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说什么(精)

金刚经说什么(精)
作者: 南怀瑾
出版社: 复旦大学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5.55
折扣购买: 金刚经说什么(精)
ISBN: 9787309131253

作者简介

南怀瑾先生(1918—2012),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出生于浙江温州书香世家,自小接受私塾传统教育,少年时期就已读遍诸子百家的各种经典。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华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1969年创立东西精华协会,旨在促进东、西文化精粹之交流。1980年在台湾创办老古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南怀瑾先生在台讲学三十六年,旅美三年,居港数十年,2004年落脚上海。2006年,他定居于江苏太湖之滨的太湖大学堂,终其晚年在这里讲学、授课,培养下一代文化种子。 南怀瑾先生毕生讲学无数,著作丰富,着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老子他说》等近六十部作品,并曾译成多国语言。他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内外各层次读者的喜爱,半世纪以来影响无数中外人士; 而南怀瑾先生融会东西精华、重整文化断层的心愿,亦将永续传承下去。

内容简介

鸠摩罗什和武则天 现在说到翻译的人,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他 的父亲是印度一位宰相,出家当和尚了,他的妈妈是 一位公主,逼着这位宰相还俗,跟她结婚,后来生了 这个儿子。以后这位公主自己却要出家,宰相丈夫不 答应,我好好的出家当和尚,你逼着我还俗结婚,现 在你却要出家。所以这个故事真可以编写成一部小说 。 鸠摩罗什十一二岁的时候,已经可以说悟道了, 三十多岁就到了中国。当时是南北朝时代,为了请这 位学者来,消灭了三个国家,这在古今中外历史上, 都是桩震撼的事件。研究当时的历史很有意思,鸠摩 罗什这样一位大法师,这么有学问的一个人,各国都 在争取他,什么经济、政治,一概都摆在后头不管, 因为争请鸠摩罗什,一国消灭了另一国,第三个国家 又消灭了第二个国家,这个故事讲起来话长,可以讲 上一两个礼拜,现在简单说明,向诸位报告到这里为 止。 《金刚经》前面的发愿文等,我们都不加介绍了 ,由于在座的女性道友很多,特别要向女性道友介绍 一下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这是武则天这位女皇帝所作。武则天自己也是研 究《金刚经》的,有人说,云何梵偈子也是她作的: 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 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 云何于此经,究竟到彼岸。 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 关于这个偈子,在佛教文学方面,称得上是一个 大手笔。写这种大文章不能够写得轻佻,也不能够写 得幽默,要很严谨才行。 “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如何可以得到清 净、长寿,永生不死呢?大家都希望活得长,究竟怎 么样才能真正活得长?长到什么程度呢?这里是提问 题,换句话说,这个经典本身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样 得到生命永恒不灭的那个本来。 “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大坚固力也是我 们人类所希望得到的;但是我们要用什么办法,哪一 种因缘,才可以得到坚固的力量?人世间的一切都不 牢靠、不坚固。寿命也是不坚固的,顶多活一百年两 百年就要走了。家庭、父母、子女、夫妇相聚都不坚 固,终归要分散的。佛经上经常有一句话:聚会必有 消散。聚拢的因缘完了,统统要分散。发了财,钞票 来了,终归有不发财的一天,钱也有消散的一天。权 力拿到手,总会有失掉的一天。房子建筑起来也总会 有毁坏的一天。世界上有没有一个东西是坚固不破的 ?这个大坚固力,到底有没有?你们要去找。 “云何于此经,究竟到彼岸。”我们研究《金刚 经》以后,如何了解其中的方法,如何能够脱离三界 苦海,而到达常乐我净的极乐世界;这些等等的问题 ,希望佛能打开最微妙秘密的法门,统统告诉我们。 现在我们看的《金刚经》,只分为三十二章,《 金刚经》原始翻译的时候,根本没有分章分品。原始 的佛经是一篇连下来的文章,没有段落,分章分段是 后世所作。《金刚经》分成三十二章,是梁武帝时代 编辑而成的。这个编辑人是谁呢?就是梁武帝的昭明 太子。我们研究中国文学,有一部非读不可的书,就 是《昭明文选》,这也是国文系必读之书,就是梁昭 明太子所编辑的各种名文。 《金刚经》三十二品的分法,品目的分类,以及 标题,都是昭明太子的杰作。标得的确很好,每一节 里的重点,都用标题说明。譬如第一章法会因由,就 是说为什么有佛讲《金刚经》这件事。譬如今天我们 讲这本经,也有一个因由,因为萧先生、崔先生他们 这五六位发起的,我是受托不能不来讲了,这也就是 我们这一次的法会因由。《金刚经》的感应力量非常 大,我给大家讲一个我的秘密,我在读中学阶段,每 天早晨四点钟就起,练拳运动以后,首先念《金刚经 》。为什么念呢?我一点都不懂;反正人家告诉我念 《金刚经》很好,我就念《金刚经》。因为在学校里 ,也不敢敲木鱼,怕被人家说神经病,偷偷地弄一本 《金刚经》,到会客室去念。前怕狼,后怕虎,一下 子就念完了。有一次我念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 生相,无寿者相,忽然觉得我没有了,我到哪里去了 ?不知道啊!以后我就不念了,后来才明了其中的道 理。此经对我的经验,有这样奇妙。在历史记载中, 更有非常多的感应。抗战八年,出门在外,跟家里父 母分离,生死不可知,那时我只有一个愿力,每天晚 上睡觉以前,一定要给我父母念《金刚经》《心经》 。这是我的秘密,我心中自己的愿力,外面不知道, 可是我的经验上知道,感应力量非常大,非常大,我 只能向诸位报告到这里。至于说,你们要做科学的研 究,感应是个什么道理,我可以跟你讲科学的理由一 大堆,但是今天是讲佛学的课,不是讲科学的课,暂 时就不讨论了。 P9-11 茫茫无岸可回头。 “同为苦海飘零客”,所以我们有一个感叹,我们众生,当然我自己也在内,都在茫茫苦海里头翻翻滚滚。要怎么样才真得解脱?怎么样才真得道呢? “但了无心当下休”,当下无心,无心不是没有念头啊!说它是念头,把它压下去也是不对的。能记住金刚经上一句话,无所住心,此法无实无虚,大致上说来,对真正的修行,可以找到一点眉目了。希望大家在这里特别注意一下。最后的结论也就是金刚经上这一品的原文,“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果报到达什么不可思议?可以使你成佛,这是成佛的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