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大学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7.80
折扣购买: 中国现代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博雅导读丛书
ISBN: 7301107250
三 蜘蛛和网的意象以及宗教思想的滋养 主人公尚洁的命运像一个符号贯穿故事过程始终。尚洁自喻为蜘蛛,画 龙点睛般地将这个符号意象化了,尚洁形象逐步与蜘蛛重叠为一。尚洁有一 个比喻:“我像蜘蛛,命运就是我底网。蜘蛛把一切有毒无毒的昆虫吃入肚 里,回头把网组织起来……”“它不晓得那网什么时候会破,和怎样破法。 一旦破了,它还暂时安安然然地藏起来;等有机会再结一个好的。”“人和 他底命运,又何尝不是这样?所有的网都是自己组织得来,或完或缺,只能 听其自然罢了。”最后叙述者叙述道:“园里没人,寂静了许久。方才那只 蜘蛛悄悄地从叶底出来,向着网底破裂处,一步一步,慢慢补缀。它补这个 干什么?因为它是蜘蛛,不得不如此!”蜘蛛和网互相依存。网就是命运,命 运必须在外部世界的背景中才能得到显示,尚洁的命运就是在丈夫长孙可望 的蛮横,世间的偏见、谣言等背景中得到呈现的。意象是感觉的“遗孀”和 “重现”。庞德(E.Pound)对意象有过一个界定:意象不是一种图像式的重 现,而是“一种在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杂经验”,是一种“各种根本 不同的观念的联合”。意象可以作为一种描述存在,也可以作为一种隐喻存 在,在《缀网劳蛛》中,于外在故事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蜘蛛和网的意象 ,已经超越了描述的性质,而成为一种隐喻了。隐喻势必生成意义。那么, 这个文本生成了怎样的意义? 其一,网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随时随地可能要破,这是现实的真谛。 人就生存在这个现实里,区别只在于是否意识到而已。尚洁的人生内容形象 地生存在网中:不断遭受各样磨难,无法逃脱,也无法避免,命定一般。网 的意象,曲折地表达了许地山对于现实的看法。在他看来,现实是不美的, 这是常态。“一个人最怕有‘理想’。理想不但能使人病,且能使人放弃他 底性命。……‘理想’和毒花一样,眼看是美,却拿不得。”这个看法,可 以从佛学教理中追溯渊源,佛教原始经典《中阿含经》中说过:“云何苦圣 谛?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略五 盛阴苦。诸贤,云何五盛阴?谓色盛阴,觉、想、行、识盛阴……我生此苦 ,从因缘圣,非吾因缘。”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佛学提出的“苦”与世俗所 说的“痛苦”含义不完全一样,“苦”有“逼迫”义。人处于这种“苦”, 如同小说描写的网(当然,佛学具有从“苦”中解脱的学理依据)之中。网的 意象,势必与蜘蛛形象相关才更有意义。 其二,蜘蛛补网作为一种对人生态度的隐喻,在小说的艺术描写中具有 定性的作用。尚洁一生的所作所为,放在网的意象中,“蜘蛛”不断地修补 破了的网的意象自然也就诞生了。尚洁不就是只勤奋的蜘蛛吗?对尚洁这只 不停补网的蜘蛛,该怎样理解和审美评价?小说结尾部分,尚洁和史夫人对 话的语调宁静而徐缓,从中可读出叙述者渗透其中的赞赏和认同。“院里没 人,寂静了许久。方才那只蜘蛛悄悄地从叶底出来,向着网底破裂处,一步 一步,慢慢补缀。它补这个干什么?因为它是蜘蛛,不得不如此!”这已经不 是尚洁的话了,而是叙述者的议论,帮助读者认可尚洁一生不停补网的优秀 品质,并赞赏这种人生态度的坚韧顽强。人一生处在不断破损的网中,唯一 可做的就是补网。这是对现实宿命般的认识和在此基础上所具有的顽强和坚 韧。正如许地山在《造成伟大民族的条件》中所说的:“人类的命运是被限 定的,但在这限定的范围里当有向上的意志。所谓向上是求全知全能的意志 ,能够得到且不管它,只是人应当去追求。”蜘蛛补网式的积极坚韧的人生 态度通过文学意象传达出了正面的价值意义。 P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