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卫生
原售价: 49.90
折扣价: 37.74
折扣购买: 认知自我 启航人生——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
ISBN: 9787117366960
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是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正局级事业单位,是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的综合性管理单位。
看见每个生命存在的灿烂:终身发展观与资源取向 从呱呱坠地到垂暮之年,大学时光在我们的人生中 ,到底扮演着何种角色呢?我们该如何看待自己?又该 如何给自己创造一个丰富的大学生活,完善自我、提高 心身健康水平,为未来的人生打下坚实、良好的基础呢 ? 从内外两个维度看待心理健康状态 对内,从心身两个维度看待心理状态,没有纯粹的 心理学和纯粹的生理学,只有心身学。比如一个人心理 上的焦虑感,会同时伴随呼吸短浅,或者屏住呼吸,身 体某些部位的僵直等;当众发言的紧张局促,仅仅靠毅 力、心灵鸡汤有时很难解决。有关心理创伤的共识,就 是“创伤是驻留在身体中的记忆”,我们可能对某种感 觉非常熟悉,诸如无力感、羞耻感、焦虑感、沮丧,那 是过去经历留在我们心理和身体中的印记,需要通过躯 体干预才能彻底解决。身体锻炼会起到一定作用,但是 心理创伤只对某类刺激事件敏感,还需要进行针对性地 干预。 对外,从时空维度看待心理状态。心理咨询当中的 “人生线技术”,就是请来访者站在时间的维度上,看 到自己过往的经历和现在的资源、能力、症状之间的关 系,甚至看到自己的父母背后也拖着长长的人生线。另 外,还要看到每个生命在主要成长阶段所处的文化和亚 文化社区(如东部沿海文化、东北文化、西北文化、西 南文化,以及乡村、部队大院、大专院校、兵工厂等) 的特点对其性格形成的影响。 任何行为都有功能,包括被社会评价赞许的所谓“ 积极的行为”,和不被赞许的所谓“不好的行为”,都 有功能 这里的“行为”是指呈现、表现,可以是想法、信 念、情绪、动作等,比如:沉默是金还是应该表达呢? 事无不可对人言还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家丑不可外扬呢 ?是躺平还是卷呢?其实,从心理咨询的角度,这些行 为的两个极端都是有功能的,所谓功能是指具有生存意 义,趋利避害,比如焦虑使得我们保持心身的高激活水 平,从而高效地行动;而抑郁的反省状态往往是成长的 序曲;自我边界感不是很强的人,往往很随和,减少了 人际间的冲突。而关键是不能一招鲜,不能只会一种行 为,不能僵化,健康的人会根据情境采取不同的行为反 应。所以,大学生朋友们,你身上有没有一些行为习惯 ,是你特别厌弃的?它们其实也是你的宝藏,你一直在 享用着该行为的功能,但是自己却不知道。 用资源取向的视角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世界 资源取向的鼻祖是美国的心理治疗师米尔顿·艾利 克森,他是合作式催眠的创始人。他认为每个生命都是 灿烂的,并提出了颠覆性的治疗哲学:来访者的任何特 点,包括思维模式、行为模式、怪癖、僵化的规条、症 状等都可以作为资源来“利而用之”,为来访者带来改 变。 给大家讲个实例:某大学生要参加一个全国性的大 本书从大学生的视角出发,围绕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亲密关系、学习、专业发展等方面遇到的常见心理问题,答疑解惑,用生动易懂的语言对很多心理现象做了解释,力图让大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另外还有方便易行、可操作的建议和TIPS,方便大学生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