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小兵

太行小兵
作者: 程雪莉|责编:赵濛
出版社: 新蕾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16.40
折扣购买: 太行小兵
ISBN: 978753077382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2019年10月1日,北京。 盛大的国庆阅兵仪式开始了 。天安门城楼上,一位穿着 军装、坐着轮椅的老爷爷在 观礼,他就是九位共和国勋 章的获得者之一——95岁高 龄的老战士张富清。当看到 老兵方队中的战士们穿过天 安门广场的那一刻,张富清 和城楼上的其他老战士同时 举起苍老变形的手,郑重地 行军礼。他们眼前仿佛浮现 出了当年部队的战友们,正 因为他们为国为民而牺牲, 才有了今天的和平。张富清 常说:“我永远是359旅的一 个兵……我为当年有幸成为 718团的战士感到骄傲和自 豪!” 荧屏晶莹,五星红旗漫 卷着豪情壮志,传递到了太 行山。河北省,平山县,西 柏坡,一个村庄里,一位老 爷爷正端坐在电视机前,电 视机后面的墙上挂着一个发 黄的打开的蚕丝包袱,包袱 上方画着房子,接着是一排 排长方形的方块,里面填写 着同姓人的名字,下方右侧 竖写着一行大字—— 359.718阵亡名录,旁边用 小字密密麻麻地写着许多人 名。老爷爷颤颤巍巍地从沙 发上站起来,伴着荧屏里的 乐声,向着包袱庄重地行军 礼。 站在老爷爷旁边的一个 懵懂孩童,磕磕巴巴地念着 这些名字,不停地问:“太 爷爷,这些都是和您一起打 鬼子的人吗?他们都去了哪 里?为什么这上面没有您的 名字?359.718是什么密码 吗?藏着什么秘密呀?” “密码?秘密?718就是 咱‘平山团’哪!秘密码起来 可就数不清了……”老爷爷 用方言喃喃地说着,时断时 续。孩子瞪大眼睛,不停地 眨巴着,静静地听着…… 河里水,黄又黄,东洋 鬼子太猖狂! 昨天烧了王家寨,今天 烧了张家庄。 逼着青年当炮灰,逼着 老年送军粮。 炮火打死丢山沟哟,送 粮累死丢路旁, 咱们拿起刀枪干一场! 第一章 蚕丝包袱 滹沱河穿越太行山,流 经洪州镇,七弯八拐,像条 瓜藤一口气结出三十六个滩 ,然后继续咆哮着一路东去 ,奔向华北平原。河水裹挟 着来自黄土高原的泥土,孕 育着这片土地。土地生长出 青青的麦苗,筛出白白的面 粉,开出甜甜的稻花,收获 晶莹的大米。 1937年,中秋节刚过, 秋风劲吹,将恐怖的气息从 北面高高的五台山吹到这片 富饶的家园。渐渐地,战争 阴霾笼罩在群山之间,填满 了沟沟壑壑。 几个男孩身背荆筐,出 山,转坡,朝着村庄的方向 匆匆走去。 夕阳酡红的光洒向村庄 ,几缕炊烟袅袅升起。炊烟 下,娘拉起风匣,风匣的楸 木杆和挡板打起节奏,“嘭 ——嘡,嘭——嘡”——那是 黄昏里饿着肚子归来的孩子 们最爱听的声音。 “云叔,咱们的山这么高 ,你说飞机能飞过来吗?” “云叔,鬼子的大炮能打 多远,能炸多大的坑呀?” “云爷,东洋鬼子到底长 什么样呀?” 庭云走在最前面,沉默 不语。问话的是吉子和大眼 儿。吉子在这群孩子里年龄 最大,但按照村里排下来的 辈分称呼庭云“云叔”。十二 岁的大眼儿,虽然仅仅比庭 云小一岁,辈分却最低,称 呼庭云“云爷”。庭云是高小 学生,虽然没有毕业,却是 这群孩子里最有学问和见识 的“小大辈儿”。 “云爷,听说西洋鬼子是 红头发、蓝眼睛,那东洋鬼 子长什么样呢?东洋……东 洋……那不就是东海龙王那 里吗?东洋鬼子就是《哪吒 闹海》里面的夜叉,钻出海 面,眼睛瞪得像铜铃铛一样 ,身上应该是绿瓦瓦的吧! ”大眼儿用沾满泥巴和绿草 汁的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 汗珠儿,脸上留下几道脏印 子。 “哈哈,大眼儿,我看你 的眼睛就不小,脸上也绿瓦 瓦的,和夜叉有一拼!万一 鬼子来了,咱也不用打,你 使劲一瞪,把他们瞪回东洋 去。”吉子打趣说。 大眼儿不高兴了,嘟囔 道:“俺这说正经事呢……” 庭云用肩膀掂一掂荆筐 ,继续沉默着。他的“魂”没 在身体里,早就飞到洪州镇 的高小校园里了——他还没 有毕业,但是已经将近一年 没有到过学校了。听说红军 过黄河,到山西那边打仗了 。估计三叔也应该回来了, 说不定田老师也回学校了。 明天到镇上送完药材,就去 学校看看,庭云想。 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