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球到月球 银河少年科幻名著金奖美绘系列

从地球到月球 银河少年科幻名著金奖美绘系列
作者: (法)儒略·凡尔纳|译者:陈筱卿|绘画:(西)奥古斯丁·科莫托
出版社: 中国经济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48.40
折扣购买: 从地球到月球 银河少年科幻名著金奖美绘系列
ISBN: 9787513676267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法)儒略·凡尔纳(1828年—1905年):法国小说家、博物学家,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受到各国读者的喜爱,被誉为“科学家中的文学家,文学家中的科学家”。 【绘者简介】 (西)奥古斯丁·科莫托:西班牙插画家。获2006年阿根廷IBBY最佳插画奖提名、墨西哥经济文化基金会颁发的风岸奖,并上榜2002年德国“白乌鸦”书单。 【译者简介】 陈筱卿(1939—2020):翻译家。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内容简介

美国南北战争[ 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是1861—1865年,美国北部资本雇佣劳动制各州与南部种植园奴隶制各州之间的战争,以南部投降为结束。]期间,马里兰[ 马里兰,美国的一个州,位于美国东海岸。]中部的巴尔的摩城成立了一个颇具影响的俱乐部。大家知道那些船主、商贾(gǔ)和机械师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多么大的发挥和展现。一些普普通通的商人,没有经过西点[ 西点,指西点军校,美国著名的军事院校。]的任何训练,便走出自己的商店,摇身一变,竟然变成了上尉、上校或将军。很快,他们在“军事艺术”方面便与他们欧洲大陆的同行们并驾齐驱,不相上下了,并且同他们一样凭借大量的炮弹、金钱和人力取得了一些胜利。 但是,在弹道科学方面,美国人却远远超过欧洲人。这并不是说他们的武器达到了一个更完美的程度,而是指他们的武器体积极大,因此其射程极远,至今少见。就平射、俯射、直射、斜射、纵射、反射而言,英国人、法国人、普鲁士人均已达到接近完善的程度,但是,他们的大炮、榴弹炮、迫击炮与美国的巨型大炮相比就小巫见大巫了,如同一把小手枪而已。 对此,无人感到惊讶。如同意大利人深谙(ān)音乐,德国人擅长玄学一样,美国北佬[ 北佬,指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北方一派。]这些世界最早的技师是天生的工程师。因此,当人们看到他们在弹道科学方面大胆地运用其聪明才智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这些巨型大炮虽然远不如缝纫机来得那么实用,但也还是令人惊奇、钦羡不已的。大家知道,在这一方面,帕罗特、达尔格林、罗德曼等功不可没。而“阿姆斯特隆”“帕利塞”和博利厄的“特勒伊”等大炮在它们大洋彼岸的对手面前只好甘拜下风,俯首称臣了。 因此,在那场北派和南派的可怕的战争中,炮兵占据了显赫的地位;合众国[ 合众国,指美国,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的报纸大肆地颂扬他们的创造发明,以至于连小商小贩和街头小混混也没日没夜地绞尽脑汁在计算一些不着边际的弹道轨迹。 每当一个美国人有了一个想法,他就会寻找另一个美国人来商讨这个想法,而一旦有了三个人,那他们就会选出一个主席和两个秘书来。等有了第四个人时,他们就任命一个资料保管员,办公室便开始运作了。等有了五个人时,他们便召开全体大会,俱乐部就宣告成立。巴尔的摩城的俱乐部就是这种情况。第一个设计新型大炮者,与第一个铸造该大炮以及第一个为之打孔的人相互合作。他们三人便成为枪炮俱乐部(又称“大炮俱乐部”)的核心。俱乐部成立一个月后,拥有正式会员一千八百三十三人,通讯会员三万零五百七十五人。 凡参加该俱乐部者都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即设计过或至少是改良过一门大炮;如果没有设计或改良过大炮,那么设计或改良过任何一种火器也可。不过,说实在的,那些设计过十五响左轮手枪、轮盘式卡宾枪或刀式手枪者不太受推崇,而大炮发明家则在各个方面都远胜前者一筹。 “他们所受到的敬重,”有一天,枪炮俱乐部最资深的演说家中的一位说道,“是与他们的大炮的大小成正比的,而且与其炮弹‘射程的面积’相关的!”这可以说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在精神层面上的运用。 人们很容易想象得出,枪炮俱乐部成立之后,美国人的创造才能在这一方面产生了多大的效果。战火中的炮弹体积庞大,而且射程超出现有距离,能够将平民百姓炸得血肉横飞。从下面的数据便可以判断出来,所有这些发明将欧洲的那些可怜兮兮的武器装备远远地抛到了后面。从前,“在美好的年代”,一枚三十六磅[ 磅,英美制质量或重量单位。1磅合0.4526千克。]的炮弹,在三百英尺开外,可以击中三十六匹马和六十八个人。那是炮弹技术的初始期。此后,炮弹技术在向前发展。罗德曼炮可以把一枚重半吨的炮弹发射到七英里[ 英里,英美制长度单位,在英国及其前殖民地和英联邦国家使用。1英里等于5280英尺,合1.6093千米(公里)。]远处,且能轻易地炸死一百五十匹马和三百个人。枪炮俱乐部甚至考虑要对此做一次正式的试验。不过,如果说马匹不会反对这种试验,那么要想找到愿意作为试验品的人却难上加难。 总之,这些大炮具有巨大的杀伤力,每一次发射,士兵们都会像被镰刀割下的麦子似的纷纷倒地。一五八七年,一枚威力巨大的炮弹在古特拉斯炸死二十五名士兵;一七五八年,在左尔多夫,另一枚炮弹炸死四十名步兵;一七四二年,那门奥地利的凯塞尔多夫大炮,每一枚炮弹都能炸死七十个敌人。但是,与罗德曼炮相比,它们又算得了什么呢?那些决定战役成败的易埃纳[ 易埃纳,德国东部城市。]或奥斯特里茨[ 奥斯特里茨,捷克地名。拿破仑曾在此大胜亚历山大一世和弗朗索瓦二世统率的普俄联军。]的惊人的大炮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还见到过其他许许多多的南北战争期间的大炮!在格梯斯堡[ 格梯斯堡,一译葛底斯堡,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小城。南北战争期间,联军在此大胜南军。]的战斗中,由一门滑膛炮发射的一枚锥形炮弹打死了一百七十三名南军士兵;而在波多马克河[ 波多马克河,美国东北部河流,全长640千米。]渡口,一枚罗德曼炮弹竟将两百一十五名南军士兵送往一个显然更美好的世界去了。还必须提到一种非常可怕的迫击炮,是由枪炮俱乐部杰出会员和终身秘书J.-T.马斯顿发明的,其杀伤力更大,试炮时,一炮就打死了三百三十七人—真的是轰然一声巨响,无数生命化为灰烬! 这么多令人信服、感佩的数字,还不足以让我们心悦诚服吗?同样,我们也完全赞同统计学家皮特凯恩所进行的下面的推算:他用枪炮俱乐部会员的人数除被炮弹炸死的人数,竟然发现枪炮俱乐部会员每个人“平均”杀死了两千三百七十五人还多一点儿。从这一数字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个学者团体唯一关注的是为了一个博爱的目的而毁灭人类,并不断改进被他们视作文明工具的战争武器。 这是一个“死亡天使”组织,里面都是世界上最杰出的人才。 必须补充一句,这帮天不怕地不怕的美国佬,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身体力行,还不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中间有各种军阶的军官,有中尉,有将军,有年龄大小不一的军人,有刚入伍不久的新兵,也有老死在炮位上的老兵。许多人都战死在了疆场,他们的名字被留在枪炮俱乐部的光荣簿上,而大多数幸存者是身上带有明显的表明其勇敢无畏的标记并载誉归来的人。拐杖、假腿、假臂、假手、橡胶下颌、银嵌头骨、铂(bó)金鼻子,应有尽有,前面所提及的那位皮特凯恩也做过统计,在枪炮俱乐部里,四个人加起来顶多只有一条胳膊,而六个人则仅有两条腿。 不过,这些勇敢的炮兵对死亡和伤残并不在意,而且,每当有关于一场大战的报告说敌人死亡人数大大地超过他们所发射的炮弹数量时,他们便会情不自禁地感到自豪。 可是,有一天,那是悲伤而凄凉的一天:战争的幸存者们签署了停战协定;隆隆炮声渐渐停息;迫击炮哑然无语;榴弹炮长期缄(jiān)默无言;大炮垂头丧气地返回武器库;炮弹码放在露天仓库中;腥风血雨的记忆逐渐淡去;棉花在施了大量肥料的棉田里茁壮生长;丧服因痛苦已不复存在而无须穿戴;枪炮俱乐部深陷于极度的无所事事之中。 某些永不言弃的顽强者仍在进行着弹道的研究;他们仍在梦想着制造出一些巨型炸弹和无出其右的炮弹。但是,若无法实践,那些空洞的理论又有何用?这么一来,大厅空无一人;仆人们在过厅里打盹儿;报纸放在桌子上发霉;昏暗的角落里传来阵阵忧伤的呼噜声;往日里大声嚷叫的枪炮俱乐部的会员们现在被那丧气的和平弄得默然无语,沉浸在柏拉图式的梦幻之中。 “真丧气,”一天晚上,正直的汤姆·亨特两条假腿对着吸烟室的壁炉口边烤火边说道,“毫无办法!毫无希望!好让人烦的日子!每天清晨欢快的炮声唤醒大家的日子哪里去了?” “那种日子已不复存在了,”乐呵呵的比尔斯比一边试图伸伸他那两条已不存在了的胳膊,一边回答道,“那时候,可真开心呀!我们设计炮弹,一铸造好,便跑去对准敌人试射,然后,带着谢尔曼[ 谢尔曼,全名威廉 特库姆塞 谢尔曼(1820—1891),美国将军。]的鼓励或麦克莱兰[ 麦克莱兰,全名乔治 布林登 麦克莱兰(1826—1885),美国将军。]的祝贺返回军营。可是,如今,将军们全都解甲归田了,不再弄枪动炮,而是侍弄他们那没有攻击力的棉桃了!啊!圣母巴比[ 圣母巴比,西方神话中的圣母,炮手、工兵和消防员的保护神,12月4日为其节日。]!” “是呀,比尔斯比,”布洛姆斯贝瑞上校大声说道,“真让人心灰意冷啊!想当初,我们抛弃了平静的生活,摆弄起刀枪,离开巴尔的摩,奔赴疆场,英勇杀敌,可是,两三年之后,却不得不撇弃辛劳成果,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好不悲哀!” 虽然是这么说,但是,英勇的上校可不情愿就这么无聊地闲荡着,他很清楚自己还是有事可干的。 “看来没有什么可打的仗了!”大名鼎鼎的J.-T.马斯顿一边用铁钩手挠着他那古塔橡胶修补的脑壳一边说道,“远方没有一丝战争阴云,而现在大炮科学正是大有作为的时候呀!我跟你们说吧,今天早上,我弄好了一份图纸,是关于能够改变战争规律的迫击炮的,还附有平面图、剖面图和正视图!” “是吗?”汤姆·亨特一边应声一边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尊敬的J.-T.马斯顿上一次的试验来。 “是呀,”J.-T. 马斯顿回答道,“可是,研究了那么久,效果又那么好,而且还克服了重重的困难,又有什么用呀?这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和精力吗?‘新大陆’的人民好像商量好了要和平地生活,就连我们那好战的《论坛报》[ 《论坛报》,当时美国最激进的主张废除奴隶制的报纸。]都在预测因人口的骤增将导致的灾难了!” “不过,马斯顿,”布洛姆斯贝瑞上校又说道,“在欧洲,人们仍在为维护民族自治而奋斗哪!” “那又能怎样呀?” “又能怎样!说不定那儿可以尝试点什么的,而如果他们想要我们效力的话……” “您真的这么认为?”比尔斯比大声说道,“为外国人搞弹道学?” “这总比什么也不干的好。”上校回答道。 “那倒是,”J.-T. 马斯顿说,“好倒是好,不过,这只是权宜之计,不应该考虑。” “为什么呀?”上校问道。 “因为在欧洲大陆,他们对于晋升的一些看法与我们美国的所有的传统观点大相径庭。他们那种人想象不出没有当过少尉就能当上将军,也就是说,不亲手铸炮的人就不能成为一个神炮手!而这只不过是……” “荒谬(miù)至极!”汤姆·亨特一边用宽背刀划着扶手椅的扶手一边反驳道,“这么说来,我们只好去种烟草或去熬鲸鱼油了!” “怎么?”J.-T. 马斯顿扯起嗓门儿大声吼道,“难道我们下半生就不再去研究武器的改进了?我们就不去找机会来试验我们大炮的射程了?天空就不再被我们的炮火照亮了?就再也不会出现国际矛盾让我们向大洋彼岸的某个强国宣战了?法国人将不会击沉我们的任何船只,英国人也不再会蔑视人权绞死我们的国民了?” “对,马斯顿,”布洛姆斯贝瑞上校回答道,“我们不会有这种运气了!没有了!根本就没有了!而且,就算会有这种机会,我们可能也利用不上了!美国人的火气日益消退了,我们成了受气包了!” “是呀,我们在自取其辱!”比尔斯比回应道。 “也是别人在侮辱我们!”汤姆·亨特气哼哼地说。 “太对了,”J.-T. 马斯顿又激奋地说道,“世界上有成千个打仗的理由,可他们就是不打!人们不想丢胳膊掉腿,而这正对那些不会打仗的人的心思!喏nuò),用不着跑老远去找什么打仗的由头,北美从前不就是隶属英国人吗?” “那倒是。”汤姆·亨特用他的拐杖狠狠地捅了捅炉火,回应道。 “对呀!”J.-T. 马斯顿又说,“为什么就不能轮到英国隶属美国人呢?” “这样才叫公平呀!”布洛姆斯贝瑞上校说道。 “去向美国总统建议吧!”J.-T. 马斯顿嚷嚷道,“看他会怎么对待你们!” “他是不会给我们好脸色的。”比尔斯比用他那战争中幸存的只有四颗牙齿的嘴嘟嘟囔囔地说。 “看着吧,”J.-T. 马斯顿嚷叫道,“今后选举时,他就甭想我投他的票了。” “也别指望我们投他了。”这些好战的残疾人异口同声地应声道。 ★探月科幻文学里程碑,影响“火箭之父”冯-布劳恩、“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太空开拓者”加加林、《三体》作者刘慈欣等,启发科技进步。 ★孩子的科幻文学入门书。名著名译名绘版,全本无删节。 ★文学大师写给孩子的科幻故事,少年成长必读! ★科幻作家王晋康作序推荐版本。 ★翻译家陈筱卿经典译本。 ★IBBY最佳插画奖(安徒生插画奖)提名得主绘制,代表世界儿童插画的至高水平。 ★为生僻字添加注音,为专业名词添加注释,有效进行知识延展。 ★名著放心读,玩转大语文。 ★上天、入海、克隆人,一套书激发想象力和科学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