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与收藏(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创建记)

商人与收藏(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创建记)
作者: (美国)卡尔文·汤姆金斯|译者:张建新
出版社: 译林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5.84
折扣购买: 商人与收藏(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创建记)
ISBN: 9787544733717

作者简介

卡尔文·汤姆金斯《纽约客》杂志撰稿人,艺术评论家。1970年,汤姆金斯接受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邀请,为其撰写建馆百年史《商人与收藏》。时至今日,此书仍是外界了解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重要作品。汤姆金斯的其他代表作包括《新娘和单身汉:五位先锋派大师》、《马塞尔·杜尚的世界》、《活得好就是对敌人最好的报复:杰拉尔德与萨拉·墨菲的生活》。

内容简介

从中午起,一群人一直聚集在纽约中央公园一座 刚完工的,甚至有些 丑陋的红砖建筑前面。下午3时,一列华丽的车队沿 第五大道驶来,各种时 髦的四轮马车应有尽有,一眼望不到头:在红砖建筑 里面,位于主层的大展 厅被挤得水泄不通,绅士们身穿双排扣长礼服,淑女 们则被午后阳光般明媚 的丝绸所包裹。尽管天气凉爽,由于通风系统尚未完 善,仍可听到风扇嗡嗡 作响,人声鼎沸。在楼下一层的主会议室里,董事们 正焦急等待着美国总统 拉瑟福德·海斯的大驾光临。总统已同意参加大都会 博物馆的正式落成典 礼。在经历没着没落的临时馆舍时期之后,1880年3 月,大都会博物馆终于 在纽约中央公园有了新家。 3点30分,海斯总统的马车准时抵达。几分钟后 ,伴随着乐队演奏 《嗨!哥伦比亚》,总统在董事和显贵们的簇拥护卫 下登上演讲台。首先亮 相的是恩泽教堂的牧师亨利·波特,他为博物馆的开 馆祷告。随后发言的是 纽约公园管理委员会专员——他也是大都会博物馆董 事会的当然董事,之后 是已正式受命担任大都会博物馆首任董事长的泰勒· 约翰斯顿。接着,约瑟 夫·乔特发表了讲话。台下是黑压压的人群,大家都 听得有滋有味。 乔特1832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塞勒姆,比绝大 多数董事年轻。他毕 业于哈佛大学的哈佛学院和哈佛法学院,高高瘦瘦, 一头浓密的红棕色头 发常被自己抓得蓬乱不堪。此时,他是一名出庭辩护 律师,因代表腰缠万 贯的客户和大公司打赢官司而声名日隆。他热衷于共 和党政治,在唤醒纽 约人反对罪恶的前市长特威德集团方面发挥过重要作 用。后来,他成为美国 驻英国大使和著名的国际政治家。乔特才华横溢,是 他那个时代最受欢迎的 晚宴后演讲家。尽管出身于新英格兰地区最古老的家 族,但他表现出一种纽 约人与生俱来的随意亲和,丝毫不像那些顽固不化的 前辈。有一次,他在新 英格兰协会晚宴上评论说,女性清教徒应获得比男性 清教徒更多的尊重,因 为她们在忍受同等的艰难痛苦的同时,还要忍受那些 男性清教徒。在另一次 晚宴上,有人问乔特,假如可以变成其他人,他愿意 变成谁?他扫了一眼桌 子对面的夫人,大献殷勤道:“我愿意变成乔特夫人 的第二个丈夫。”有时 候,他的风趣也使自己陷入尴尬境地。在一次庆祝圣 帕特里克节的晚宴上, 他说,目前在纽约的爱尔兰人精于权术,并借此统治 了纽约,他向听众们建 议,解决爱尔兰自治问题的方法就是让这些人返回家 乡。宴会主办方闻言愤 怒不已。次日,各种报纸对乔特展开了猛烈攻击。大 都会博物馆落成典礼当 天,乔特的讲话绝对一本正经。实际上,他差不多完 美总结了那些充满活力 的想法,正是那些想法促成了大都会博物馆的创建。 在以后的岁月里,虽然 那些想法不断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在创建之初的 二三十年,它们仍在很 大程度上塑造了大都会博物馆。 乔特口若悬河,说大都会博物馆的创建者们“相 信以更美的形式传播 艺术知识,将直接有助于教化人性,使劳苦大众得到 教育,变得更为高雅; 虽然那些伟大的绘画、雕塑……可能永远无法唾手可 得,但是,在博物馆收 集有价值作品的过程中,一个民族仍有可能获取一些 艺术和艺术史知识,会 在相关学习中迈出自己的第一步”。的确,问题的关 键正在于此。博物馆生 存的基础和理由是发挥其教育功能,博物馆不能只是 堆积收藏精品(此举常 被认为绝无可能)。大都会博物馆董事们至少在公开 声明中坚持认为,艺术 属于大学里面的“知识系”;艺术曾是有钱人的玩偶 ,现在,艺术已属于全 体人民一“已成为大众最好的资源和最有效的老师” ,正如乔特所言,艺 术应该被认为是涉及“百万劳动人民至关重要的实际 利益”。 或许,乔特要把这些引人注目的、具有相当创造 性的概念讲给博物馆 创建者们听,而不是百万劳苦大众,后者对美的感知 还有待培养和提炼。 1880年,大都会博物馆刚满10周岁,如乔特所言,它 由“一小撮人”构想 创建,其中绝大多数人属于不同寻常的、具有自由思 想的改革者群体。这 些人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和结束后不久发迹,成为纽 约的主宰,他们包括重 要的废奴主义者弗雷德里克·奥姆斯特德、亨利·布 洛杰特,道德理想主义 者威廉·布莱恩特,开明的神职人员、万灵一神论教 会广受欢迎的牧师亨 利·贝洛斯。这些人信仰艺术,对艺术的了解却是半 瓶子醋。贝洛斯本人曾 经说,在纽约寻找艺术博物馆的合格管理者并非易事 ,因为“实业家、企业 家以及具有行政管理能力的人,或是对艺术没有什么 兴趣,或是缺乏品位和 鉴赏力”,而“艺术家则属于梦幻沉思和冥思苦想阶 层,他们不懂世故,缺 乏进取心、事业心,对卖弄风情的情妇感情炽热,沉 溺于自我世界而不能自 拔”。而且,贝洛斯曾警告说,别指望公众对创建博 物馆等事务给予多大支 持。他说,如果由公众选择,人们绝不会投票资助奥 姆斯特德及其合伙人卡 尔福特·沃克斯,不会支持中央公园的设计建设。贝 洛斯认为,寻找既有进 取心、事业心,又对艺术感兴趣的人非常必要,应该 由这些人来保护公共资 金和大众的信任,“直到少数了解公众需求的人完善 博物馆规划,不再断言 公众缺乏品位和判断力”。 今天看来,这些争论似乎有以恩人自居之嫌。需 要牢记的是,美国南 北战争之后,那些有教养的纽约市民遭到了巨大打击 ,绝大多数人变得沉沦 堕落。即便是那些极具能量、自信满满的生意人,也 发现越来越难以无视纽 约生活的丑陋阴暗面。1863年,纽约发生了血淋淋的 征兵暴乱,1200人死于 非命,一百多座建筑被付之一炬,动摇了纽约控制社 会不安和人口快速增长 的信心。近一半纽约居民在国外出生,很多人拥挤在 贫民窟,处境之悲惨超 过了伦敦和加尔各答。到了1873年,根据当时《哈泼 斯周刊》上的文章,估 计有一万名无家可归的儿童在纽约的大街小巷游荡, 他们或孤身一人,或拉 帮结伙。贫苦家庭的女孩子们只能无情地拥向对其开 放的唯一职业。1866年 的一份官方报告显示,当时的纽约有621座妓院、99 处约会屋,还有75处音 乐沙龙,那里的“女招待”是妓女数量的两倍。P11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