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尔论戏剧

卡罗尔论戏剧
作者: (美)诺埃尔·卡罗尔|译者:唐瑞//章文颖//倪胜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7.00
折扣购买: 卡罗尔论戏剧
ISBN: 978710807725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戏剧与情感 一、一段简要的历史 正如研究所指出的那样,如今很多人观看戏剧主要 是为了 “情感的回报”。这并不是一种当代的时尚。 因为,在最早期的东西方传统戏剧文学作品中,戏剧与 情感已经是两种联系在一起的现象。 《舞论》 (Natya Shastra),据称是由婆罗多 (Bharata)所著,产生于公元前200年到公元200年之间 。它将情感的唤起作为戏剧的主要功能。 这本著作详 细解释了演员通过摹仿所要遂行的情感 (bhavas),以及 他们试图在观众中唤起的相应的情感反应。这些味最初 包括艳情、怜悯、滑稽、厌恶、恐怖、赞赏和敬畏。后 来,清单上加入了平静、父母的爱和精神奉献。虽然一 场特定的遂行会唤起多种情感,但是婆罗多建议应该以 一种情感为主导,正如喜剧 遂行中滑稽占主导一样。实际上, 《舞论》详细讨 论了戏剧艺术的各个方面以及舞蹈和音乐。它提供了大 量的技艺知识,包括最适合使观众产生这种或者那种情 感状态的技巧的信息。在这方面, 《舞论》有时就是亚 里士多德的 《诗学》。 遂行的功能就是情的唤起,这种信念似乎在梵语 (Sanskrit)传统中根深蒂固,因为 《舞论》本身可能基 于一种古老的文献——《乾闼婆吠陀经》 (Gandharva Veda),而乾闼婆已经不存在了。这一文献确实有可能 甚至更古老,应该在写定之前就一直保持着口头的传统 。 但是如果东方传统认为戏剧与情感之间的联系是没 有问题的话,那么在西方早期的戏剧文学作品中,事情 就不同了。在古代雅典 (Athens),柏拉图 (Plato) ( 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在他的几部作品中探讨了戏 剧文学,包括他的 《理想国》(Republic)和《法律》 (Laws)。 特别是在 《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戏剧文 学是一种高度怀疑的实践,主要是因为它与情感相关的 方式。 柏拉图反对戏剧诗的论点出现在 《理想国》第二 卷、第三卷和第十卷。在第二卷和第三卷中,柏拉图关 注他的理想的城邦、他的共和国的未来统治者的教育。 他认为通过角色的演讲 (也就是,通过摹仿和模拟) 来表现行动的诗歌作品不应该被纳入这些未来的哲学家 国王的教育中。这当然包括几乎所有的戏剧,正如我们 所知道的那样,因为戏剧通常通过对话的方式来表现人 类事件。 但是,对柏拉图而言,模拟的问题是什么? 也就是 说,当学生们在课堂上大声朗读作品时,比如埃斯库罗 斯 (Aeschylus)的作品,这是希腊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 法,他们会背诵各种角色的台词。柏拉图害怕,这将会诱 使学生们实际上接受这些角色的特征,从而影响或者塑 造他们自己的发展。柏拉图担忧,如果学生们背诵阿喀 琉斯 (Achilles)哀叹死亡的台词,这将会鼓励这些羽翼 未丰的统治者们培养自怜的能力。并且,由于柏拉图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