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气场

幸福的气场
作者: (英)詹姆斯·艾伦|译者:韩岩松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8.50
折扣购买: 幸福的气场
ISBN: 9787511316486

作者简介

詹姆斯·艾伦(James Allen),世界上最伟大的励志丛书《羊皮卷》作者之一,英美文坛极具神秘色彩的心灵大师,代表作《积极思考的力量》《看开的活法》《结果的法则》《奔向富足》《平静的力量》等。

内容简介

在完美的和音里,单个音符尽管很容易被遗忘,但它们却是必不可少 的;一滴水把自己汇人大海之后,虽然已难觅其身影,但它的作用却扩大 了。如果你能满怀热情地把自己融入人性的核心里,你就会创造出和谐的 天堂;如果你能把自己汇入对所有人的无限关爱中,你就能做出不朽的成 就,并与幸福的海洋融为一体。 如果一个人只愿意停留在外部世界里,那他只会跟着复杂的环境变得 越来越复杂,但如果愿意,他就能在内心世界里返璞归真。倘若一个人能 够明白在他了解自己之前,是绝不可能了解宇宙的,那么他就会走上“回 归简单”的道路。他会首先努力从自己身上揭示出生命的奥秘,进而再揭 示出整个宇宙的奥秘。 如果不再费尽心机地去猜测上帝是否存在,而是全力探求生命力无所 不包的善,那么你就会看清无端猜测是多么空虚与徒劳。 一个人倘若不愿意放弃他过度的欲望、永不满足的贪婪、时时可能爆 发的愤怒、对他人的成见,那么他会很难看清世间的真相。无法了解生命 的含义。尽管这个人很可能是一名学问渊博的大学教授,但在智慧这所学 校里他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愚人。之所以如此,因为幸福并不是靠满足欲 望才得到的。 倘若一个人想找到知识大门的钥匙,那就请他先为自己准确定位。一 个人身上的罪恶并不是不可去除的,它们也不是这个人生命的任何一部 分,它们只是这个人留恋不止的顽疾。倘若他不再依恋它们,它们就不会 再纠缠不休。若他能勇敢地抛弃它们,那么别人就能够看到焕然一新的 他。到了那个时候,他就会用自己洞察一切的眼光看清世间战无不胜的法 则、不朽的生命和永恒的善良。 很多不纯洁的人坚信“不纯洁”才是他的合理状况,而绝大部分纯洁 的人都能明白生命的本性就是“纯洁”。不仅如此,纯洁的人往往还能透 过面纱,看到所有人身上的纯洁本I生——包括那些为非作歹的人。 纯洁是极其简单的,不需要得到任何证据的证明。不纯洁却是冗长复 杂的,总会与“极力辩护”相勾结。真理本身是具有生命力的,清白的人 生是真理的唯一见证者。人们只有在自己内心发现智慧的时候,才能够懂 得智慧并接受智慧。富有智慧的人即使身居闹市,也能够保持内心的宁 静。真理如此简单,以至于在斗争及争吵中是难以见到它的身影的,而真 理又是如此沉默,只会在人们的行动中显露出来。 “原本简单”包含着一个朴素的道理——一个人若想获得什么,必须 先付出什么。拱门因为自己身下空无一物,所以才坚固;聪明者在消除了 私心,虚怀若谷之后,才变得无比强大、战无不胜。 谦恭、耐心、关爱、同情和智慧,都是原本简单却具有决定人命运的 品质。因此,不完美的人是无法理解它们的含义的,更不用说虚心接纳它 们了。只有聪明的人才会深刻理解“聪明”的含义。因此,愚蠢的人总是 说:“聪明太难了。”不完美的人总是说:“没人能成为完美的人。”这 样的人因此只能在愚蠢与不完美上原地踏步。同样的,你找不到幸福,你 是否也会认为“幸福太难了”呢? 尽管这样的人有可能一生都与一个完美的人生活在一起,但他不会看 到对方的完美。他会把对方的谦恭称为懦弱,把对方的耐心、关爱与同情 视为软弱,把对方的智慧视为愚昧。 敏锐的识别力是属于完美的,因此,人们在没有让自己彻底领悟完美 的人生之前,一定要经常告诫自己不要随随便便就对别人评头论足。 如果一个人能够领悟到“原本简单”的真谛,就会发现,宇宙里的一 切都不再朦胧难懂了,世上的事情不再模糊不清,而是清晰可辨的。一个 人倘若在他自己身上发现了宇宙的奥秘,他就能随之看清宇宙的现实。一 个人倘若能了解自己心灵上的圣洁,他就能了解所有人的心灵。一个人倘 若能主宰自己的思想,那么他就会很容易地了解所有人的思想。所以,善 良的人是不需要为自己辩护的,他所完成的事就是对他思想的最好诠释。 因为善良无需辩护,幸福无需辩护。 那些能够提出问题的人比每天浑浑噩噩的人聪明,同样的,那些 心地纯洁善良的人又会比提出问题的人显得更高明:因为当人们的内 心变得至纯至善的时候,所有的问题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因此,那 些至纯至善之人被称为“谬见的终结者”。当一个人内心的罪恶被彻 底清除时,什么样的问题会令他心生烦恼呢?当你经过了长途跋涉, 终于来到内心那片宁静之地,从此之后能够幸福地生活在那儿,并发 现了至纯至善之后,你就会把遮掩谬见庙宇的遮盖物撕裂,昂首阔步 地进入由完美的耐心与平和构筑起的超凡的荣誉殿堂中一一纯洁善良 与简单原本就是统一的。 温和的力量 山峰从不屈服于猛烈的暴风雨,但它却乐意保护羽毛初成的雏鸟和毫 无抵抗之力的羔羊。尽管攀登者踩在山峰的脊梁上,但它为他们提供保 护,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他们。温和与谦恭的人也像大山一样,任何人都无 法动摇他内心的坚定与信念,充满同情心的他却能弯下腰来,保护弱不禁 风的生灵。尽管他可能会受到别人的蔑视,但他无怨无悔地帮助所有的 人,用一颗爱心去呵护他们。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