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灵最深处遇见哲学

在心灵最深处遇见哲学
作者: (美)斯科特·塞缪尔森|译者:王伟
出版社: 新华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0.30
折扣购买: 在心灵最深处遇见哲学
ISBN: 978751664295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部分 哲学是什么? 怎么样的——我找不到合适它的词——怎样的“不可 能”。 ——伊丽莎白·毕肖普 “我明白了,亲爱的泰阿泰德,”苏格拉底说,“当 德奥多罗说你是一位哲学家时,他真正洞察了你的本质, 因为哲学家总是充满疑惑,而哲学的起点就是疑惑。”塞 缪尔·泰勒·柯勒律治为这个观点增添了些许诗意:“哲 学始于疑惑,终于疑惑,中间全是赞美。” “疑惑”是一个奇妙的字眼,暗示着困惑和敬畏。人 们探索微小的神秘事件,例如为何木棍插入水中看起来像 断了一样,为何邻居对上帝有不同的看法,为何你和别人 能看到相同的颜色,为何人类总是争斗?这些问题把整个 人生和人类文明搅得天翻地覆。我较为年长的学生经常这 样评价哲学——语气中既有敬重又有鄙视,即哲学让他们 想到他们的孩子总是不断地在问为什么。童年的疑惑可以 协助文明的吸收和重塑,其作用绝对可以比肩亚里士多德 和康德的严肃论著。 我认为,即使是我们最细微的知识困惑也源自更加根 本的敬畏。这种基本的敬畏通常与“道德”“幸福”“恶 ”“美丽”“爱”这些意义丰富的词汇有关。我们忽然感 到这些词的真正所指,然后不由自主想去理解它们。玛格 丽特·尤瑟纳尔(Marguerite Yourcenar)写道,“总有 一些灵魂令你相信灵魂存在”。同理,总有一些美丽的经 历让你相信美丽的存在,总有一些邪恶的事件让你相信邪 恶的存在,总有一些罕见的瞬间会让你相信幸福的真实存 在。倘若不想让哲学沦为毫无意义的争吵,我们应当记住 和寻找这些神圣的证据,这一点十分重要。 我们对于“万有”(everything)有着更深层次的敬 畏——姑且这样称呼吧,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词。下面我 用自己小时候初次感到的疑惑来解释一下。 那时我可能有十岁,去一个朋友家玩。朋友比我高两 个年级,因此对追求女孩子颇为着迷。他提议我们把枕头 想象成女孩儿练习接吻。我竟然真的把头埋在枕头里开始 练习——后来这件事成了笑柄。我的头深陷在亚麻枕套的 黑暗之中,幻想着班上某个女生的金色卷发和海蓝色的眼 睛,我的意识莫名其妙地汹涌奔腾,陷入一种神秘的体验 。那是一种比接吻更为奇特的感受,所有事物都充满极端 的不确定性。万事万物为何存在?我为何出生在这个世界 ?我是谁?宇宙中何种神秘的伟力让我抱着枕头发出接吻 的怪声?同理,太阳如此和煦地照耀我们,为何它竟是一 团火球?为何其他人的头脑里也有和我相同的感受和困惑 ?为何会有陌生人?时间如何流逝?时间为何流逝?为什 么我的另一个朋友会被超速的汽车撞到,像一个可怕的气 球一样飞到空中,然后死去?我蒙着枕头,就好像穿越了 某个虫洞来到创世前的领域一样。在那里,上帝正在冥思 苦想要创造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是的,我内心充满了困惑。即使我常年阅读哲学典籍 ,也只能借用伟大的形而上学家的字眼表达这个问题:为 什么存在万事万物,而不是一片虚无?之所以会这样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