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友谊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6.06
折扣购买: 神探鹰之队3大杨树下的谋杀案
ISBN: 9787505745339
董恒波,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4年加入辽宁省作协,1994年加入中国作协,**一级作家。历任《辽西文学》《文学少年》《课外语文》等杂志主编,出版各类儿童文学作品集70余部。两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三获“冰心儿童文学奖”,《采树种》《云会告诉你》《蚂蚁搬家》《今夜读书》等作品入选全国中小学和幼儿园教材。 2002年担任第六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秘书长; 2009年*聘为*****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 2014年出席在韩国召开的世界儿童文学大会。
1.冯洛索讲话真啰唆 冯哥的名字叫冯洛索,说话**啰唆。 他给“鹰之队”的小神探们啰里啰唆地讲了下面的故事。 “那天,冯哥我,哦,对对,我得自我介绍一下。我就是一个‘的哥’,这个词不能念‘de哥’,是‘dī哥’,那个‘的’字在这里发‘滴’的音。”蝴蝶在一旁听着,不好意思地打断他说:“跑偏了,赶紧转方向盘,回正路上来!” “哦,跑偏了跑偏了,说正经的!”冯哥做了一个手握方向盘的动作,右脚也跟着动了一下,不知道他是在踩刹车还是踩油门。 “咱们这个城市,认识我冯哥的人很多,因为我是开出租车的,开了十多年了。我刚买了一辆新车,那天我把崭新的爱车开到院里的楼下——我家就在富民小区A区三单元五楼,然后上楼去取东西。刚到家,就听到窗外有响动,我急忙跑到阳台打开窗往下看,啪!你说巧不巧?把窗台上的一个花盆碰掉了,那个花盆从十多米高的阳台开始下落,哇,那个速度快,谁想拦也拦不住,只听到‘乒——乓——’‘咔嚓——’!” 蛐蛐在一旁插了句:“那是自由落体运动,地球引力的作用。” 冯哥继续连说带比画着:“我的妈呀!不偏不倚正好砸在我的爱车顶棚上,那个紫红色的陶瓷花盆和金属体的车棚撞击时发出一声巨响,车顶立马出现了一个大窟窿。这比砸在我的心上还疼呢。” “这么大,这么大啊!”冯哥用两只手比画着那个窟窿的大小——他太会夸张了,比画的动作像在转一个大呼啦圈。 “那个窟窿到底有多大?”小鹰用较真的眼睛看着冯哥。 冯哥两手抱着的“呼啦圈”变成了“洗脸盆”,又从“洗脸盆”变成了“西瓜”,*后定格在一个“茶杯盖”大小。 木头笑了笑:“我还以为是你的爱车从五楼掉下来了呢。” “别捣乱,听我说,你们怎么这样没有耐心呢?” 冯哥一说完这句话,“鹰之队”几个人就谁也不吱声了,且听冯哥下回分解呢。 “唉!”冯哥叹了一口气。 “*倒霉的事又发生了!我在阳台上捶胸顿足追悔莫及,急忙往楼下跑,慌忙中在楼梯上一脚踏空,摔了个跟头,一下子把左腿弄轻微骨折了,你们都看看——”冯哥用手指着自己的伤腿说,“我被人抬到了医院,**我也是一瘸一拐开着车才找到你们这里的,我多坚强啊!” 冯哥在手握方向盘、脚踩刹车的时候,小鹰就低头看了一眼冯哥的左腿,果然,他的腿上还缠着白色的绷带。小鹰的目光从那白色的绷带往上慢慢移动,他一面听着冯哥的啰唆,一面仔细地打量着这位“的哥”。 冯哥今年37岁,身材瘦小,皮肤黝黑黝黑的,整齐的两道黑黑的眉穗下,有一双小而有神的眼睛,像两颗小黑豆似的嵌在脸上。他说话的时候,那两颗“黑豆”滴溜滴溜地转,可能是职业关系,好像是在行车路上寻找打车的客人。 小鹰听冯哥自我表扬多么坚强后,对冯哥说:“是的,您太坚强了,我们特佩服您。冯哥,您可不可以再把您手里的方向盘转一下,我们现在说正事吧。” 可是冯洛索认准了一条道,不管前方是红灯绿灯,想让他改道并道交通警察都办不到。他环视了一下房间里的几位小神探,又开始啰唆起来了,说起话就像大江决堤,谁也拦不住。 “三单元一楼宁妈,儿媳妇生孩子。宁妈买了一筐*蛋从市场回来,走到楼门口了,不知从哪里钻出来一个踩着轮滑的淘小子。那个熊孩子的轮滑肯定是初学的,跑得飞快,如醉酒驾车者毫无控制,车到悬崖了也不会踩刹车,也不会收油门减速。宁妈慢悠悠地走过来,这小子就像打仗似的猛地朝宁妈身上撞去,像我们地理书上写的3亿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那样又准又狠,一下子就把宁妈手提的一筐*蛋给撞飞了,弄得‘黄河长江’满地流淌。唉!可惜那些*蛋啦,母*下个蛋容易嘛!” “应该好好教育教育这样的熊孩子,这是在小区的院子,要是跑到马路上玩轮滑,非得出大事不可。”蝴蝶看来是听进去了,瞅着冯哥的小眼睛说。 木头也接着话茬儿:“赶紧去找这个熊孩子的家长啊!” 冯哥听了蝴蝶和木头的话,就开始大笑起来,比看电视里的小品相声笑得还轰轰烈烈。他捂着肚子笑,笑得都快直不起腰来了。 冯哥笑,“鹰之队”四人却笑不出来,都用惊讶的眼神看着冯哥,表情如同凝固了的雕塑。 冯哥看了一圈周围的几个小神探,立马来了个紧急刹车。 “你们猜,你们猜猜,我相信,就是到**晚上,你们也猜不出来,那个脚下蹬轮滑的熊孩子是谁?” 蛐蛐有些不高兴了:“冯哥,我们肯定猜不出来,别说**晚上,就是明天晚上,或者等我们大学毕业了恐怕也猜不出来。” 蝴蝶也用嘲讽的口气说:“您快把标准答案说出来吧!要不我们都得急死啦!” 冯哥这才亮出了标准答案:“那个滑轮滑的熊孩子是谁?你们说怎么就那么巧,他就是我的宝贝儿子冯磊啊!” “我孩子他妈郭芬赶紧拿了钱,到宁妈家去赔*蛋,*要赔礼道歉,可是刚到楼下,一阵大风刮来,把郭芬手里的钱刮跑了,有两张20元的纸币被刮到墙边的下水沟里。正在那儿遛狗的汪爷爷看见了,人家汪爷爷是要做好事,就帮着把钱捞出来,谁想到一下子闪到腰了,知道是啥意思不?就是扭了,动弹不得,现在还在家里卧*呢。 “你们再听我讲。这个小区究竟犯了什么邪呢,怎么倒霉的事都让我家给摊上了呢?晚饭后,小区的居民坐在那棵大杨树下的象棋盘边聊天,听我一说,又道出来不少的倒霉事呢。你们听听,三单元二楼的高婶说她正在家里和面包饺子,两手都是面,偏偏这个时候来了检查水表的,门敲得‘**’响,一开门,弄得门把手上全是面。*让她闹心的是,这个检查水表的年轻人看完水表后,非得让高婶在一张客户意见表上签字,高婶一生气就在表上写了个‘不满意’。那个年轻人一看写的是不满意,还和她吵起来了,说有一个不满意的,他这个月的奖金就拿不到了。高婶说那天他们家下的饺子都成片汤了,一个囫囵个的都没有,那顿饭成了他们全家对她的批判会,高婶说这才叫‘不满意’呢。” 冯哥的左腿还没痊愈,真的有点不好使。他努力地向前走了一步,接着讲: “高婶不满意了,三楼的刘婆婆又插嘴,嘿,她家也净是不顺心的事,你说奇怪了吧!平时她家很少有人来电话,可那天刘婆婆拿着熨斗熨衣服的时候,家里那些亲戚像是商量好了似的一起给她打电话。刘婆婆左手拿着熨斗,右手去接电话,把两件衣服熨煳了不说,嘿嘿,你们说有意思不,一着急,她拿熨斗当电话筒了,耳朵现在还包着纱布呢!” “你们没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吗?”蝴蝶终于有机会插了一句。 冯哥点着一支烟,狠狠地吐出一个烟圈来,又开始啰唆了:“咱这个小区一直是**小区,家庭和睦,治安良好,多少年来总是好事连连,这些*子是怎么了?咱们伟大的祖国也是欣欣向荣,这个富民小区里怎么刮起了邪风呢?究竟是怎么回事?原因在哪儿呢?我们富民小区的人就坐在院子里那棵大杨树下的象棋盘旁边,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说来说去,谁也不知道答案在哪里。就在这*关键的时刻,一个重要的人物出场了,不,不是人物,是动物!” 哎呀,这个冯哥,总算是铺垫结束,开始步入正题了。唉!前面的戏也太拖沓了,30集的电视剧都演了29集了,主要人物才出场。小鹰和他的几个伙伴眼睛瞪得溜圆,认真地听着下文。 冯哥说:“谁来了?我们大家这时忽然发现了,就在那棵大杨树的树尖上,有一只黑色的乌鸦,不,是一对。” “乌鸦?” “对,是乌鸦!就是那种长得一身黑,一根白毛也没有的鸟。正在那儿‘呱——呱——’地叫着,要多难听有多难听。那乌鸦不是过路歇脚的,是常驻。你们没见到我们院里的那棵大杨树,那真是高啊!有30多米吧。它也不怕掉下来,就在那儿搭了个窝,用柴火棍搭的。两只乌鸦,肯定是一公一母,也没跟谁打招呼,就在这儿居家过*子了,黑户,黑户。” 蛐蛐笑着说:“你们小区又添新居民了,你们应该高兴才对!” 冯哥脸色一沉:“要是来了喜鹊,咱双手欢迎,可是,可是,这是乌鸦啊!” “乌鸦怎么了?” 冯哥的声音一下子变得神秘起来:“刘婆婆说,乌鸦一叫,倒霉事到。乌鸦是灾星!坏事都是它招的!乌鸦就是罪魁祸首!” 几个小神探一齐笑了起来。小鹰说:“你们这不是封建迷信吗?让别人听到了会笑掉大牙的,所以说你们就把爱车被砸、宁妈被撞、高婶下饺子成了片汤、刘婆婆拿熨斗烫耳朵……这些蹊跷又倒霉的事,都栽在乌鸦身上了?” 冯哥却继续说着:“刘婆婆家的老头儿可是有名的风水先生,给别人算个卦什么的可准啦。刘婆婆在院里一说倒霉事的原因就在乌鸦,大家是宁肯信其有,也不信其无。” 冯哥还在啰唆:“我们A区五单元的几户人家一致决定,要把乌鸦赶走,把它赶跑!这个说我家孩子**要考大学,可别让它给搅和了;那个嚷,我老公被单位列为后备干部,组织部都来考核了,可别耽误在乌鸦上。刘婆婆说得*逗,我孙子都20岁了,谈了十多个对象都吹了,这两天刚托人给介绍了一个,可不能让这个乌鸦再给弄黄了哟!” 上面的这段话,冯哥说的时候,肯定是把中间的标点符号全都省略了,语速特别快,大家听得都喘不过气了,如果冯哥再接着多说两句,所有在场的人肯定全都得憋死。大家深深地喘了一大口气后,都笑了起来,笑完以后就问:“那你们把乌鸦轰跑了吗?” 冯哥其实也把自己憋得够呛,像刚下完蛋的母*,满脸通红。下面再啰唆的时候,就把语言里的标点符号加上了:“我嗓门大,站起来翘着脚尖,朝着树顶的乌鸦喊着:‘喂!你快走吧!快飞走吧!别在这儿乱叫啦!’向那个‘不*欢迎的鸟儿’发出了严肃的逐客令。可是人家乌鸦那小两口依然在树尖上叫个不停,‘呱——呱——呱——’就像男女声二重唱。 “唱的什么呀?”蝴蝶问。 蛐蛐这时插话说:“我听出来了。” 冯哥问:“你说乌鸦唱的啥?” 蛐蛐答:“呱——呱——呱,我不怕,大杨树,是我家,愿叫我就天天叫,气得你们乱抓瞎!” 小鹰在心里说,遇到不顺心的事,不从自身找原因,却怪罪树上的乌鸦,你们的这种想法,真是太不靠谱了。 可是这些话,小鹰不会说出来,只是笑笑。他瞅着冯哥只是说:“有些事,很可能都是巧合,别冤枉了乌鸦。” 只是这个时候蛐蛐的精神溜号,眼皮一眨,出了个鬼主意。 “哎,我的冯哥、冯叔、冯大爷,咱先换个轻松话题,您说话这么快,我来个绕口令,您要跟着说下来,我们全都听您的。” “什么绕口令?还能难住我?” 发废话会花话费, 回发废话话费会花, 发废话花费话费会后悔, 回发废话会费话费, 花费话费回发废话会耗费话费…… 冯哥跟着学了两句,一副大脑痴呆的样子,根本就说不成句,逗得大伙一阵捧腹大笑。蝴蝶的眼泪都笑了出来。 冯哥忽然严肃起来:“你这个坏小子,是在绕我呢!什么废话话费我也不费!还是说乌鸦吧!” 2.乌鸦与铜锣的关系 冯哥的眼里还一直盯着那只乌鸦,义愤填膺,口诛笔伐,穷追猛打,恨不得一踩油门冲上去,把乌鸦轧死算了。 “你到这儿来,不会就是给我们讲乌鸦的故事吧?” 小神探们听着冯哥咒骂乌鸦的话,真的像听相声似的,感觉挺好玩。他们瞅着冯哥那一副沮丧无奈的样子,竟哈哈大笑起来。蝴蝶先憋住了笑,问了上面这句话。 可是蛐蛐还沉浸在刚才的故事里。他对冯哥说:“乌鸦的故事,我也可以给你讲好几个呢,我在幼儿园里就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学过‘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哦,狐狸看见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想得到它,就夸乌鸦的歌儿唱得好……” 蛐蛐的话没等说完,就被冯哥打断了:“你们开什么玩笑,我在说正经事呢!” 这时,小鹰收敛了笑容,用眼神示意蛐蛐别打断冯哥的话,让他继续讲下去。 木头瞅了冯哥一眼,说:“你能不能简练一点,你讲的这个故事皮太厚了。就像一个皮厚的肉包子,都吃了半天了,才吃出一张字条来——此处离馅儿还有二里路。”木头说完了,自己哈哈大笑起来,别人却不笑。木头只好像关电闸似的一下子严肃起来。 冯哥接着说:“不是我啰唆,你们得把这个事情的经过听完,然后才能帮着我们解决问题!你们接*这个案件,*起码得有一个严肃认真的态度。” “好好,你快说吧。”蛐蛐和蝴蝶的态度就严肃认真起来了。他们打开了录音笔,拿出了纸笔继续做着记录。 冯哥说:“我们认定了富民小区里接连发生的倒霉事都和这对乌鸦有关。其实并不是我们迷信,现在谁办事过*子不都是图个吉利吗?结婚、搬家,连生小孩子都得选一个好*子呢。有这对倒霉的乌鸦天天在你耳边叫,那就是不吉利!所以我**来是代表全院的居民……” 蛐蛐抢过冯哥的话说:“让我们帮你把乌鸦赶走?” 蝴蝶也说:“是的,你们自己不会想办法赶走它们吗?” 木头也添柴加火:“两只乌鸦乱叫的事,你找‘鹰之队’是不是找错门了!” “你们听我说,听我说呀!”冯哥脸憋得通红。他讲故事的“皮”实在有点太厚了。 小鹰又给大家做了一个手势:“咱们别打断他的话,大家忍一会儿,就让冯哥讲完吧!” 大家就开始“忍”了起来,听冯哥把话说下去。 冯哥很感谢地笑了笑,接着说:“我们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把这两只乌鸦赶走。你说这两只乌鸦,这么大的世界哪儿不能落脚,你干吗偏上城里来住呢?再说,城里这么多的高楼大厦,你别的地方不选,为什么偏偏选在我们的富民小区呢?再说了你进了富民小区,就悄悄地住下算了,你乱叫什么呢?” 几个小神探互相瞅了瞅,都做无可奈何状。 冯哥别看有30多岁了,一进屋,看年龄应该称他为冯叔的,可他偏要别人称呼他为冯哥。和小鹰他们称兄道弟距离就拉近了。冯哥的作文肯定没有学好,说话不会直奔主题,总是在那儿铺垫渲染,环境描写、景物描写都到位,就是不会使用开门见山的方法。 “可是,怎么才能赶走乌鸦呢?*好的办法,就是找个气*给它一*算了。可是,不行呀,那乌鸦也是小生命,一*打死它,咱也不忍心!” “嗯,冯哥你还是一个软心肠啊!”蛐蛐的话里不无讽刺。 “再说了,现在你上哪儿找*去,别说打**的气*了,就是仿真的玩具*,公安局也限制。想找一个东西吓唬乌鸦都没地方找去。我们研究来研究去,*后决定找院里的小孩子,让他们拿个弹弓射下来。” “找到小孩子了吗?”蝴蝶问。 “上学的小孩子找到了几个和你们的年龄差不多的,可是孩子们说不玩弹弓,弹弓是古代人的玩具。我小时候就玩弹弓,我弹弓射得才准呢。马路上的电灯泡一射一个准。” “原来冯哥你是一个破坏分子!”木头一针见血地说。 冯哥说:“别打岔,还没有说完呢,我们院里的小学生说,现在他们都玩电脑游戏,多有意思,多好玩儿。谁也没有弹弓,有的小孩子都没有见过。再说了,有了弹弓,也不会去打鸟儿。乌鸦也是鸟儿,不能打。我说乌鸦不是好鸟儿。学生们说,是不是好鸟儿不是你说了算。又说了,就是有弹弓也打不着那么高的乌鸦,你看那乌鸦的家在大杨树的树尖上呢,足有九层楼高。从此,院里的学生们就不搭理我了。” 1.开创中国校园侦探小说先河,精美全彩印刷,中国版《柯南》!董恒波两获“五个一工程奖”,三获“冰心儿童文学奖”! 2.逻辑、智慧、团队、悬念,培养孩子的同理心与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3.作者董恒波为**一级作家,历任《辽西文学》《文学少年》《课外语文》等杂志主编,出版各类儿童文学作品集70余部! 4.董恒波作品《采树种》《云会告诉你》《蚂蚁搬家》《今夜读书》等作品入选全国中小学和幼儿园教材! 5.第六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秘书长,***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世界儿童文学大会特邀嘉宾! 6.全彩四色印刷,手绘几十副精美插图!内文**胶版纸,封面精致超滑特种纸!装帧精美,**大气,版式疏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