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说自己难受,一直忍着吗

可以不说自己难受,一直忍着吗
作者: 小杨叔叔
出版社: 新世界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7.00
折扣购买: 可以不说自己难受,一直忍着吗
ISBN: 9787510477362

作者简介

作者:小杨叔叔,儿童文学作家,多媒体人,常年致力于儿童心理和行为研究。主要作品有《可以不睡觉,一直玩吗》《被欺负了,可以打回去吗》《不会做,没关系》等。

内容简介

你有过这种感觉吗? 胀胀的,慌慌的,就像是有什么东西马上要冲出来了。 你使劲憋着,可是……你快憋不住了。 这个时候,你可以举手。 如果老师没有问你,你可以把手举得再高一点儿。 如果老师还是没有问你,你甚至可以直接站起来说: “老师,我要尿尿!” 不用担心,每个人都会有想尿尿的时候, 每个人都会有“我要憋不住啦”的时候。 尿完了,一切都会跟之前一样。 你会觉得很轻松,你又可以愉快地在教室里玩了。 如果,我是说如果。 如果你没憋住,或者不小心尿裤子了,你也不用觉得难为情。 不用担心有人笑话你,也不用害怕老师批评你。 因为,尿裤子是全世界小朋友最正常的事情。 很多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时候也尿过裤子, 全世界的小朋友都尿过裤子, 就连动物园的大狮子、大老虎也都尿过裤子。 尿裤子不是问题,“不敢说”才是。 不舒服可能只是小问题,忍着不说可能会变成大问题。 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看得懂的画面、容易接受的语气、可以理解的小事,手把手地教孩子如何表达“需求”,如何“求助”。 写给这样的孩子们: 1.太内向的孩子,即便不舒服,甚至是很难受,但从来不敢说; 2.太敏感的孩子,总是习惯性地忍着,然后盼着有人来问自己,才敢说出来; 3.太乖的孩子,明明很想说,但从小就被教育“有问题要举手,老师点名了才能讲话”“要安静,不能打扰其他人”,所以有时候举手了,但如果没被点名的话,也还是没办法说; 4.不会表达的孩子,说了,但说不清楚,说得很含糊,以至于让老师、家长误以为“不严重”“没什么大事”。 这本书的宗旨有4点: 1.告诉孩子,只要感觉到不舒服,一定要说出来。 不管是在家里、在教室里,只要觉得不舒服,一定要说出来。可以举手说,甚至可以使劲地挥舞你的手臂。如果还是没有被点名,你甚至可以直接站起来说;如果站起来说了,还是没有受重视或者得到允许,你甚至可以直接冲出教室去找其他人帮忙。 2.教会孩子,如何向老师求助,如何请老师帮忙。 不管是被别人欺负了,还是遇到了难题,又或者是身体不舒服,要勇敢地找老师帮忙。要让孩子相信老师是一定会帮助自己的,甚至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演练一些求助的话术,比如,“老师,我肚子疼,你能帮我给我妈妈打电话吗?” 3.告诉孩子,如何更清晰地描述自己的状况。 因为什么不舒服,是尿憋不住了,还是想拉粑粑;哪里不舒服,是肚子,还是胳膊;疼痛到了哪种程度,是轻轻敲门的那种疼,还是像擂鼓的那种疼。 4.让家长和老师坚信一点:孩子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舒服。 有些老师或者家长可能会有一些不好的担心,觉得有的孩子说的“不舒服”是想偷懒,是捣乱,是错觉之类的。孩子说不舒服,一定要重视起来。 首先是希望家长们理解“孩子为什么不说”: 一是怕老师批评。 二是觉得丢人。 三是太胆小了。 那家长该怎么做呢? 1.告诉孩子:尿裤子是很正常的,出现意外也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2.跟孩子取得共鸣:宝贝,一直穿着湿哒哒的裤子是很难受的;宝贝,你的身体不舒服,一直忍受痛苦,这会让我很心疼。 3.向孩子强调两点:一是老师一定会帮你的;二是爸爸妈妈永远都爱你。 4.和孩子一起练习表达。建议家长和老师多和孩子做角色扮演的游戏,父母可以扮作孩子,演绎孩子心里的纠结状态。比如: “我好想尿尿,可是老师还没下课,好着急啊。” “糟糕,我不小心尿到裤子了,老师会不会骂我,小朋友会不会笑话我呢” “哎呀,撞脑袋了,好疼呀,怎么办呢?” 然后引导孩子找答案: 不管是大便还是小便,只要有了那种“胀胀的、慌慌的的感觉,一定要举手跟老师说“我想上厕所”“我想尿尿”“我有粑粑”。 如果不小心尿裤子了,要勇敢地跟老师说:“我尿裤子了”“我裤子脏了”“老师,可以帮我换一条裤子吗?” 如果受伤了、难受了,不管有没有得到老师的许可,不管老师有没有注意到你,你都要想办法让老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