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街道

童年的街道
作者: [丹麦]图凡·狄特莱夫森 著,周一云 译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3.10
折扣购买: 童年的街道
ISBN: 9787507845884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图凡·狄特莱夫森(Tove Irma Margit Ditlevsen,1917—1976),丹麦女作家、诗人和专栏作者。从12岁开始写诗,第一本诗集是《少女心思》,成名作是长篇小说《受伤的孩子》。曾多次获奖,包括金桂叶奖、儿童图书奖和索伦·居伦戴尔奖等。她是一位敢于站在公众面前承认自己的忧伤和痛苦的女性。同时,她还努力记录和描写人类本性最深处的痛苦和禁忌,时至今日,读者仍然能重新发现他们的犹豫不决和自己的问题。 译者简介: 周一云,1952年生于上海,原籍福建厦门。1988—1990年作为访问学者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神学院克尔凯郭尔研究部从事研究工作。曾在哥本哈根大学、“美人鱼中华文化学校(MCCS)” 、“语言桥(Sprobroen)公司”以及LOF夜校教授中文。2017年退休。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中-英-丹语言文字口头和书面互译工作,并在《读书》《万象》《华声月报》《侨报》等刊发表散文和杂文。主要翻译作品:《人类的法则》《克尔凯郭尔传》《狄更斯的女人们》等。

内容简介

那位总是愿意随时向任何人分发巧克力和新煮的咖啡的托姆森小姐,也有她的另一面,艾斯特知道,世上大部分人也都知道。在她的客厅里,不可一世地坐在高高的红色椅子上倾听大人们神秘的谈话时,会发生这种情况,忽然听到门轻轻地打开又关上。顿时,一切都变得那么、那么让人伤心。因为这里坐着托姆森小姐,这里也坐着她的母亲,她们俩都不是坏人,难道不是吗?她们仍然在愉快地谈话,好像没有注意到那悄悄的声音证明公寓里还有别人在活动。只是有时候,关门的声音响一点儿,或者有东西掉到地板上时,托姆森小姐就会说:“一定是她闯的祸,不小心让杯子划破了手。”她的脸红了,浮现出不可理喻的恼怒。 这是托姆森小姐的另一面:在面向院子的小房间里,没有煤炉,没有窗帘,只有一张铺着毯子的小铁床,她母亲在那里过着不引人注意、几乎是无声无息的生活。女儿不看她,不听她的,几乎受不了她。但她做着女仆的工作——做饭、擦皮鞋、缝补衣服和打扫房间。人们看到她在黑暗中挎着篮子悄悄地下楼去买菜,她是那么瘦小、拘谨。她神秘兮兮,在一天里最古怪的时间来来去去。孩子们叫她“巫婆”,在路上看到她就喊叫起来,半是开玩笑,半是出于惊恐。她通常披着五颜六色的披肩,头戴挂面网的小帽,总是比流行样式落后几年。人们说,她把女儿扔掉的衣服从垃圾箱里捡回来穿。当托姆森小姐没有工作的时候,她就得想出离奇古怪的办法来喂饱两个人的肚子,谁也不知道她是怎样做到的。人们也不会去问。母亲和别人一样同情她,也和别人一样有些好奇。有时候,当她知道只有老人一个人在家时,会找出这样那样的借口去敲门,希望能探查出一些秘密。但她看到的只有从一堆乱七八糟的报纸和布料上露出的那张温和而善良的脸,可怜巴巴地躲在室内取暖。“我女儿不在家。”她说,然后就忙着关门,好像完全排除了有人会找她这样一种可能性。有一次,母亲把一盘新出炉的粉团塞到她的手里。第二天艾斯特听见托姆森小姐说:“谢谢粉团,很好吃。但是您送给我母亲这类东西并没有什么好处,她一点儿也不喜欢。” 除此之外她从来不提“母亲”这个词儿。她总是那么甜美、漂亮而快乐,和母亲在一起那么开心,送给艾斯特娃娃和装饰大头针。艾斯特有时候也会想起那个母亲,并问自己,像只知道非黑即白,还不懂得人无完人这个道理的孩子那样问:“这个托姆森小姐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答案当然通常是没有的。 ?# 丹麦当代文学经典作品,丹麦备受争议的女作家的经典之作,被拍成电影。 ?# 最近我们常常能看到审视“原生家庭”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其实对于“原生家庭”的叩问由来已久。丹麦女作家图凡·狄特莱夫森在这个问题上拷问人性的追问和丰富细腻、让人触动强烈的心理描写让人不禁联想到阿耐的《都挺好》。 ?# 情节曲折、语言细腻、心理描写丰富,在细细品味人物命运之余,不失为一本提升写作水平的好书。跟着丹麦一流的作家,学习如何让你的文章既有灵魂又有神韵。 ?# 从丹麦原文进行翻译,让读者品味原汁原味的丹麦文学经典。好的文学作品邂逅好的译者,让我们能更顺畅、更深刻地体会原著的意境和行文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