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凤凰
原售价: 280.00
折扣价: 184.80
折扣购买: (全2册)通艺:卞孝萱艺术史文集
ISBN: 9787550640139
朱天曙,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所长、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全国高等书法教育协会副会长。清华大学艺 术学博士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先后应邀在全国政协礼堂、中国美术馆、东京中国文化中心、柏林视觉艺术中心等举办个展和联展,应邀在东京大学、美国南卡大学、德国柏林自 由大学等讲学。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香港三联书店等出版学术著作和随笔集多种。
围绕“兰亭论辨四十周年”进行讨论,不可避免地要评价《兰亭论辨》上编的十五篇文章。我发现这些文章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略举数例: (1)谁是《兰亭序》的作伪者 ? 郭沫若:“《兰亭序》的文章和墨迹就是智永所依托。 ”(《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 宗白华:“唯《定武兰亭》是否智永所能书,尚待进一步推敲耳。 ”(《论〈兰亭序〉的两封信》) 李长路:“我意伪帖是仿智永而不及智永手笔,也不过是一个连怀仁也比不上的初唐书法家所书写的。……何时写作 ?……早则陈、隋之际,晚则唐初……唐初的可能性较大。 ”(《〈兰亭〉辩妄举例小补》) 赵万里:“《兰亭序》的楷法,显然主要是唐人的成分,还有宋人的成分。 ”(《从字体上试论〈兰亭序〉的真伪》) 史树青:“在‘御府’伪造《兰亭序》的活动,我看这就是唐太宗、欧阳询、褚遂良几个搞的一套鬼把戏。(《从〈萧翼赚兰亭图〉谈到〈兰亭序〉》) 以上说明,郭沫若与其支持者,支持者相互之间,对谁是《兰亭序》的作伪者,意见不一致。 (2)《兰亭序》“暮”“禊”“畅”等字是不是作伪之证 ? 徐森玉:“关于禊—禔,畅—畼,虽然还不能像‘暮’字原著应为‘莫’那样肯定,但也是值得我们注意和今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兰亭序〉真伪的我见》) 于硕:“晋代已有‘畅’字,前已查出。今又查出‘暮’字的使用远在三国时代,先于永和九年者九十年……六朝人写字,示旁每讹为禾旁,《兰亭序帖》禊作稧,大概是出于有意的‘拟古’。”(《东吴已有“暮”字》) 以上说明,郭沫若的两位支持者,对于《兰亭序》“暮”“禊”“畅”等字是不是作伪之证,意见不一致。 (3)东晋书体是怎样 ? 龙潜:“在晋时的书法是处于隶书阶段……到齐梁之间才逐渐产生了正书。 ”(《揭开〈兰亭序帖〉迷信的外衣》) 徐森玉:“行、草书和接近成熟的楷体在西晋初年(当然,不自西晋初年始)就有了……真正成熟的楷法要到隋、唐之际才完成。 ”(《〈兰亭序〉真伪的我见》)以上说明,郭沫若的两位支持者,对东晋书体应是怎样,意见不一致。 (4)隶书笔意是怎样 ? 郭沫若:“王羲之的笔迹应当是怎样 ?……必须有隶书笔意而后可……具体地说来,是在使用方笔,逆入平出,下笔藏锋而落笔不收锋,形成所谓‘蚕头’和‘燕尾’。南北朝人的碑刻字或写经书,虽已收锋,仍用方笔;凡一点一划,一起一收,笔锋在纸绢等上转折如画三角形。这样的用笔法,就是所谓隶书笔意。 ”(《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 启功:“我体会郭沫若同志所谈,是说东晋时期书法必定带有隶书笔意……不是说《兰亭》的字必定要架子严整,撑满方格,而指它应该具有唐以前的古意。 ”(《〈兰亭〉的迷信应该破除》) 以上说明,郭沫若与其支持者启功,对于“隶书笔意”的解释,实际上是不一致的。“隶书笔意”应是怎样 ?郭沫若作了十分具体的解释,表达得很清楚,不含糊。启功却把郭沫若说明很清楚、不含糊的一段话,改为模糊的“具有唐以前的古意”一句话。可见启功不完全同意郭沫若对“隶书笔意”的具体解释,但不能明白地说出来,只有改用模糊的解释,为他日表述自己的具体意见留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