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经典(精)/卡尔维诺经典

为什么读经典(精)/卡尔维诺经典
作者: (意大利)卡尔维诺|译者:黄灿然//李桂蜜
出版社: 译林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为什么读经典(精)/卡尔维诺经典
ISBN: 9787544722223

作者简介

关于生平,卡尔维诺写道:“我仍然属于和克罗齐一样的人,认为一个作者只有作品有价值,因此我不提供传记资料。我会告诉你你想知道的东西,但我从来不会告诉你真实。” 1923年10月15*生于古巴,1985年9月19*在滨海别墅猝然离世,而与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 父母都是热带植物学家,“我的家庭中只有科学研究是*尊重的。我是败类,是家里**从事文学的人。” 少年时光里写满书本、漫画、电影。他梦想成为戏剧家,高中毕业后却进入大学农艺系,随后从文学院毕业。 1947年出版**部小说《通向蜘蛛巢的小径》,从此致力于开发小说叙述艺术的无限可能。 曾隐居巴黎15年,与列维一施特劳斯、罗兰·巴特、格诺等人交往密切。 1985年夏天准备哈佛讲学时患病。主刀医生表示自己未曾见过任何大脑构造像卡尔维诺的那般复杂精致。

内容简介

高空中有一条路,天空无云的时候,可以看到这条路。它被称为银河, 因为它的白而闻名。众神要前往伟大朱庇特的王宫时,总会从这里经过。路 的两旁是较尊贵的神明的门廊,门是开着的,里面总是门庭若市。地位较低 的神则四散住在各地。有名有势的神将他们的家神安置在这里,直接面向道 路。如果比较不会显得不敬的话,那么我会说这个地方是伟大天界中的贵族 领地。 这是奥维德《变形记》一开始的文字,向我们介绍了天神的世界。他首 先带我们如此走近那个世界,以至于这个世界显得跟他当时的罗马一模一样 ,不管是都市风貌、阶级区分,还是习俗礼仪(*贵族保护的平民每天都来 访),甚至是**:众神在他们所居住的屋子里都放有家神,这表示天界与 地上的支配者依次对他们各自的小家神表示敬意。 提供这样的特写并不必然意味贬低或反讽:在这个宇宙里,空间塞满了 许多不断变换大小和本质的形体,时间之流则充满了不断增生的故事及系列 故事。地上的形体和故事重复天上的形体和故事,不过两者以双重螺旋的方 式互相纠缠。神与人之间的亲近性——人与神息息相关,而且人是神冲动欲 望的对象——是《变形记》的主题之一,不过这只是亲近性的一个特定例子 ,亲近性存在于现存世界一切形象与形体之间,不管拟人化与否。动物群、 植物群、矿物界与苍穹在它们共同的物质里包含了形体的、心理的与道德的 特质,这些通常被视为人类的特质。 《变形记》这部诗作特别扎根在不同世界之间的这些模糊界线上,关于 这一点,第二卷便已经提供了一个非凡的例子,也就是法厄同的神话,他竟 然胆敢接过太阳神的马车。在这段插曲中,天界一方面是没有界线的空问, 抽象的几何,同时却又是一段人类冒险发生的背景。这场冒险的细节被** 地描述,所以我们从来没有失去故事的主线,它一路将我们的情绪带到兴奋 的*高点。 这不只是因为奥维德在*具体的细节上加以**描述,例如马车的动作 ,它因为所载之物异常轻盈而旋转、跳跃,或者是因为这位技术不纯熟的年 轻驾驶者的情绪,奥维德也**地将超自然的形体形象化,例如天界的地图 。我们也应该立刻指出,这种**性只是一种幻觉:不管是一一来看,还是 从整体的叙事效果来看,互相矛盾的细节传递着它们有力的魔法,不过这些 细节永远也不能合并起来以形成一致的视野。天空是由上升与下降的道路交 叉形成的球体,我们可以从车辙的痕迹认出这些道路,不过这个球体却又在 与太阳马车相反的方向上令人晕眩地旋转,它悬挂在陆地及海洋上方令人晕 眩的高空里,人们从地上远远便可以看见;有时它看起来像一个拱形穹隆, 星星固定在其*高点上;有时它像是一座桥,支撑着马车越过虚空,使得法 厄同既害怕继续前行,也害怕回头。(“他该怎么办?一大片的天空已经在 他的后方,可是他的前方还有*辽阔的天空。他在心里测量着两者。”)天 空既空荡又荒凉(这并不是**卷中那个像城市的天空,因此阿波罗问道: “或许你以为这里有神木、众神之城以及满溢珍宝的寺庙?”),住着野兽 ,不过它们只是假象,是星宿的形象,但是同样具有威胁性;在天空中有一 条隐约可见的倾斜道路,在上升的半路上,避开了南极和大熊座,不过如果 你在途中迷失,从陡峭的悬崖上突然**的话,你*终会在月亮下方飞过, 将云烧焦,并且放火烧了地球。 故事*生动的部分是法厄同驾车横越悬垂在虚空之上的天空这个段落, 接下来是对于燃烧的地球所作的令人叹为观止的描写,沸腾的海水里满是海 豹的尸体,它们四脚朝天地漂浮在海面上,这是奥维德这位诗人对大灾难所 作的经典描述之一,此场景可以说是**卷中的洪水的续篇。所有的水都聚 集在大地母亲的周围。干涸的泉水想要回去藏在母亲黑暗的**当中。大地 的头发被烧焦,眼睛被灰烬刺穿,干燥的喉咙发出虚弱的声音向朱庇特乞求 ,警告他,如果两极着火的话,那么众神的王宫很快就会坠毁。(可那是地 球的两极还是天空的两极?也有一种传闻是阿特拉斯已经不能再背负地球的 轴了,因为它热得通红。不过在奥维德的时代,两极是个天文概念,无论如 何,接下去的一行**明确:天空的王宫。所以众神的王宫真的在天空中吗 ?那么为什么阿波罗要否认这一点,为什么法厄同没有在旅途上遇到众神的 王宫?无论如何,这些矛盾并不只是出现在奥维德的作品中;在维吉尔的作 品以及古代其他的正典诗人作品中,我们也很难确切知道古人是如何真正“ 看”世界的。) 这段插曲的**是太阳神的马车被朱庇特的雷电击中时,**成碎片: 缰绳掉落,车轴从辕裂开,*远的地方散落着碎轮子的辐条。(这并不是《 变形记》中**的交通意外;另外一位在路上疾驶的驾驭者是*后一卷中的 希波吕托斯,用来描述这桩意外的丰富细节,*多是解剖性的,而不是机械 性的,表现了希波吕托斯内脏血淋淋地裂开,肢体四处飞散。) 神明、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相互渗透并不是等级性的,而是一个复杂的 相互关联系统,其中每一个层面会影响其他两个层面,尽管程度不一。在奥 维德的作品里,神话是张力的场域,这些力量在其中冲撞或互相抵消。一切 取决于神话被叙述的语调:有时众神会叙述他们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的神话 ,以当做道德典范来警告凡人;其他时候,人类也会拿这些神话来与众神争 论,或对他们提出挑战,就像庇厄里得斯或阿拉克尼所做的那样。或者有些 神话是众神喜欢听到人家叙述的,有一些他们则希望永远不要听到。庇厄里 得斯的女儿们知道一个关于提坦族*击奥林匹斯山的版本,这是出自巨人一 方的版本,充满了被迫逃亡的众神的恐惧(第五卷)。她们在向缪斯挑战叙事 艺术时,叙述了这则故事,缪斯则以其他重建奥林匹斯众神**的系列神话 来回应;接着她们将庇厄里得斯变成喜鹊以示惩戒。P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