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楼随笔(精)/格致文库

有梦楼随笔(精)/格致文库
作者: 启之|责编:韩玉峰
出版社: 北岳文艺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8.40
折扣购买: 有梦楼随笔(精)/格致文库
ISBN: 978753786250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三十岁以前,命运之 神对塔尔科夫斯基相当关 照,虽然父母离异,战火 连天,缺吃少穿,母亲还 是把他送进了艺术学校让 他学音乐和美术。一直到 成年,母亲是怎样做到这 一点的,对于他来说仍旧 是个谜。在东方大学,他 接触了一些不务正业的年 轻人,母亲采取果断措施 ,把他送到地质队,经过 上千公里的科学考察,他 从一个准问题青年变成了 一个懂事上进的小伙子。 这样的教育和经历对他学 电影大有益处,不过报考 电影学院多少沾了他父亲 的光——他的父亲是个小 有名气的诗人,优秀的翻 译家,他的父亲有一个朋 友在莫斯科电影学院当教 师。在这位父执的推荐下 ,塔尔科夫斯基顺利考取 电影学院,投到名教授罗 姆门下。 那是1956年。 就在这一年的5月13日 ,《青年近卫军》的作者 用手枪击穿了自己的脑袋 。官方传媒口径一致:苏 联著名作家,苏联作协总 书记法捷耶夫同志因病去 世。这个消息震惊了苏联 文坛。好事者猜测,法捷 耶夫的自杀与肖洛霍夫在 二十大上的发言有关。其 实,肖洛霍夫对法捷耶夫 的批评根本没说到点子上 :“在过去的十五年中, 他无论作为总书记,还是 作为作家,什么也没有干 。”十五年来,法捷耶夫 不是什么也没干,而是干 得太多了——二十大公布 的文件证明,他曾追随斯 大林,对知识分子进行大 规模的清洗,使无数忠于 苏维埃的知识分子倒在枪 口下,病死在大狱里,苟 存于集中营内。他曾紧跟 苏维埃的伟大缔造者起草 过无数份文件,发出过无 数个指示,千方百计地限 制作家们的思想,封杀、 批判他们的作品。当这些 或死或活的人们一批接着 一批地平反昭雪,当这些 “毒草”成了重放的鲜花而 大批印刷的时候,这位当 年的清洗者除了把自己的 肉体从世上清洗掉,别无 选择。 年轻的塔尔科夫斯基 对政治既没兴趣也不关心 。他没想到,法捷耶夫的 自杀象征着一个旧时代的 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没有这个解冻的时代, 就不会有五十年代导演的 成就,不会有莫斯科电影 学院的云蒸霞蔚、虎跃龙 腾。 “力田不如逢年,善仕 不如遇合。”塔尔科夫斯 基生逢其时,在学院里, 上有恩师,下有同志,真 是如鱼得水。他的老师罗 姆是著名编导,《普通法 西斯》享誉内外;罗姆又 是杰出的教育家,人老心 红,一身数任,既是专业 上的教师,又是为电影艺 术冲锋陷阵的骑士,还时 不时地充当新观念的“接 生婆”。讲台上,他毫无 保留地教学生;讲台下, 他常常为这些穷小子慷慨 解囊。在电影厂,他为这 些新生力量撑腰;在电影 委员会,他替他们的作品 据理力争。 在塔尔科夫斯基入学 前,罗姆的帐下已经聚集 了一批学院派精英,这些 新秀们吃过苦、打过仗、 经历过生死场,阅历丰富 而心智深广。虽然他们对 恩师的教诲并非言听计从 ,对他的无私奉献也并不 总是涌泉相报,但是这些 雄心勃勃的家伙们在艺术 上却像恩师一样执着。他 们一面学习,一面创作, 倾注全力用摄影机吐露真 情,挖掘人性。新思想、 新方法、新作品汩汩而出 。《一个人的诞生》《不 称心的女婿》《土地和人 民》《蹦来蹦去的人》《 狂欢节之夜》《第四十一 个》等影片让人耳目一新 ,《雁南飞》更是轰动了 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世 界影坛。米哈依尔卡拉托 佐夫、瓦西里奥尔登斯基 、C. 萨姆桑诺夫、斯罗 斯托茨基、艾·梁赞诺夫 、格丘赫莱依、钦·阿布 拉捷、胡奇耶夫等导演成 了60年代苏联电影的中流 砥柱,《雁南飞》开辟的 “新现实主义”挣脱了斯大 林时代的文艺教条,摄影 机不再是“把关人”的眼睛 ,日常生活不再成为禁区 ,纪念碑式的宏大叙事不 再是唯一的表现手法。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