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原售价: 178.00
折扣价: 99.70
折扣购买: 罪恶无声
ISBN: 9787559481573
郑守伟,作家,编剧,知名网络文学作者,曾用笔名:“黑眼圈”。 福建福鼎人,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先后于刑事侦查学院、民商法学院学习。 擅长犯罪题材、公安题材创作。 网络文学作品有《谋杀法则》《谋杀禁忌》《死亡回忆》《罪恶无声》等。 出版图书《犯罪痕迹师》《寻人启事》《代码少女》《尸冷街》等。
第3章 人鱼 两天前,附近的派出所接到了一起失踪报案。 走丢的是一个快五十岁的酒鬼,报案的是他的一双儿女。酒鬼是派出所的常客,过去几年里,派出所少说为他立了十多次失踪案。 酒鬼不听劝,每天都得喝上一斤烈酒,喝了酒就要撒酒疯,还时不时要离家出走,没个一天一夜不肯回家。但这次,酒鬼已经两天没回家了。派出所又立了案,派了些人出去找他。 就在南港支队和酒鬼的儿女急得团团转时,酒鬼正拎着酒瓶,打着醉嗝,在南港郊外的一处林子里晃荡着。他趁着醉意,迷迷糊糊走到了这儿,一不注意,脚下被石头绊了一下,跌进了不远处的一个鱼塘里。 冰凉的湿意没能让酒鬼马上醒来,反而让他陷进了梦里。他梦见自己跌进了散发着清香的蓝色湖泊里,水里游荡着大大小小的鱼群,对了,还有一条美人鱼。美人鱼上半身赤裸着,头发顺着水波荡漾,鱼尾慢悠悠地摆动着。 酒鬼盯着美人鱼的胸,忘了眨眼,色眯眯地扑上去,抱着美人鱼就往岸上游。酒鬼心想,这可不得了,美人鱼啊,带回家给自己的两个孩子当个后妈,多好! 酒鬼把美人鱼拖上了岸,累得筋疲力尽,倒在地上动弹不得。他醉醺醺地眯着眼,紧紧地抱住美人鱼,还往人家脸颊上亲了一口,心满意足后,沉沉地睡了过去。 朱晓听着酒鬼的描述,不自觉地扫了一眼法医实验室的方向,不由得一阵干哕:“美人鱼?您还真下得去嘴,啥都亲!” 朱晓的面前坐着刚刚从医院送过来的酒鬼。自从被找到那天起,老酒鬼就被送进了医院,打了两天吊瓶,现在终于缓过劲来。 酒鬼万分笃定:“那不像梦,我确定,那湖里有美人鱼!” “还蓝色湖泊嘞,您跌进的是一个水已经发绿的臭鱼塘!您知道您拖上岸的是啥吗,要不我带您去瞅一眼?”朱晓调侃着拉起了酒鬼。 这时,询问室的门打开了,赵彦辉走了进来:“朱晓,别闹了,送他回去。” “美人鱼惨案”的尸体是和酒鬼一同被警方发现的,朱晓听醒了酒的酒鬼自述后,摸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尸体被凶手丢进了鱼塘里后,酒鬼不小心跌进鱼塘,求生的本能让他趁醉往岸上游,还稀里糊涂地顺带把尸体拖上了岸。 朱晓冲着酒鬼嘿嘿一笑:“得嘞,您没眼福,下回吧。” 酒鬼被打发走后,赵彦辉问:“你抓回来那人是谁?” “鱼塘的主人。”朱晓抹了一把脸,衣服还湿漉漉的,沾了一身泥。他刚把人抓回来,酒鬼就被从医院送过来了,于是先来见了酒鬼。 赵彦辉叮嘱:“南港从没发生过这样的案子,省厅总队对这案子关注得紧,你可别办砸了。” “您放心。”朱晓随意地摆了摆手,大步流星地朝着审讯室走去,心头压力陡增。他办了这么多年案,从未遇到过这样变态的案子。 朱晓猛地踹开审讯室的大门,里头坐着的是个浑身脏兮兮的中年男人。中年男人被吓得一哆嗦,牙齿都开始打战了。 “名字!”朱晓厉声道。 “张……张涛。” “把舌头捋直了!”朱晓杀气腾腾,“那鱼塘是不是你的,人是不是你杀的?” 张涛慌忙地点头,又赶紧摇头:“鱼塘是我的,但人不是我杀的!” “既然人不是你杀的,那你跑什么?和老子冒着大雨在泥里滚着玩?” 翌日清晨,范雨希被手机铃声吵醒,点开手机屏幕,看见了陌生号码发来的信息:“胡同见。” 范雨希翻身下床,洗漱完便出门去了。以前,这小房子住着两个人,如今只剩她一个人了。恭爷不止一次地让她搬进恭家大院里,可她舍不得她妈妈仿佛残留在这儿的气息。 范雨希小心翼翼地进了胡同,扫了四周一眼:“你非得选这儿见面吗?” “这儿离恭家大院近哪,没人敢来,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朱晓把手里的一份文件丢给了范雨希,“受害者的身份信息、初步的尸检报告、现场的痕迹勘查报告都在这复印件里,阅后即焚,别留底。” 范雨希接过文件,迅速地过目。 朱晓说:“从今儿起,你的代号是‘猫’。” 范雨希翻着资料,心底无语,显然对朱晓瞎起的蠢代号不满,随口问:“为什么是‘猫’?” “猫总能更快发觉别人察觉不到的变化,而且,猫有脾气,和你一样。”朱晓见范雨希盯着受害者的照片出神,打起了精神,“怎么了,有问题?” “受害者和她丈夫的关系不好。”范雨希一语道破。 资料里附着受害者和她丈夫的合照。照片是夫妻俩为了养活刚出生的孩子而去办理借贷业务时拍的,照片中,两人的嘴角都向上微扬着,没有露齿,眼里没有一丝笑意。范雨希指着照片说:“他们都在假笑。而且,虽然男女并肩站着,但都刻意地没有紧贴对方,甚至与对方保持着一定距离,挨着对方的那只手也是,尴尬得不知该放在哪儿。” “我会重点调查的。发现尸体那天,咱支队几乎全员出动,还从治安队、附近派出所借了人,把那片鱼塘所在的林子搜了个底朝天,还好这起凶案只有一名受害者。”朱晓点了支烟,“我的人跳进了鱼塘,在里面摸了半个多小时,在鱼塘底找着了南港达的印章。” 朱晓从范雨希手中接过翻阅完毕的资料,用打火机将其点燃,等文件快烧到手了,才把它丢在地上。 “真他妈烫手!”朱晓吹着手指,“印章上没发现指纹,至少泡了一天水,痕检室和法医实验室一致认为印章和尸体是同一天落水的。” “我不认为凶手会是杨荣或南港达的员工,有谁杀人抛尸时,身上还带着公司印章?”范雨希琢磨着。 “丫头,这世上没什么是不可能的。总之,南港达和这起案子算是有了关系。如果凶手是南港达的,那咱就把他揪出来;如果凶手不是南港达的,那咱就把陷害南港达的人给找着。”朱晓掐灭了烟,“还有件事,昨儿我带回去的鱼塘主人已经被我们放了。” “放了?问出结果了吗?” 朱晓也不太愿意放人:“那浑小子一口咬定自己是回去收拾鱼塘的,装傻充愣,拘传期限过了便只能放了。” 范雨希也不相信张涛的说法:“会有人趁着大暴雨去收拾鱼塘吗?” 朱晓啐了一口:“这法律也没规定下雨天不能收拾鱼塘不是?证据不足,我们扣不了人。有些事警察干不了,但你可以。” 范雨希听懂了朱晓的言外之意:“成,我会去办。” “得嘞。”朱晓正要朝胡同外走去,又说道,“对了,孔末那小子还没看过文件,你把你了解到的信息转述给他。” “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他?”范雨希问。 朱晓没回头:“杨荣是个疑神疑鬼的主,跟在他身边的人手机通信都会被非法监控,他还是联系你比较安全。你是恭家大院的人,杨荣暂时不敢监控你,等哪天他怀疑你了,你就要小心了。” 范雨希离开胡同后,来到南港达,在总经理秘书办公室找着了孔末。杨荣也在这儿,不知两人正在交谈什么。范雨希进门后,他们停止了对话。 “范小姐,昨儿辛苦你了,听孔末说,你们是淋着大暴雨回去的。”杨荣表面上客气道。 范雨希望着斯斯文文的孔末,心里又想起了昨天他那副狂暴的模样。片刻后,她扭头对杨荣说:“借您秘书一用,我找着一些线索了。” 杨荣喜出望外:“不愧是恭爷的人,这么快!” 范雨希若无其事地带着孔末往外走,时刻记得朱晓的提醒,不在南港达办公楼内与孔末有不正常的交谈。她猜测,整栋办公楼都处于杨荣的监视和监听下。 出了办公楼很远,范雨希才打趣道:“孔秘书,原来您也是有正经职务的人。” 孔末笑着整理了一下衣领:“检验报告出来了吧?” 范雨希朝周遭扫了一眼,见四下无人,这才点了点头:“尸检报告上显示死者死于尸体被发现的前两天,落水于被发现的前一天,到昨儿我们见到尸体,死者已经死了四天了。” “尸体体内应该检验出了迷魂药之类的化学物质吧?”孔末问。 范雨希确认:“发现了一种化学物质,叫C……什么的。” “C17H12Cl2N4,是三唑仑,过量服用会致人嗜睡以至昏迷。医用三唑仑片是处方药,不容易弄到手。”孔末分析着,“死者被泡在水里,皮肤发白,除了腰部被截断的伤口,上半身没发现其他反抗型伤口,说明她与凶手之间没有打斗。” 一般而言,若死者与凶手激烈打斗或反抗,双手和上身会出现伤口和痕迹。他们见过“美人鱼惨案”的尸体,并未发现反抗型伤口,这证明死者在落入凶手的魔爪前就已经是任人摆布的状态了。孔末是据此推测出死者遇害前被凶手下了药。 “尸检报告上显示受害者体内三唑仑的剂量不多不少,大致能让一个成年女性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范雨希咬紧了牙根,“死者很可能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腰被斩断的,但又无能为力。” 孔末表情严肃:“准确地说,不是被斩断的,而是被割断的。尸体上半身和下半身分离的位置在腰部最细处地方,排除被水浸泡后伤口组织臃肿、外翻的干扰,伤口较为平整,不是被人暴力斩断的,更像是用小型利器一点一点割开的。” 范雨希发现孔末正确推断出了很多尸检报告上的内容,突然觉得朱晓让她把尸检信息转告孔末的要求有些多余。 “法医实验室和痕检室联合推断,凶器为水果刀之类的小型利器。至于尸体内的骨组织,断裂痕迹不规则,有许多碎骨,推测凶手是用石头将骨头砸断的。”范雨希补充,“但在鱼塘周围,警方没有发现凶器和带血迹的石头。” “鱼塘不是第一案发现场,尸体被发现前的几天,南港没有下雨,如果凶手在鱼塘附近作案,一定会留下大量难以清理的血迹。”孔末的眉头深锁,“凶手等到死者死后不再淌血了,才将尸体带到鱼塘附近并抛进了鱼塘里。” “是的。”范雨希说,“警方痕检室在鱼塘附近发现了一些被铲过的土壤,有脚掌大小,他们推测土壤上应该留下了凶手的脚印,所以凶手逃离现场时,踩着来时留下的脚印,把身后的脚印全铲了。除此之外,警方没有发现可供侦查的痕迹。” “鱼塘土质疏松,易留下足迹,那里又太偏僻,没几个人去,只要凶手不傻,就会这么干。”一切都在孔末的意料之中,“死者的下半身找着了吗?” “还没有,但是身份确定了,死者名叫孙媛媛,三十三岁,无业,失踪好些天了。” “死者有家人吗?” “有。孙媛媛已婚,去年生了一个孩子。警方接触了她的爱人,但她的爱人情绪不太稳定。” “去拜访一下吧。” “不。现在我们有更重要的事要做。”范雨希盯着孔末。 半个小时后,范雨希和孔末来到了恭家大院里。 恭爷正坐着品茶,见到范雨希和孔末,笑道:“孔末,好久不见哪。” 范雨希无比惊讶:“恭爷,您和孔末认识?” 孔末不卑不亢地点头:“恭爷,近来身体可好?” 恭爷招呼范雨希和孔末坐下:“阿二,去我房里拿些茶叶。” 阿二跟着恭爷有些年头了,闻言,心头暗自吃惊,忍不住多瞄了孔末几眼。恭爷房里的茶价值连城,恭爷珍藏了好多年都舍不得喝,再有名望的客人前来拜访,也不曾见恭爷取出来过。 阿二不太确定地问:“恭爷,您是说您房里的茶叶?” “快去。”恭爷眯着眼和蔼地笑,阿二走后,才慢悠悠地叹了一口气,回答孔末的问题,“都要七十岁了,身体也就那样。人到了这把年纪哪,多多少少有些伤病。就说我这眼睛,是越来越看不清楚了,谁知道还能活多久。” “恭爷,您可别胡说,您一定长命百岁!”范雨希听了,有些不乐意。 “就你的嘴巴甜。”恭爷笑逐颜开,说罢,又看向孔末,“孔末,上次我们见面还是三年前吧。放眼南港,有多少人希望能到我的身边来,你可是第一个拒绝我的人。” 说话间,恭爷的手下带了一个畏畏缩缩的男人走进了恭家大院,孔末认出来人,这是昨天在鱼塘被朱晓抓走的鱼塘主人。 “恭爷,希姐,张涛带到了。” 范雨希站了起来,绕着张涛转了一圈。张涛的双腿打战,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得罪恭爷了。 “张涛,说说吧。”范雨希拍了拍张涛的肩。 张涛吓得下跪:“恭爷,我说什么啊?” “张涛,你不用怕,你可听说过我什么时候平白无故找人麻烦?”恭爷让张涛站起了身,“我家小希帮朋友一个忙,要查查你家鱼塘发生的事,你如实说就是了。” “我什么都不知道,昨儿我回去收拾鱼塘,结果被警察抓了。我是清白的,所以警察放了我。”张涛不停地摇头。 “你早不收拾,晚不收拾,为什么趁着下雨收拾?”范雨希盯着张涛惊慌失措的脸,一眼便看出他在撒谎,“别以为我们像警察那么好糊弄,你要想平平安安走出这儿,就把话说清楚了!” 阿二端着沏好的茶走过来了,他和恭爷的手下再清楚不过,虽然范雨希平日里大大咧咧的,但心地比谁都善良,每次她故意耍狠,他们都觉得好笑。 张涛被吓得大汗淋漓:“我是看到报纸上说鱼塘发生了命案,所以回去看看出事的是不是自家的鱼塘。” “这才像话。”忽然,范雨希语气一凛,“还有呢!一口气说完!” 张涛胸口一闷,犹豫了起来。 范雨希见了张涛的反应,更加笃定他的肚子里藏着不少秘密,于是干咳了一声。张涛打了一个激灵,不敢再隐瞒了:“我们那里还有好几个私人开挖的鱼塘,过去两三年里,周遭的鱼塘里都捞起了像美人鱼的尸体,就我的鱼塘没捞起来过……” 又一个小时后,范雨希和孔末揪着持着铲子的张涛来到了鱼塘附近。 “快,在哪儿!”范雨希厉声道。 张涛咽了一口唾沫,贼头贼脑地端睨着四周,随后颤悠悠指向一棵大树旁的位置。 “挖!”范雨希高声道。 张涛不敢拒绝,撸起袖子,又惊又怕地挖着土。 孔末站在不远处,逗乐道:“小希,你吓唬人还真有两手。” 范雨希白了一眼孔末:“我说了,我没允许你这么叫我。不过,你是怎么和恭爷认识的?” 孔末轻描淡写地说道:“偶然就认识了。” “偶然?你知道吗,恭爷给你沏的茶有市无价!”范雨希不相信孔末的说辞,但又偏偏看不穿孔末的表情,无从推测。 孔末仍然不肯说:“你还是回去问恭爷吧。” 范雨希换了个问题:“那你说说,你怎么神经兮兮的,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 范雨希还没得到孔末的回答,就听张涛支支吾吾地唤了一声:“范……范小姐,挖到了。” 范雨希和孔末健步如飞地走了过去。张涛已经在大树下挖了一个坑,范雨希朝坑里瞄了一眼,不自觉地退后一步。 孔末严峻道:“果然,这是一起连环杀人案。” 只见张涛挖的坑里露出了一个白色的骷髅头骨。 孔末以命令的口吻说:“继续挖。” 不久后,一口大坑完全成形,六具尸体暴露在了空气里,张涛早已经弯腰到一旁狂吐不止。只见那六具尸体中的四具全成了白骨,只不过上半身是人骨,下半身是鱼骨。 另外两具的白骨还没露出来,周身被像是灰褐色又像是红黄色的黏糊糊的泥包裹着,上面还爬着密密麻麻的蛆虫,被风一吹,恶臭扑鼻而来。 ?这是登顶知乎app盐选专栏故事榜单top1的爆款作家、网文大神黑眼圈继《谋杀法则》《谋杀禁忌》后全新力作,是一部快节奏、神脑洞、超好看的犯罪类型小说。 ?《维和防暴队》出品人&制片人刘学武、《清明上河图密码》《囧爸喜事》导演熊琛、《狙击手》导演黄照盛、金鸡奖·最佳科教片奖得主导演宣孟阳、茅盾新人奖·网络文学奖得主朱乾(善水)等众多名家厚爱之作,重磅推荐。 ?精彩的十二奇案夺人眼球,仿佛一场“刑侦版的狼人杀”正在上演,紧张、刺激、好看!罪恶深渊中,反猎者在行动,看他们如何突破迷雾,追逐那一束名为“正义”的光芒! 【“美人鱼”惨案】 【“凶宅探险”案】 【“滚雪球”案】 【画展盗尸案】 【“幽夜”怪物案】 【“反向密室”杀人案】 【“蚂蟥”案】 【在劫难逃连环案】 【诅咒传说案】 【“孤儿怨”案】 【“寄死洞”案】 【“活死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