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译文
原售价: 60.00
折扣价: 41.96
折扣购买: 坏血(译文纪实)
ISBN: 9787532797264
约翰·卡雷鲁 在《华尔街日报》任调查记者20余年,两届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因其对本书中的欺诈案的揭露和深入报道,获乔治?波克奖财经报道奖、罗布杰出商业财经新闻奖的专题报道奖以及巴莱特&史提尔调查新闻银奖。本书荣获包括《金融时报》与“麦肯锡年度商业书籍”在内的多项大奖,并售出近20国版权
过一种有目的的生活 伊丽莎白?安妮?霍姆斯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想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7岁的时候,她开始设计一个时间机器,在笔记本上画满了详细的工程图样。 9或10岁时,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她的亲戚问了她每个男生和女生早晚都会被问到的问题:“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 伊丽莎白毫不迟疑地回答:“我要做个亿万富翁。” “为什么不做总统呢?”这位亲戚问道。 “不,总统会娶我,因为我会有10亿美元。” 这些话并不是一个孩子随便说说的。一位见证这一幕的家族成员说,伊丽莎白是极其严肃、斩钉截铁地说出这些话的。 伊丽莎白的雄心源自父母的培育。克里斯蒂安?霍姆斯和诺尔?霍姆斯对他们的女儿有很高的期望,这源于家族的卓越历史。 从父亲这边算,她是匈牙利移民查尔斯?路易斯?弗莱施曼的后代,他创建的弗莱施曼酵母公司生意兴隆,这让弗莱施曼家族在20世纪初成为美国最富有的家族之一。 查尔斯的女儿贝蒂嫁给了父亲的丹麦裔医生克里斯蒂安?霍姆斯。他是伊丽莎白的高祖父。得益于妻子富有的家族的政治和商业人脉,霍姆斯医生创建了辛辛那提总医院和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所以,伊丽莎白有可能不仅遗传了创业基因,也遗传了医学基因。 伊丽莎白童年是在华盛顿特区度过的,夏天的时候,她的母亲会带着孩子们去佛罗里达的博卡拉顿,伊丽莎白的姨妈伊丽莎白和姨父罗恩?迪亚茨在那里有一套公寓,他们的儿子大卫比伊丽莎白小3岁半,比克里斯蒂安小1岁半。 这些表亲睡在公寓地板的泡沫床垫上,早晨的时候冲向海滩去游泳,下午则玩大富翁游戏消磨时光。大多数时候都是伊丽莎白领先,这时她会坚持玩到残酷的终局,尽可能地累积房子和旅馆,让大卫和克里斯蒂安破产。偶然输掉游戏的时候,她会怒气冲冲地离开,而且不止一次穿过公寓前门的帘子直接跑掉。那是她强烈好胜的早期迹象。 高中时代,伊丽莎白并不是个受欢迎的人。十几岁的她身材瘦长,有一双蓝色的大眼睛,为了适应环境,她漂染了自己的头发,也受着饮食失调症的折磨。高二那年,她全身心地投入功课之中,常常学习到深夜,成了一名全A优等生。这是一个贯彻终身的模式的起点:努力工作,少睡觉。 随着上大学的日子的临近,伊丽莎白将目光投向了斯坦福。对于一个对科学和计算机感兴趣、梦想成为企业家的优等生来说,斯坦福是个显而易见的选择。此时互联网热潮方兴未艾,其中有一些最大的明星——例如雅虎——就是在斯坦福的校园里创建的。在伊丽莎白高三那年,两名斯坦福的博士生以一家很小的初创公司开始受人关注,它的名字叫谷歌。 一个年轻女子炮制的惊天骗局,默多克、基辛格、美国前国务卿等一众(老男人)大佬都被她割了韭菜. 硅谷以为自己造出了一个“女乔布斯”和一只独角兽,结果却是一个狡猾的女骗子和一桩巨额商业欺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