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西科技
原售价: 168.00
折扣价: 104.20
折扣购买: 迪奥小姐:时尚王国背后的先锋女性
ISBN: 9787555119722
[英]贾斯迪妮·皮卡蒂 著名传记作家、编辑 皮卡蒂女士写过六本书,其中《可可·香奈儿的传奇一生》畅销全球。 她是Harper’s Bazaar的特约编辑,此前曾担任主编。她还曾担任过《星期日泰晤士报》的调查记者、《每日电讯报》的专栏作家、《观察家杂志》的编辑和Vogue的专题总监。
这是关于一个幽灵的故事。她在初夏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早上,走进了我的生活,无论我有时多么希望能摆脱她,她都不曾离开我。她的名字叫卡特琳娜·迪奥。当时,我正在普罗旺斯乡村的山间,漫步于她哥哥克里斯汀改造的景色优美的墨山城堡之间。卡特琳娜生前时常来到这里。1957年,52岁的克里斯汀因心脏病突发猝死之后,她还曾在这里小住过一段时间。 克里斯汀出生于1905年,是一个富裕家庭的二儿子。卡特琳娜出生于1917年,比克里斯汀小12岁,是五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在她出生后不久,他们的大哥雷蒙德·迪奥(Raymond Dior)就前往法国军队服役,加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是在墨山城堡那迷人的一天中,我完全没有去想战争,而是完全沉醉于精致美丽的建筑与园林之中。克里斯汀·迪奥在1946年创建了自己的品牌并大获成功,随后在1951年用品牌的收益购置并修复了这处宅院。 1947年2月12日,克里斯汀·迪奥的处女作系列于巴黎展出,并被《哈泼芭莎》(Harper’s Bazaar)的编辑(我也曾有幸担任这一职务)卡梅尔·斯诺(Carmel Snow)命名为“新风貌”(New Look)。尽管该系列被赋予了这样一个名字,但它更多的还是对“美好年代”(Belle poque),也就是一战前那段黄金岁月充满了怀恋之情的重新想象。那时,克里斯汀正处于童年时代,在诺曼底海滨小城格兰维尔(Granville)的迪奥家族中安然成长。正是母亲玛德莱娜当时所穿的那浪漫的曳地长裙激发了克里斯汀的灵感,让他以束腰上衣和美丽的大裙摆打造出沙漏般的廓形。克里斯汀在巴黎高级定制沙龙中呈现出“花漾女性”的概念,与之呼应的是他母亲对园艺的热爱。玛德莱娜在这方面的激情,完全体现在她在格兰维尔建立的广阔花园之中。这座花园如同一个关于希望和欲望的奇迹,建立在一块岩石上,俯瞰着几百英尺(1英尺合0.3048米)下翻腾的大海。而她又把这种激情传递给了克里斯汀和卡特琳娜。 玛德莱娜的丈夫莫里斯·迪奥(Maurice Dior)继承了家族的化肥产业。在风向不佳的日子里,他那座工厂产出的臭气会在镇上四处飘荡,不过倒是很少能飘到他们家的别墅——勒伦布(Les Rhumbs)那么远。尽管化肥产业声名不佳,但它还是为玛德莱娜在贫瘠的悬崖顶上所创造的园林奇迹提供了经济保障:在那里,耐寒的针叶树严严实实地遮蔽住娇贵的花坛,使其免受盐碱风暴的侵袭;而在花园的中心,则绽放着(现在仍然还有)美丽的玫瑰。 在墨山城堡,也随处可见盛开的玫瑰:它们蔓延在花架上,攀爬上外墙,卷曲的枝蔓轻轻地敲打着窗户。在花卉图案的壁纸和家具的印花棉布之上,也随处可见玫瑰的身影。而在阳台和花坛之外,还有一大片长满了玫瑰的草地;至今,工人们依然会采集它们的花朵(按照克里斯汀·迪奥最初的规划种下这片玫瑰之后就一直如此),作为迪奥香水的基本原料。在迪奥的众多香水中,最早的也是最贴近克里斯汀内心的那款,是与“新风貌”系列一起推出的,并以他深爱的妹妹卡特琳娜来命名的——迪奥小姐。 卡特琳娜比她哥哥多活了50年,于2008年6月在邻近墨山城堡的卡利安村(Callian)的家中去世。她在那里也遍植玫瑰,既是为了取悦自己,也是为了供给位于不远处格拉斯小镇上的迪奥香水工厂,蒸馏成香精。在她哥哥的一生中,她一直扮演着一位忠诚而满怀爱意的妹妹。在他去世后,她也依然如此,用各种方式保护和发扬他的遗产,比如一直大力支持在格兰维尔建立的克里斯汀·迪奥博物馆。 然而,克里斯汀已经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法国人之一,声名甚至与戴高乐并驾齐驱,但卡特琳娜·迪奥的故事却从未为人所熟知。在我第一次造访墨山城堡之前,我仅仅是从迪奥档案馆中了解了一些她的生平:她在20世纪30年代末和克里斯汀一起住在巴黎,战争期间则与他在卡利安市郊共有一个小农场,他们在那里种植蔬菜、玫瑰和茉莉花。随后她加入了法国抵抗运动(二战期间法国人民抗击纳粹德国对法国的占领和卖国的维希政权的运动),被盖世太保逮捕后驱逐到专门关押和处决女性囚犯的拉文斯布吕克(Ravensbrück)集中营。 就在那个周日的上午,迪奥档案馆的一位工作人员文森特·勒雷(Vincent Leret)来与我碰面,讨论是否可以为克里斯汀·迪奥写一本新传记。然而在我们谈话的时候,我发现自己问他的问题中很多都是关于神秘的卡特琳娜的。人们似乎很少提及她参与抵抗运动的事迹以及她在德国的经历。在加入巴黎迪奥档案馆之前,文森特曾在格兰维尔的博物馆工作,并且认识卡特琳娜本人——只要他有什么关于她哥哥的问题,他就会给她写信。但她从未提及自己在战争期间的经历。文森特说,他觉得强迫她谈论这个话题不太礼貌。至于其他讲述过克里斯汀·迪奥生平故事的人,则很少对卡特琳娜特别感兴趣,甚至都不知道她曾被驱逐到拉文斯布吕克集中营。这就好像属于高级时装的密闭世界从来没有关心过卡特琳娜·迪奥的存在一样,对她所经受过的痛苦也置若罔闻,甚至并不在乎她的经历是否影响了她哥哥那堪称传奇的时尚观念和其中所展现出的女性精神。 我记了一些笔记,然后步行到那片种满玫瑰的草地上。伴随着鸟鸣和蜜蜂的欢歌,蝴蝶在花瓣周围翩翩起舞,一切都沐浴在柔和的阳光之中,平静而祥和。然而我站在那里,满心希望我能早十年在卡特琳娜去世之前与她相识。就是在那时,就在那一瞬间,我的心里悄悄种下了一颗种子,那是一种痴迷、一种渴望:我想讲述这个沉默的女人,以及她那些不知名的同伴的故事。她们从拉文斯布吕克集中营幸存下来,回到了法国。但是在这个国度里,她们的许多同胞却宁愿忘记战争年代的遭遇和国土沦陷的耻辱。 我不曾听到卡特琳娜的声音,那片蓝天也并未向我打开。但是在玫瑰的芬芳中,似乎萦绕着一个问题:人们是否意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留下的灰烬中也曾有过这般美丽的风景?如果是的话,那么卡特琳娜·迪奥又能给今天的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即使她对此,一直什么也没有说。 迪奥品牌官方审定授权传记 200余幅珍贵照片,大量真实资料 跨越二战的黑暗与时装的亮丽 展现克里斯汀·迪奥的一生与作品 首次公开隐藏在迪奥品牌背后的传奇女性 迪奥小姐香水的灵感缪斯—— 卡特琳娜·迪奥的人生 作为二战女英雄、纳粹集中营幸存者 卡特琳娜的经历不仅影响了迪奥的传奇设计 更诠释了女性的先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