 1.历史与艺术同行,再现国博现象级展览 一册国博日历在手,十二精品大展尽赏: 从科技发展脉络,到传统礼制礼器;从国粹《红楼梦》,到先贤大儒——孔子;从瓷器艺术,到书画艺术中的古代生活美学;再到追根溯源的大运河文化展、气势磅礴的长江文化展…… 浩瀚千年日读夜伴,在庄严绚烂的古代文明中,体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优化阅读体验,装帧创新全面升级 借鉴中国传统书籍函套封装,创新使用酒红透亮亚克?函套,优雅端庄,尽显深厚文化底蕴; 内页四小册季历贴心分装,实用性强,翻阅更轻松; 考究配色展现古典东方美感,以殷殷匠心传递历史温度。 3.文图精细考究,专家、策展人缜密把关 所有文物、文字,均由策展人缜密把关、国博专家学者亲笔撰写。 翻阅日历,走进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品鉴馆藏珍奇,探源文物中的中华文明史。 4.采集书法经典,仪式感中收纳岁月乾坤 集字数位名家书法,装点传统节日,感受书法意境的艺术内蕴,传承中华传统节日文化。 5.典藏古韵流光,馆藏文物甄选重中之重 365件馆藏瑰宝,365天日夜兼程的陪伴,增新阅历,寻古识物,感受穿透历史的大雅与大美。 6.身临其境,与文物共赴“千年之约” 行书秋日诗扇面 康熙帝第四子胤禛所书,其书法用笔沉着,布局舒朗从容,皇家气度跃然纸上。 红纱女官衣 此件清代“红纱女官衣”影射贾府嫡长女贾元春,因贤才入选凤藻宫,翻动日历,鉴赏惊艳“中国红”。 青花凤穿花纹玉壶春瓶 人间美遇是“青花”,元代、明永宣及成化和清康熙时期是成就青花瓷器的时代。此器纹饰精细,为元代青花瓷的代表作。 竹林七贤图轴 山涛、阮籍、嵇康等七人常于竹林聚会,世称“竹林七贤”,阅此图轴可窥魏晋风骨,跨时空领略古代名士之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