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记(精)/紫金文库

苏州记(精)/紫金文库
作者: 陶文瑜
出版社: 中国书籍
原售价: 65.00
折扣价: 41.00
折扣购买: 苏州记(精)/紫金文库
ISBN: 9787506870740

作者简介

陶文瑜,江苏苏州人,1963年5月出生,现在《苏州杂志》担任副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早年从事诗歌创作,在《诗刊》、《星星》、《诗歌报》等省以上报刊发表诗歌3000余首,并参加1988年"青春诗会"。之后从事散文创作,在《人民文学》、《散文》等报刊发表散文200多万字。江苏省书法协会会员。

内容简介

很多学者认为,三山岛出土的旧石器,应该是 苏州文化的源头了。这些石制品中,各种式样的刮 削器占全部石器的一半以上,其次是尖状器,刮削 器和小型尖状器是用来切割剥剔兽肉兽皮的。凹刃 刮削器的形状很适合于加工木质或骨质的鱼钩鱼叉 。因此在三山先民的渔猎经济中似乎渔业比狩猎* 重要。这和太湖地区的自然环境正相适应。 而*早吴地先民定居的地方,还有张家港** 乡发现的东山遗址。这里山地的丛林,涧边的溪流 ,都是先民渔猎和采集的所在。东山遗址明确地反 映了我们的先民从以狩猎采集为主到以农业为主、 渔猎和采集为辅的定居生活的发展过程。 好几年前,也是在张家港,一次民歌演唱会上 ,有位叫山歌黄鹂的老人,和他的伙伴,有过急迫 却是铿锵的合唱,两个字一句,反复着就这么几句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断竹、续竹、飞土、 逐肉。待大家明白过来,便一下子怔住了。 中学历史课本上说,“断竹、续竹、飞土、逐 鹿”是《诗经》中的句子,《诗经》是我们历** *初的诗歌。 逐肉和逐鹿,其实是一样的意思。 我们的先人,围坐在篝火边上,一边将刚伐来 的树枝竹竿断断削削,一边唱着断竹、续竹、飞土 、逐肉。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然后站立起来 ,大模大样地向林子走去向河边走去向山上走去。 待他们回来的时候,篝火正是将熄而未熄。他们将 刚捕打来的野味从肩上卸下来。这时候篝火再一次 蓬勃开放,并且香气四溢,我们的先人,*加意气 风发地引吭高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断竹 、续竹、飞土、逐肉。 辽阔的大地和大地上用树叶遮掩着身体的广大 人民,他们抬头仰望天空,天上是斗转星移,他们 低头摆弄土地,地上是一年四季。 现在,沿着岁月的河流,我们寻找生命的*初 。 如果说一万年前三山岛上先民生活的痕迹,是 我们的开始,那么新石器时代的出现,是人类社会 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 是在一幅古老的地图上,我们看到的是白底板 上布满着的一个一个灰黑色的椭圆形,这应该是分 布在水面上的一块块土地了。 如果风雅一点,可以把老地图上的椭圆比喻成 一张张荷叶,“莲叶田田”,古诗不就是将田地与 荷叶结合在一起联想的吗。 或者质朴一些,就把它比作屐痕了,穿着*鞋 落在湿泥地上的脚印,也是这样歪歪斜斜一串一串 的样子。 因为屐痕,我们依稀看到了在这一片土地上走 过的古人。 唯亭*鞋山、通安万家前村、昆山绰墩、吴江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