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大爷”的A股必修课:从追涨杀跌到穿越牛熊

“程大爷”的A股必修课:从追涨杀跌到穿越牛熊
作者: 程峰
出版社: 广东经济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7.50
折扣购买: “程大爷”的A股必修课:从追涨杀跌到穿越牛熊
ISBN: 9787545477375

作者简介

程峰,经济学硕士、中国首批执业证券分析师、财经评论家。从事证券与期货投资顾问、经纪业务管理和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工作20余年,操作过包括国际与国内商品期货、外汇、股指期货以及股票在内的所有金融衍生工具;参与几十家大型企业的上市筹划、并购重组;出版了三十余部专著和畅销书。现供职于华泰证券。 2015年起在《券商中国》开辟财经评论专栏《程大爷论市》;2018年开始在广东股市广播(FM95.3)开启《程大爷论市》,深受听众喜爱;2020年开始与《21世纪经济报道》合作推出“程大爷的A股必修课”系列视频在线课程,风靡网络,成为国内财商教育的大热课程。

内容简介

内 文 散户是如何沦为“韭菜”的? 大爷我观察总结了一下,散户朋友们背后好像都有一套共通的“韭菜心理学”。我这里用一个简单的“指数行情沉默爆发消亡”周期模型(见图1)给你模拟分析一下散户在炒股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刚开始,在上一轮熊市的磨底过程中,散户对A股市场已经心灰意冷,对大部分表现平平的股票完全提不起兴趣,即便持仓个股股价偶尔创下新高,但只要稍微出现回撤,散户就会产生恐惧感,想着赶紧落袋为安。更不用说那些早已经“割肉血亏”逃离的散户,A股就是他们身上一块隐隐作痛的伤疤。 然后,伴着经济形势的好转与经济周期的到来,A股行情偷偷摸摸、跌跌撞撞一路小碎步爬到了半山腰。市场上似乎出现了赚钱效应,朋友圈里不炒股的人都开始发状态评论A股。接下来,股价反复震荡,进三退一,趋势整体向上。A股赚钱效应日渐火热,散户对A股的信心也开始修复,不再像以前一样害怕下跌,一些还没有上车的散户甚至希望A股能够来一次大跌、一次所谓的洗盘,正好抄底上车。 最后,大部分散户都开始狂热了,完全忽略泡沫的存在,无论什么价位的股票都争先买入,唯恐错过明天的暴涨,偶尔出现的唱空者在他们眼里无非就是牛市踏空的小丑。一旦行情在某一天跌下顶点,牛市行情轰然崩塌,在接下来的熊市中,散户要么心怀希望,要么因巨幅亏损心有不甘,而没有及时止损。最后熊市漫漫,股票越套越深,只能卸载软件——将股票留作传家宝了。 以史为鉴,上证指数2013—2015年的走势发展就是生动例子(见图2)。两年的时间里,从“1849点必破!1664点见!”到“4000点是牛市起点!”到“踏过6124点!股市万点不是梦!”,口号喊得人血脉偾张。而之后的短短两个月,指数断崖式下跌接近50%,国家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连发20道“金牌”救市,无奈市场已经遭受重创,股价无力回天,再往后虽然有所反弹,但路在熊途,积重难返,绝大多数散户被彻底套牢了。 都说“行情在绝望中诞生,在犹豫中上涨,在疯狂中崩塌”,其实A股运行自有其发展规律。从上面的模型和实例来看,我们可以把股市的运行周期分为三个阶段(见图3)。第一个阶段是股价盘整期。在这个阶段,股价长期盘踞在低估值水平,股价对利好或利空都反应迟钝,偶尔会有大起大落,但总体不会脱离低估值区间。第二个阶段是股价扩张期。在这个阶段,股价受重大消息的影响发生涨跌,散户开始被赚钱效应吸引入市,股价越高,进场的人越多,形成正反馈循环,并在后期进入快速扩张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股价衰退期。在这个阶段,股价泡沫开始显现,股价常常毫无缘由地反向发展,散户的悲观情绪逐渐发酵,最 终引发股价崩塌。 那么你应该如何应对,才可以摆脱追涨杀跌的魔咒,规避亏损呢?(见图4)股谚说得好:“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股价盘整期,因为股价超跌,你应该选择优质的股票着手建仓,并且随着行情的逐渐发展,选择时机加码。当股价进入扩张期之后,就应该优先考虑被动地跟随股价波动——“无为而治”,并为离场做好心理准备。最后,股价进入衰退期,你应该勇敢地获利了结,离场观望,因为这个时候市场上充斥的都是乐观疯狂的言论,获利了结需要极大的勇气与格局。在离场之后,耐心等待,捕捉下一次建仓的机会。记住,买卖股票,千万不要想着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 金叉看多,死叉看空:经典量化指标——MACD和KDJ 大家在看股市点评的时候,肯定经常会听到很多英文名词,比如说MACD、KDJ、RSI这一类,同时还会经常听到类似“金叉”“死叉”这样的描述。其实这些都是技术指标的名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个最经典的技术指标——MACD和KDJ。 技术指标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它们通常是把K线的开盘价、收盘价、最低价和最高价通过一定的公式运算进行处理得到的,可以说技术指标不过是K线的衍生品,只是换一个角度观察股价运动而已。 首先,我们来看看MACD这个指标。MACD的中文名叫作异同移动平均线,在它的推算过程中用到的核心计算法则是“指数移动平均值”运算(见图129);英文名叫作EMA,它是对K线的收盘价进行加权运算的一种方式。以EMA20为例,EMA20就是计算前20日收盘价 的移动平均值,要算出这个值就需要用到前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在EMA的运算里,越接近当前时间的收盘价,所占的权重比例就越大。通过反复采用EMA的运算法则,我们就能够计算MACD这个指标了。计算的过程很烦琐,但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步骤:首先分别计算长周期和短周期收盘价的EMA值;然后把长短周期的EMA值相减得到差值,如果把这个差值画成一条曲线,就可以得到MACD指标里的快线;再把这个差值进一步进行EMA运算,就得到了MACD指标里的慢线;最后我们把快线和慢线的数值做减法,就能得到MACD值了(见图130)。 这个运算过程听起来有点让你晕晕乎乎的吧?没关系,计算方式你只需要大概了解一下就够了。如果你对计算过程感兴趣,可以课后自行深入研究,因为就算不了解指标的运算方式,也丝毫不会影响我们使用指标,在实际操作中,只要在行情软件里面调出MACD指标就可以了! 交易软件上的MACD图表,由三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黑色快线、蓝色慢线和红绿柱(见图131)。在红绿柱之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分水岭,这就是零轴。需要强调的是,零轴不仅仅是红绿柱的分水岭,它更是多空方向的分水岭。 要用好MACD指标,抓住零轴是关键!当快慢线运行在零轴上方时,属于多头区间,要优先考虑做多;反之就是空头区间,要优先考虑做空(见图132)。当然了,散户朋友在A股里的主要操作是做多,因此我们主要围绕多头区间这一情况来讨论。 如果说零轴是市场趋势的分水岭,那么蓝色线和黑色线的交叉,则是市场动力的指示器。当黑色快线从下方向上穿越蓝色慢线时,形成的交叉就叫作黄金交叉,简称金叉;而黑色快线从上方向下穿越蓝色慢线时,所形成的交叉叫作死亡交叉,简称死叉(见图133)。当金叉出现时,往往说明近期市场行情上涨动力强劲,而死叉出现则说明上涨动力衰竭。 学习了这些基本概念之后,我们来看看MACD指标在实战里的具体用法。首先我们需要把K线图的周期设置成日周期或者更长周期,因为MACD指标更适合较长周期的交易策略。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利用零轴来识别市场方向了,当黑色快线和蓝色慢线都在零轴上方时,就是多头市场;如果你发现蓝色慢线刚刚上穿了零轴,这时就是建仓时机;建仓后,只要市场能够继续维持多头趋势(即快、慢线均在零轴上方),我们就应该维持多头思维;在金叉出现时,我们要勇敢加仓,而当死叉出现时,就要适当减仓,在整个多头趋势里,我们都可以这样进行高抛低吸操作。而需要随时关注的是,黑色快线是否跌破零轴,因为这是多头市场转变为空头市场的危险信号,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及时清仓离场。 我们来看一个MACD指标的实战案例。图134是上证指数2018—2019年的K线图。在情形一中,我们捕捉到第一个蓝色慢线上穿零轴的时机,可是建仓信号出现后不久,死叉出现了,同时黑色快线也跌破了零轴,这次的交易是建仓后立即止损出局。在情形二中,我们看到蓝色慢线穿越零轴的同时发生了死叉,这是一个失败的交易信号,我们将不进行任何交易。再看看情形三,这是MACD指标发出的第三次建仓信号(慢线上穿零轴),这一次我们建仓成功了,并且在情形四出现死叉的时候进行相应减仓。当行情发展到情形五,触发了黑色快线跌穿零轴的离场信号,本次交易就结束了。这就是MACD指标的用法,我们可以看到MACD交易策略是一个长期的策略。一年的交易时间内出现交易机会的次数并不会太多。 …… 本书是21世纪经济报道旗下知识服务平台21识库自主研发的视频课“程大爷的A股必修课”的同名图书。本书既有作者近30年的股市经验的提炼,还有21世纪经济报道精良视频课程制作的加持,无论你是懵懂入市的小白,还是亏多赚少的老韭菜;无论你是想实现财富增长的工薪白领,还是时间充裕的全职宝妈,都值得一读!早读早受益!早读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