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之细道

奥之细道
作者: 松尾芭蕉
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6.90
折扣购买: 奥之细道
ISBN: 9787533960506

作者简介

\"作者|松尾芭蕉 1644—1694 生于忍者之乡伊贺上野。 本名松尾藤七郎,也叫宗房,通称忠右卫门, 别号桃青、泊船堂、钓月轩等。 江户时期俳谐诗人,有“俳圣”之称。 将禅宗的侘寂精神和中国古典诗文引入俳谐, 提出闲淡枯寂、轻灵、风雅的美学概念。 开创的“蕉风俳谐”,将俳谐发展为具有高度艺术性的庶民诗,是日本诗歌史上的里程碑。 代表作:《奥之细道》《俳谐七部集》。 绘者|葛饰北斋 1760—1849 江户时期浮世绘画家。 他的绘画风格对后来的欧洲画坛影响很大。 德加、马奈、凡·高、高更等许多印象派绘画大师都临摹过他的作品。 一生中两大成就: 《北斋漫画》《富岳三十六景》。 译者|徐建雄 “质检派”译者, 在“质检”的基础上追求精准、优美的译文。 翻译代表作:《舞姬》《御伽草纸》《少爷》《我是猫》《山月记》《草枕》等。\"

内容简介

一 序 漂泊之念 日月经天,是千年百代永不停步的匆匆过客,去而复来的岁岁年年,也如同往来奔波的旅人一般。船上的艄公,在一叶扁舟上度过一生;牵马的脚夫,整天执鞭牵辔,于仆仆风尘中走进暮年。他们日日行走于旅途,夜夜栖宿于异乡。就连古代的骚人墨客,也有不少人埋骨于异国他乡。 不知从何时起,我就像长风吹拂下的白云似的,萌生了漂泊放浪的念头,渴望壮游天下的冲动难以抑制。于是便徜徉于风光旖旎的海滨等地。直到去年秋天,我才回到了河边的草堂。动手拂去屋内的蛛丝尘网,稍事歇息,很快就到了年终岁末。待到来年开春,我眼望着漫天的彩霞,忽又萌生了跨越白河关的冲动,并且立刻感到坐立不安,像是受了“慌乱神”的蛊惑、“道祖神”的催促一般,心急火燎的,一刻也不得安生。于是我便着手准备了起来:缝补好裤子上的破洞,给斗笠换上新的系带,又在腿上的足三里穴位做了艾灸……这时,美丽的松岛之月早已在我的心头升起,哪里还顾得了许多呢?我急忙将房舍转让出去,临时住进了弟子杉风的别墅。 搬迁之际,我吟了表八句留作纪念并将其挂在旧庵的柱子上。其首句为: 草庵易新主 料得佳节饰丽偶 融融欢乐窝 月日は百代の過客にして行かふ年も又旅人也。舟の上に生涯をうかべ、馬の口とらえて老をむかふる物は、日々旅にして旅を栖とす。古人も多く旅に死せるあり。予もいづれの年よりか、片雲の風にさそはれて、漂泊の思ひやまず、海浜にさすらへ、去年の秋江上の破屋に蜘の古巣をはらひて、やゝ年も暮、春立る霞の空に白川の関こえんと、そゞろ神の物につきて心をくるはせ、道祖神のまねきにあひて、取もの手につかず。もゝ引の破をつゞり、笠の緒付かえて、三里に灸すゆるより、松嶋の月先心にかゝりて、住る方は人に譲り、杉風が別墅に移るに、 草の戸も住替る代ぞひなの家 面八句を庵の柱に懸置。 注释: 01此句模仿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的句式。 02指芭蕉所景仰的诗人,如中国的李白、杜甫,日本的西行、宗祇等,他们全都长逝于异乡客地。 03指贞享五年作者去鸣海、伊良湖崎、和歌之浦、须磨、明石旅行之事。芭蕉此处故意选用“海滨”,是为了与“漂泊”相对应。 04指位于东京隅田川河畔深川的芭蕉庵。原为其弟子杉山杉风看守贮鱼池的窝棚,改建成草庵后供其居住。后因种下了弟子所赠的芭蕉树,且生长茂盛,而称草庵为“芭蕉庵”,并定其俳号为“芭蕉”。 05位于现在的福岛县白河市的关卡。奈良时代为防止虾夷族(阿依努人)南下而设,为“奥州三关”之一,因能因法师的和歌而闻名。 06令人心神不定的神。一般认为并非真有此神,是作者的造语。 07即守路神。是防止行路时遭遇恶魔,保护行人的神。一般在村界、山口、十字路口设有该神的石像。 08足三里,位于膝盖外侧的下方的穴位,又称“强壮穴”,据说刺激该穴位能使身体强健,百病不侵。 09指位于宫城县仙台市附近的松岛湾,里面有大小两百多座岛屿。松岛之月是著名的日本三景之一。“松”与“待つ(等待)”在日语中发音相同,所以作者故意用“松岛之月”云云来表达自己的急切心情 。 10杉风,本名杉山杉风(1647—1732),是芭蕉的弟子,人称“蕉门十哲”之一。比芭蕉小三岁,是个鱼商,一生追随并资助芭蕉,芭蕉所居住的小屋就是他赠送的。 11指位于深川六间堀的采茶庵。 12指百韵连句之初折的表八句,即写在第一张纸上的前面八句。 13俳句解读:草庵已经转让出去,换了新主人了。作者遥想,到了三月三女儿节,有女儿或孙女的新主人定会在此草庵中陈列起服饰鲜艳的人偶来,从而使这个小小的茅屋变成一个其乐融融的欢乐窝。 三月三陈列人偶的做法,原本有祓除灾邪的用意,作者特意留下这一句俳句,还含有用自己的远行给新主人一家带走不洁的寓意。 \"◆ 本版《奥之细道》为中日对照版,每一篇均附日文原文于下方,方便日语爱好者。 ◆ 《奥之细道》是“俳圣”“俳句之神”松尾芭蕉的代表作,囊括50篇记行文及芭蕉与曾良二人沿途所作的俳句。书里不仅描绘了从江户(东京)出发,途径东北、北陆至大垣(岐阜县)这一路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貌,更是让“奥之细道”成为了与摩西“出埃及之路”、“丝绸之路”、孔子“周游列国”之路并列的,令文化人心向往之、有生之年必须去朝圣一番的四条路。 ◆ 松尾芭蕉,成长于崇尚诙谐的“贞门俳谐”“谈林俳谐”盛行的年代。因思慕李白,而曾号桃青。在广泛吸取中国古典诗文和禅宗的侘寂精髓之后,芭蕉将已然诙谐至低俗的俳谐,发展为既具有诗歌的艺术性,又可人人共赏的庶民诗。“从生活中的微小事物中了无痕迹地发掘出新的诗意”,这本《奥之细道》,便是日本诗歌史上的里程碑。 ◆ 葛饰北斋作为日本伟大的画家,本版《奥之细道》特别收录14幅出自《北斋漫画》的插图,以印金效果呈现。一僧一帽,竹杖芒鞋,风雨兼程。北斋笔下的画中风貌,仿佛芭蕉重生。 ◆ 书末附《奥之细道行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