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新世界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90.42
折扣购买: 白话四书五经(上中下插图珍藏本)
ISBN: 9787802286023
天生下来的叫做“性”,顺着性发展叫做“道”,依照道去修养,叫 做“教”。道是不可以一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 君子在人所不见之处,特别警惕小心;对人所不闻之事,惶恐畏惧。没有 什么比隐蔽的东西更能说明问题,没有什么比细微的小事更能显露本相。 所以君子对自己独处时的行为和思想特别谨慎,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时 ,叫做“中”,表现出来如果符合规矩,恰到好处,就叫做“和”。中是 天下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通行的道理,努力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安其所 ,万物就发育生长了。 孔子说:“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而小人却违反中庸。君子符合中庸 ,是因为君子的言行时时处在适中的位置上。小人违反中庸,是因为小人 的言论没有什么顾忌和害怕。”孔子说:“中庸的道德大概是至高无上的 了,民众很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做到了。”孔子说:“道不能实行的原因, 我知道了:聪明人做得太过分,愚蠢的人却又达不到。道不能被世人所明 了的原因,我也知道了:贤人的理解过了头,不肖的人又理解不了。人没 有不吃不喝的,但却很少有人品尝出真味。”孔子说:“道大概是难以推 行了。” 孔子说:“舜大概真是大智的人啊!舜乐于向人求教,善于审察浅近 的言论,把别人言论中的错误遮掩起来,而把其中好的言论宣扬出来,掌 握不同的对立的观点,把其中正确的适宜的意见运用到民众中去。这就是 舜之所以为舜的缘故吧!”孔子说:“人们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人赶到 网罗陷阱中去,他们还不知道怎样逃避。人们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 中庸的道德,却不能坚持实行一个月。” 孔子说:“颜回的为人,认定了中庸的道德,得到一点正确的思想, 就小心坚持着,放在心上,不让它丢失。”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和 别人平分共洽,爵位俸禄可以辞让掉,闪光的刀刃也敢于踏上去,而要做 到中庸却不那么容易。” 子路问什么叫刚强。孔子说:“是南方人的刚强呢,还是北方人的刚 强呢,或者还是你自己所谓的刚强呢?宽容温柔地教诲别人,不对无道的 人进行报复,这是南方人的刚强,君子守着这样一种刚强。日夜与刀枪铠 甲相伴,战死也不怨限,这是北方人的刚强,尚武好斗的入守着这种刚强 。君子与人和睦相处,但不迁就流俗,这才是真正的刚强啊!坚守中庸的 道德永不偏侈,这才是真正的刚强啊!国家太平,走在正确道路上时,他 不改变自己穷困时的操守,这才是真正的刚强啊!国家混乱,离开正道时 ,他宁愿死去也不改变自己的操守,这才是真正的刚强啊!” 孔子说:“故意追求隐僻的生活,行动诡异,这种人后代可能会被人 称述,但我不这样做。君子沿着正道前进,半途而废的事,我是不干的。 君子依照中庸之道。遁世隐居而不被人知道,也永不后悔,只有圣人才能 做到这一点。”君子所说的道,用途广泛却又微妙难察。平常男女虽然愚 蠢,但也能略知一二;但到了极其精微之处,即使圣人也有所不知。平常 的男女虽然不肖,也能实行道,但到了极其高妙之处,即使是圣人也有所 不能。天地那么大,人们对它也还感到有所缺憾。所以君子的道说到大处 ,天下没有什么东西能容纳它;说到小处,天下没有什么东西能剖析它。 《诗》上说:“老鹰飞上九天,鱼儿潜入深渊。”就是说的上至于天,下 至于地。君子的道,从平常男女那里开始,到了极点,也可以上至于天, 下至于地,无所不至。 孔子说:“道本来不是远离于人的。有人想要实行道,却远离了人, 那样就不可以实行道了。《诗》上说:‘砍斧柄呀砍斧柄,样式就在你眼 前。’手执斧头来砍削一个斧柄,眼睛一斜就可以看到样子,还能算是远 吗?所以君子是用人身上本来就有的道理来治理人,直到他改正为止。忠 恕的品德与中庸之道是相差不远的。施加到自己身上而自己不愿意的东西 ,就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去。君子的道有四个方面,我孔丘尚未做到其中 之一:要求儿子对我做到的,我先要能对父亲做到,这我还不能;要求属 下对我做到的,我先要能对君上做到,这我还不能;要求弟弟对我做到的 ,我先要能对哥哥做到,这我还不能;要求朋友对我做到的,我先要能对 朋友做到,这我还不能。在平常品德的实行,日常言论的谨慎方面,如果 有不足之处,不敢不努力上进;如果做的比说的更好,也不敢把话说尽。 说话要顾及自己的行为,行为要顾及自己平时的言论。君子能做到这一点 ,岂不是诚恳笃厚吗?” 君子根据自己现在所处的地位而行动,不羡慕自己本分以外的东西。 现在处在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者该做的事;现在处在贫贱的地位,就做 贫贱者该做的事;现在处在夷狄的地位,就做夷狄该做的事;现在处在患 难中,就做患难中该做的事。君子无论到了什么地方,都能自得其乐。身 居高位,不会欺凌下面的人;身居下位,也不必巴结上级。端正自己的行 为而不有求于别人,这样就无所怨恨。对上不怨恨天命,对下不归咎于人 。君子守着平安的境地等待命运的安排,而小人却冒险以寻求幸运。 孔子说:“射箭的方法跟君子的修养很相似。没有射中靶子,就回头 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君子的修养方法,又好比长途跋涉,必须从近处开始 ;好比攀登高峰,必须从低处开始。《诗》上说:‘夫妻和好,如琴瑟和 谐;兄弟融洽,和气又欢乐;家庭处处好,儿女乐陶陶。’”孔子说:“ 像这样,父母也就顺心如意了。” 孔子说:“鬼神的功德,真是盛大无比啊!虽然看是看不见,听也听 不到,但却体现在一切事物上没有遗漏。使天下的人都斋戒沐浴,穿戴整 齐来恭敬地祭祀,好像到处都充满流动着鬼神的灵气,仿佛就在人们的头 上,就在人们的左右。《诗》上说:‘神的来到,不可预料,又岂能怠慢 不敬!’神是既隐蔽微妙,又显赫明著,真实而不可遮掩,它就是像这样 啊!” 孔子说:“舜真是大孝啊!他的品德堪称圣人,他的地位尊为天子, 他的财富包括四海之内的一切。宗庙里供奉他,子子孙孙永远祭祀他。所 以有大德的人一定会得到地位,得到厚禄,得到名誉,得到长寿,可见天 生育万物,也一定是根据万物不同的材质而分别加以培养的。可以栽培的 就培植它,颓败倾倒的就埋没它。《诗》上说‘善良快乐的君子,美好品 德多么辉煌,庶民百官都适宜,接受天赐的福禄,老天保佑他成功,加重 他的福禄。’所以有大德的人一定能受到天命。” 孔子说:“无忧无患的大概只有文王了。他有王季做父亲,有武王做 儿子。父亲创业,儿子继承。武王继承了大王、王季、文王的功业,消灭 了殷纣取得了天下,自己得到了显赫于天下的名声。地位尊为天子,财富 拥有四海之内的一切。宗庙供奉他,子孙祭祀他。武王晚年接受天命,周 公最后完成文王、武王的功业,追封太王、王季为王,以天子之礼祭祀列 祖列宗。这种礼仪,一直推广到诸侯、大夫以及士、庶人。凡父亲是大夫 ,儿子是士,父亲死了,就用大夫之礼来安葬,用士之礼来祭祀。凡父亲 是士,儿子是大夫,父亲死了,就用士之礼来安葬,用大夫之礼来祭祀。 一年的丧期,实行到大夫为止;三年的丧期,实行到天子,对父母的丧服 ,则无论贵贱,都是一样。” 孔子说:“武王、周公可以说是达到孝的极点了吧!所谓孝,就是善 于继承先人的遗志,善于完成先人的事业。春秋季节修缮祖庙,陈列先人 的祭器,摆设先人的衣裳,供奉时令食品。宗庙的礼节,就是要用来排列 昭穆的次序。按照爵位排列次序,是用以区分贵贱等级;安排各项职事, 用来辨别才能的高下。旅酬时,尊者酬卑者,是为了使地位卑贱的人也能 参加宴饮。宴饮时按年龄排座次,是为了区分长幼的次序。踏上各自的位 置,施行一定的礼节,演奏一定的音乐,对尊者表示敬意,对亲人表示爱 戴;事奉死者如同事奉活人一样,祭祀亡灵仿佛它就在眼前一样,真是孝 到极点了啊!郊社的礼仪,是用来事奉上帝的;宗庙的礼仪,是用来祭祀 先祖的。明白了郊社的礼仪和禘尝的意义,那么,治理国家如同放在自己 手掌之上,就容易做到了。” P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