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99.00
折扣价: 63.40
折扣购买: 水浒传(上下四大名著名家点评)
ISBN: 9787101067293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并州太原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罗贯中一生阅读广泛、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代表作《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 施耐庵(1296—1370),原名施彦端,字肇端,号子安,元末明初文学家。他才华横溢,博古通今,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无不精通。他三十五岁中进士,授任钱塘县事,后弃官归里,专心著述,根据民间流传的宋江起义故事,写成长篇小说《水浒传》。
一部大书七十回,将写一百八人也。乃开书未写 一百八人,而先写高俅者,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 ,则是乱自下生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 自上作也。乱自下生,不可训也,作者之所必避也; 乱自上作,不可长也,作者之所深惧也。一部大书七 十回,而开书先写高俅,有以也。 高俅来而王进去矣。王进者,何人也?不坠父业 ,善养母志,盖孝子也。吾又闻古有“求忠臣必于孝 子之门”之语,然则王进亦忠臣也。孝子忠臣,则国 家之祥麟威凤、圆璧方珪者也。横求之四海而不一得 之,竖求之百年而不一得之。不一得之而忽然有之, 则当尊之,荣之,长跽事之。必欲骂之,打之,至于 杀之,因逼去之,是何为也!王进去而一百八人来矣 ,则是高俅来而一百八人来矣。王进去后,更有史进 。史者,史也。寓言稗史亦史也。夫古者史以记事, 今稗史所记何事?殆记一百八人之事也。记一百八人 之事,而亦居然谓之史也何居?从来庶人之议皆史也 。庶人则何敢议也?庶人不敢议也。庶人不敢议而又 议,何也?天下有道,然后庶人不议也。今则庶人议 矣。何用知其天下无道?曰:王进去,而高俅来矣。 史之为言史也,固也。进之为言何也?曰:彼固 自许,虽稗史,然已进于史也。史进之为言进于史, 固也。王进之为言何也?曰:必如此人,庶几圣人在 上,可教而进之于王道也。必如王进,然后可教而进 之于王道,然则彼一百八人也者,固王道之所必诛也 。 百八人人,则诚王道所必诛矣,何用见王进之庶 几为圣人之民?曰:不坠父业,善养母志,犹其可见 者也。更有其不可见者,如点名不到,不见其首也; 一去延安,不见其尾也。无首无尾者,其犹神龙欤? 诚使彼一百八人者尽出于此,吾以知其免耳,而终不 之及也。一百八人终不之及,夫而后知王进之难能也 。 不见其首者,示人乱世不应出头也;不见其尾者 ,示人乱世决无收场也。 一部书七十回,一百八人,以天罡第一星宋江为 主,而先做强盗者,乃是地煞第一星朱武。虽作者笔 力纵横之妙,然亦以见其逆天而行也。 次出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盖檃括一部书七 十回一百八人为虎为蛇,皆非好相识也。何用知其为 是巢括一部书七十回一百八人?曰:楔子所以楔出一 部,而天师化现恰有一虎一蛇,故知陈达、杨春是一 百八人之总号也。 话说故宋哲宗皇帝在时,其时去仁宗天子已远, 只是顺手从楔子写来,却将从来国步升降天运循环, 一笔提尽使读者便有上失其道,民散久矣之痛也。东 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便有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开书 第一样脚色。作书者盖深著破国亡家,结怨连祸之皆 由是辈始也。言子弟,则有为之父兄者矣。失教之罪 ,谁实任之?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 刺枪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气毯。京师人口顺,不叫“ 高二”,却都叫他做“高毯”。后来发迹,便将气毯 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便改作姓高,名 俅。毛傍者何物也?而居然自以为立人,人亦从而立 人之。盖当时诸公衮衮者,皆是也。奇绝之文。这人 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亦胡乱学诗书词赋 ,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甚矣,诗书 词赋之易,而仁义礼智信行忠良之难也。观于高俅, 不其然乎!只在东京城里城外帮闲。因帮了一个生铁 王员外儿子使钱,生铁之子未有不使钱者,可笑可叹 。每日三瓦两舍,风花雪月;被他父亲开封府里告了 一纸文状,府尹把高俅断了二十脊杖,迭配出界发放 ,东京城里人民不许容他在家宿食。极写高俅狼狈, 以深恶之也。不容他在家,却容他在朝,天实为之, 谓之何哉!高俅无计奈何,只得来淮西临淮州,投奔 一个开赌坊的闲汉柳大郎,名唤柳世权。他平生专好 惜客养闲人,招纳四方干隔涝汉子。奇句。高俅投托 得柳大郎家,一住三年。一路以年计,以月计,以日 计,皆史公章法。一住三年。后来哲宗天子因拜南郊 ,感得风调雨顺,放宽恩,大赦天下。那高俅在临淮 州因得了赦宥罪犯,思量要回东京。这柳世权却和东 京城里金梁桥下开生药铺的董将仕是亲戚,写了一封 书札,收拾些人事盘缠,赍发高俅回东京,投奔董将 仕家过活。 当时高俅辞了柳大郎,背上包裹,离了临淮州, 迤逦回到东京,径来金梁桥下董生药家,下了这封书 。董将仕一见高俅,看了柳世权来书,如画。自肚里 寻思道:“这高俅,我家如何安着得他?看他处处安 着不得,与府尹所断,如出一口。若是个志诚老实的 人,可以容他在家出入,也教孩儿们学些好。他却是 个帮闲的破落户,没信行的人,亦且当初有过犯来。 被断配的人,旧性必不肯改。若留住在家中,倒惹得 孩儿们不学好了。待不收留他,又撇不过柳大郎面皮 。”当时只得权且欢天喜地相留在家宿歇,每日酒食 管待。曲折之笔。住了十数日,住了十数日。董将仕 思量出一个路数,将出一套衣服,细甚妙甚。不然, 迭配回来人,如何可见小苏学士去?写了一封书简, 对高俅说道:“小人家下萤火之光,照人不亮,恐后 误了足下。我转荐足下与小苏学士处,苏学士也,而 又曰小,彼何人斯也?久后也得个出身。足下意内如 何?”高俅大喜,谢了董将仕。董将仕使个人将着书 简,引领高俅,径到学士府内。门吏转报,小苏学士 出来见了高俅,看了来书,知道高俅原是帮闲浮浪的 人,心下想道:“我这里如何安着得他?又与将仕如 出一口,见天下不容也。不如做个人情,荐他去驸马 王晋卿府里,做个亲随。人都唤他做小王都太尉,王 太尉也,而亦曰小,彼何人斯也?他便喜欢这样的人 。”当时回了董将仕书札,留高俅在府里住了一夜。 住一夜。次日写了一封书呈,使个干人,送高俅去那 小王都太尉处。这太尉乃是哲宗皇帝妹夫,神宗皇帝 的驸马。他喜爱风流人物,正用这样的人。一见小苏 学士差人持书送这高俅来,拜见了便喜,随即写回书 ,收留高俅在府内做个亲随。自此,高俅遭际在王都 尉府中,出入如同家人一般。忽作一结结住,下又另 起,文字顿挫有法。 自古道:“日远日疏,日亲日近。”忽一日,省 ,而笔势突兀可喜。小王都太尉庆诞生辰,分付府中 安排筵宴,专请小舅端王。小苏学士,小王太尉,小 舅端王。嗟乎!既已群小相聚矣,高俅即欲不得志, 亦岂可得哉!这端王乃是神宗天子第十一子哲宗皇帝 御弟,见掌东驾,排号九大王,是个聪明俊俏人物。 这浮浪子弟门风帮闲之事,无一般不晓,无一般不会 ,更无一般不爱。诚乃巍巍圣德。即如琴棋书画,无 所不通;一样省文笔法。踢球打弹,品竹调丝,吹弹 歌舞,自不必说。又一样省文笔法。当日,王都尉府 中准备筵宴,水陆俱备。请端王居中坐定,太尉对席 相陪。酒进数杯,食供两套,那端王起身净手,偶来 书院里少歇,猛见书案上一对儿羊脂玉碾成的镇纸狮 子,极是做得好,细巧玲珑。凭空忽然生出。端王拿 起狮子,不落手看了一回,道:“好!”王都尉见端 王心爱,便说道:“再有一个玉龙笔架,也是这个匠 人一手做的,忽然生出狮子,又忽然陪出笔架。狮子 实,笔架虚,极文章之致也。却不在手头,明日取来 ,一并相送。”端王大喜道:“深谢厚意。想那笔架 必是更妙。”不赞狮子,却赞笔架,而已赞狮子之极 矣。笔法妙不可言。王都尉道:“明日取出来,送至 宫中便见。”端王又谢了。两个依旧入席,饮宴至暮 ,尽醉方散。了。端王相别回宫去了。次日,小王都 太尉取出玉龙笔架和两个镇纸玉狮子,着一个小金盒 子盛了,又陪一色。用黄罗包袱包了,又陪一色。写 了一封书呈,却使高俅送去。一路都是申荐,此行却 是突然,令读者出于意外。P10-12 古往今来,凡是名著都会引起世人的关注,也会有大量的点评出现。好的点评或揭示作品的深刻思想,或证出作者的微言大义,或挖掘人物的丰富多彩,或分析背景的纷繁芜杂……“四大名著”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巅峰作品,更是吸引了一大批名家高手前来点评。《四大名著名家点评》本《水浒传》,采用大方的16开本,小说原文与点评文字分别以黑色、红色印刷,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阅读疲劳。另外,中缝处还选配了明代著名版画家陈洪绶绘制的《水浒叶子》精彩人物像十二帧,每十回一帧,依次为:宋江、吴用、武松、李逵、解珍、公孙胜、关胜、林冲、呼延灼、花荣、时迁、鲁智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