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漓江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6.80
折扣购买: 百鸟衣——羽光绚丽的传奇
ISBN: 9787540792411
何述强,广西罗城人,仫佬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散文学会会长、广西音乐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被誉为仫佬族“散文三杰”之一,在多种刊物发表文学作品数十篇,曾主编《宜州历史人物》,出版有城市传记《山梦为城》、民族文化随笔《凤兮仫佬》、散文集《隔岸灯火》等。
壮族人为什么崇拜鸟? ? 鸟可以在天空自由飞翔,集百鸟之羽为衣,实际上是人类渴望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以超越现实的沉重,获得生命的轻盈。所以,在壮族的民间神话故事中,百鸟衣集结了人们对真、善、美和自由的渴望,充满神奇的力量。而鸟作为天地间羽翼华美的精灵,仿佛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出现在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中……百鸟衣帮助张亚原取得抗争的胜利,这里面蕴藏着一个重要的信息,即鸟助人的传统。壮族聚居地流传着不少鸟帮助人的民间故事,这里边隐含了深层的文化心理:人们认为鸟是通灵的,鸟不仅在高处作为图腾,在信仰层面获得壮族先民的崇拜;鸟也在低处接地气,是人们生活中的好帮手。鸟可亲可敬,从神性走向现实——“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进一步地说,鸟是真善美的使者。(P42) ? 著名的灰姑娘的故事原型最早出现在广西南宁,这在学术界已经越来越多地得到认同。20 世纪 30 年代,我国著名学者杨宪益发现,早在《格林童话》问世一千余年前的公元 9世纪或者公元 8 世纪,“灰姑娘的故事”就已经出现在中国的典籍中。故事名叫《叶限》,记录在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一书中。日本学者君岛久子教授、美籍华人学者丁乃通教授也曾到南宁等地考察,撰文肯定灰姑娘的原型就是古代邕州的叶限。现在的广西依然流传着“灰姑娘的故事”,故事名字叫《达架的故事》,说明这个闻名中外的故事在这里是有根的,且根深叶茂,开枝散叶,如同古井涌清涟。(P43) ? 壮族先民的鸟图腾崇拜在壮族始祖姆六甲和布洛陀的神话传说中便已显现无遗。在壮族神话中,壮族始祖姆六甲“人身鸽形,全身一丝不挂,长满了毛”。徐松石先生的《粤江流域人民史》中说“壮祀六乌圣母”,六乌娘就是乌鸟娘。乌鸟,又叫六甲鸟。壮族的创世始祖布洛陀,是“鸟头人、鸟酋长或鸟首领”的意思,也就是鸟图腾氏族对其首领的称谓。二者作为壮民的始祖,都与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也正反映了壮族先民的鸟图腾崇拜。……壮族对鸟的崇拜与壮族的农耕文明起源有关系,鸟是壮族进入农耕社会的“引路人”。首先,他们认为,谷种是从鸟嘴里拿到的。(P54) ? 无独有偶,稻作文化比较发达的古吴越地区,自古以来就流传着麻雀和老鼠联合行动,将谷种从天上或偷或抢送到人间的故事。在发现野生稻谷,将野生稻转化成水稻的过程中,麻雀是有功劳的。因此,谷子飘香的时节,麻雀吃点稻谷,只要不是太过分,似乎也是被人们默许的。麻雀与稻谷仿佛一对苦恋的情侣,在稻作文明的原点上,互相怀着隐隐的敌意,相依相偎。直到现在,在中国农村金黄的田野和晒谷坪上,我们仍可以感受到麻雀与稻谷那执着履行古老爱情誓言的身影。(P57) ? 民间神话故事里的“鸟舞”看起来浮光掠影,我们只能想象它“扭扭又跳跳”,因为舞衣材料的特殊性,每一个角度,每一束不同的光线,都会让它灵动非常。这“鸟舞”显然具有巨大的威力,它不光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线索,同时还隐藏着重要的文化信息。“鸟舞”极有可能来自古越人的“鸟舞”传统或习俗,是古越人模拟鸟类的图腾舞。(P71) ? 铜鼓是古骆越人的重器,但是,重器上出现最多的却是最轻盈的鸟、鸟纹和羽人。铜鼓上众鸟环绕太阳起舞,环绕鼓心太阳芒飞翔的鹭鸟多的有 20 多只。鼓腰上羽人划船,也是一种整齐划一的舞蹈。还有的羽人徒手起舞,他们头戴羽冠,身饰翎羽,两手张开或向上高举,做飞腾或跳跃的形态,从动感中显示出鸟的神态或表明为鸟的化身,这就是铜鼓上的鸟舞。(P74) ? 公鸡在民间有“逐阴导阳”的功能,因此在各种祭祀活动中十分重要。公鸡还被当作生育神,在壮族婚姻仪式上,公鸡被当作“带路鸡”。公鸡变成姑娘,是有深层次的文化背景的,与远古的日、鸟、鸡、凤图腾崇拜有关。公鸡也被称为金鸡,金鸡实际上也是凤凰。公鸡实际上有多重身份。百鸟衣代表一百只鸟,公鸡姑娘看到百鸟衣就笑了,这可看作百鸟朝凤的另外一种形态。(P82) 作者通过爬梳大量历史文献,追溯百鸟衣故事源头,呈现了多种版本的面貌及其发展脉络。本书内容扎实丰富,文字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且搭配了视频资源,读者可通过本书感受百鸟衣的文化魅力,以及与之相关的壮乡风情美、文化美。本书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读物——“非遗广西”丛书中的一种,对普及非遗文化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