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人民
原售价: 174.00
折扣价: 105.70
折扣购买: 王蒙讲孔孟老庄(共3册)(精)
ISBN: 9787213076701
王蒙,1934年生于北京,当代**作家。历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部长、中国作协副**及名誉**。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及中、短篇小说近百部,有《王蒙文集》45卷1600万字。曾获意大利“蒙德罗**文学奖”特别奖、*本创价学会和平与文化奖,以及诺贝尔文学奖提名。长篇小说《这边风景》获2015年茅盾文学奖。
在礼的推行上,孔子十分重视面容表情,提出“ 色难”命题,他重视苦练内功,他要抓灵魂,要培育 “无违礼”、“三月不违仁”的喜怒哀乐与面部表情 。直到当代,我们讲到一些人们不喜欢的人、说法与 文字的时候称之为“面目可憎”。中华民族历**某 些家伙的“面目可憎”问题,已经存在至少两千五百 年。消除可憎面目,是我们至今仍在奋斗的历史重任 ! 孝发展而为忠,其理自明。悌发展而为恕:“推 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人”,顺理成章,不由得你不喝彩。 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由内及外,“郁郁乎文哉”( 本是孔子称颂周礼语)!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这个“一”就是道 ,这个道就是仁,这个仁就是德——仁义——文化— —仁政——礼治。这个道是诚意也是正心,是修身也 是齐家,是治国也是平天下,是忠恕也是仁义礼智信 ,是恭宽信敏惠,是温良恭俭让,是四维八纲——“ 礼义廉耻”或者加上“孝悌忠信”,是四德“恭敬惠 义”,是克己复礼,是忠孝节义也是浩然正气,还可 以加上一切中华美德,一通百通,一美俱美。 从这个“一”出发,孔子乃有如下的一些重要主 张: **是正名。基于汉字的综合信息量,培育了炎 黄子孙的看重整合,不喜条分缕析的方法论。除少量 外来语外,命名就是定义定位,就是期待,就是价值 宣示。命名代表了人们对于世界诸人诸事诸物的认识 与把握,命名就是认识世界,命名就是治理安排拿捏 。名中有义,名中有理,名中有礼,名中有分。正名 就是整顿纲纪,就是名实相符,就是政策待遇确定, 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有道,就是有章法,有 秩序,有规律,有整顿,无乱象。 不仅孔子如此,老子同样强调命名的重要性,他 说的是“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不命名等 于无万物之母,即无万物。 直到一九四九年后,我们仍然极其重视命名,例 如人民国民之辨,例如敌我友区分,例如姓社姓资, 例如地富反坏右戴帽子摘帽子,例如敌我与人民内部 矛盾结论,例如左中右区分。有的人干了一辈子革命 还在苦苦地等候一个人民内部矛盾的“名”——“结 论”。有的为了争当“左派”而不惜兵戎相见。此种 思路,外国人怎么琢磨也琢磨不透,学学《论语》就 会明白得多。 第二是君子与小人之区别,这也是一个大命名工 程。孔子对社会大体上是两分法:一部分人是治人, 即权力体制中人;一部分是治于人,即被管理者。君 子从社会地位来说是权力中人或候补权力中人。对于 权力中人的文化要求与道德要求,当然要比从事生产 劳动等“鄙事”的人众要高。 “君子不器”、“君 子喻于义”、“君子周而不比”,即君子讲究的是义 理,是原则,是大局,是世道人心,不陷于教条与具 体行业。而“小人喻于利”,小人看得见的只有实打 实的眼前利益。 “君子和而不同”,是真和; “ 小人同而不和”,是假抱团的宗派山头黑手*之类, 终必土崩瓦解、树倒猢狲散。君子之争,争起来彬彬 有礼;小人之争,无所不用其极,坚如磐石团结假象 ,一朝败露。 “君子坦荡荡”,正如故宫里皇上的 题字,到处是“正大光明”,透明度一百一。皇上* 痛恨的是底下的臣子与他斗心眼耍诡计。“小人长戚 戚”,小人鼠目寸光,不会自我调节,小人多是低级 性恶论者,他们感觉到的永远是轻蔑、妒恨、阴谋, 不是他嫉妒坑害或轻蔑旁人就是旁人嫉妒坑害或轻蔑 他。 孔子对君子的期待既务实又理想,“学而不思则 罔,思而不学则殆”、“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 愚”、“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敬鬼神而远之”、“不 语怪、力、乱、神”……都很老到,堪称精明入化。 他的斯文救国论,他的“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不 但理想,而且纯正天真大气。 而他对于小人的论述,干脆是人情练达,世事洞 明:“同而不和”啦,“言不及义”啦,“巧言令色 ”啦,“小人穷斯滥矣”啦,“小人之过也必文(掩 饰)”(子夏所言)啦,“小人不可大*(承担大事)” 啦,“小人比而不周’’啦,“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不可以长处乐”啦……甚接地气,眼里不掺沙子。 读之甚奇,“申申如也,天天如也”,一副士绅派头 的孔圣人从哪里了解那么多小人的世情洋相?孔子不 火不温,不“道学”,不冬烘,**不书呆子。 这样,“君子小人所为不同,如阴阳昼夜,每每 相反” (朱熹),绘出君子的道德文化风范与小人的 低俗可悲,君子与小人之辨就不是社会地位问题,而 是文化教养问题了。孔子的君子小人之说不利于民权 平等观念的形成,但有利于保持权力系统中人精神面 貌之精英性、示范性、**性,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超 大的发展极不平衡的**,对于实行精英政治,集中 权力治国理政,其实具有相当实惠的劝勉性与可*作 性。 这样的君子小人之说,还有被民人服膺的便利处 。一是,你的权力来自道德文化,而不仅仅是世袭、 血统、异兆、武力,老百姓听着舒坦,好接*。 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