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海外耕地的国别选择研究

中国投资海外耕地的国别选择研究
作者: 王蕾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40.60
折扣购买: 中国投资海外耕地的国别选择研究
ISBN: 9787568077446

作者简介

2018-2020年,日本文部科学省JSPS博士后研究员(全职);2009-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全日制);2007-2009年?华中科技大学民商法学硕士(全日制);1997-2001,武汉大学法学学士(全日制)。2021年《中国房地产开发对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研究---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实证检验》(中国房地产),2020年日本JSPS博士后研究报告《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Informational Trade System》,2019年ICPP国际会议论文《Desig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Blockchain Integration Platform in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Dilemma》,2016年《海外耕地投资的概念溯源与界定》(当代经济),2015年《美国投资海外耕地国别选择模式的地缘分析》(当代经济),2013年《房产税改革踟蹰的根源和解决办法》(中国房地产)等。

内容简介

如果不考虑新冠肺炎疫情对跨境交流的阻碍,在当代的“海外耕地投资热”中,中国到底应该占据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令人困惑。一方面,跨国土地交易的敏感性和涉农属性使得这种类型投资的舆论风险、商业风险、政治风险和自然风险极大;另一方面,尽管有着诸多风险约束,但有关跨国土地交易的案例仍旧层出不穷。我国在粮食生产和安全方面成绩傲人,近年来的年年丰产和粮价稳定使得国人很难相信粮食危机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会出现。然而,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将粮食问题“抛于”世人面前。自2020年1月以来,全球食品价格上涨了38%。与2020年1月相比,玉米价格上涨66%,小麦价格上涨23%。尽管全球主要粮食生产前景依然良好,但价格飙升反映出需求强劲,加上天气不确定性、宏观经济状况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相关供应中断,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将不得不减少食品消费的数量和质量。食品价格上涨对中低收入国家民众的影响更大,因为他们在食品上的支出占收入的比例高于高收入国家的民众。截至2021年4月,世界粮食计划署估计,在其工作的35个国家中,有2.96亿人没有足够的食物,比2020年4月增加了1.11亿人。这场正在形成的粮食危机到目前为止并未殃及我国,但危机本身无疑会再次敲响国人粮食供给的忧患意识:粮食生产并非高枕无忧,还有土壤、水资源、人口、城市化等问题,粮食供应链系统还需夯实,适当利用他国资源不仅出于对自身粮食安全保障的考量,还有大国责任的担当。毕竟增进世界整体粮食的产量,也有利于国际粮食的供给和粮价的稳定。写至此处,再回顾本书提出的结论,其无疑是契合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的。*后要特别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领导和编辑的指点及同行的帮助,感谢我所在的工作单位给予的支持,以及家人无私的包容和鼓励。 本书内容为*课题的研究成果,且同类主题中还未有同类型研究出版。粮食安全一直是一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加剧,世界粮食安全形势空前严峻。土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由于工业化发展和特殊国情,我国耕地资源稀缺,因此科学利用国际土地资源,是农业“走出去”和扎实推进藏粮于地战略的必然要求。因此,选题具有学术性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