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经济

江村经济
作者: 费孝通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原售价: 36.80
折扣价: 22.10
折扣购买: 江村经济
ISBN: 9787559650603

作者简介

费孝通,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1910年生于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后留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193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2年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80年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年度马林诺夫斯基荣誉奖,并成为该会会员。1981年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1988年在美国纽约获《大英百科全书》奖,1993年在日本福冈获亚洲文化大奖,1994年获菲律宾马克赛赛社区领袖奖。代表作品有《乡土中国》《生育制度》《江村经济》《乡土重建》等。

内容简介

第一章 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 和交易等体系的书,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 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 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 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 ,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因此 ,本书将说明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 和问题。 这种小范围的深入实地的调查,对当前中国 经济问题宏观的研究是一种必要的补充。在分析 这些问题时,它将说明地区因素的重要性并提供 实事的例子。 这种研究也将促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传统经济 背景的重要性及新的动力对人民日常生活的作用 。 强调传统力量与新的动力具有同等重要性是 必要的,因为中国经济生活变迁的真正过程,既 不是从西方社会制度直接转渡的过程,也不仅是 传统的平衡受到了干扰而已。目前形势中所发生 的问题是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例如对我 们观察的这个村庄的经济问题,只有在考虑到两 方面的情况时才能有所理解:一方面是由于世界 工业的发展,生丝价格下跌;另一方面是以传统 土地占有制为基础的家庭副业在家庭经济预算中 的重要性。对任何一方面的低估都将曲解真实的 情况。此外,正如我们将在以后的描述中所看到 的,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产物不会是西方世界 的复制品或者传统的复旧,其结果如何,将取决 于人民如何去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正确地了解 当前存在的以实事为依据的情况,将有助于引导 这种变迁趋向于我们所期望的结果。社会科学的 功能就在于此。 文化是物质设备和各种知识的结合体。人使 用设备和知识以便生存。为了一定的目的人要改 变文化。一个人如果扔掉某一件工具,又去获取 一件新的,他这样做,是因为他相信新的工具对 他更加适用。所以,任何变迁过程必定是一种综 合体,那就是:他过去的经验、他对目前形势的 了解以及他对未来结果的期望。过去的经验并不 总是过去实事的真实写照,因为过去的实事,经 过记忆的选择已经起了变化。目前的形势也并不 总是能得到准确的理解,因为它吸引注意力的程 度常受到利害关系的影响。未来的结果不会总是 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因为它是希望和努力以外 的其他许多力量的产物。所以,新工具最后也可 能被证明是不适合于人们的目的。 对社会制度要完成一个成功的变革是更加困 难了。当一种制度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时,甚至 可能还没有替代它的其他制度。困难在于社会制 \"1.社会学泰斗费孝通 费孝通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一生发表过多篇学术著作,提出许多意义重大的地区发展策略,对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发展及研究有重大贡献。 2.王小波盛赞、适合大众阅读的学术经典 王小波曾评价《江村经济》一书是年轻人不可不读的学术经典。《江村经济》是费孝通的博士论文,语言平实,逻辑缜密,论据详实,书中有大量图表、实例供读者理解;书后并附有作者所作《重访江村》《三访江村》。 3.精致装帧设计,再现学术经典风貌 国画留白意境封面,大开本设计,突显简洁淡雅特点;内文采用精致轻型纸,排版更符合阅读习惯,提升读者阅读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