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
作者: 废名|
出版社: 泰山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9.52
折扣购买:
ISBN: 9787551908719

作者简介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著名作家、学者。原名冯勋北,字焱明,号蕴仲,学名冯文炳,笔名另有蕴是、病火、春风、丁武、法等,湖北黄梅人。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正式升人英国文学系,1929年毕业。1931年,经周作人推荐,在北大国文系任教。抗战期间,避难黄梅,一度任小学、中学教员。1946年,重返北大,任中文系副教授、教授。1952年,调至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中文系。1967年9月4日,病逝于长春。

内容简介

上篇 第一回 我在展开我的故事之前 ,总很喜欢的想起了别的一 个小故事。这故事,出自远 方的一个海国。一个乡村, 深夜失火,一个十二岁的小 孩,睡梦中被他的母亲喊醒 ,叫他跟着使女一路到他的 叔父家躲避去,并且叮咛使 女立刻又要让他好好的睡, 否则明天他会不舒服的。使 女牵着孩子走,小孩的母亲 又从后面追来了,另外一个 小姑娘也要跟他们去。 这个小姑娘,她的父亲 只有她这一个孩子,他正在 奔忙救火,要从窗户当中搬 出他的家具。 于是他们三人走到了要 到的所在。这个地方正好望 得见火,他们就靠近窗户往 那里望,这真是他们永远忘 记不了的一个景致,远远的 海同山都映照出来了,要不 是天上的星简直天已经亮了 哩。 这个男孩子,与其说他 不安,倒不如说他乐得有这 一遭,简直喜欢得出奇。但 是,那个小姑娘,她的心痛 楚了,她有一个doll,她不 知道她把它放在哪一个角落 里,倘若火烧进了她的家, 她的doll将怎么样呢?有谁 救它没有呢? 小姑娘开始哭了,孩子 他也不能再睡了,她的哭使 得他不安。 大家都去睡了。孩子他 爬起来,对他的小邻家说道 : “我去拿你的doll。” …… 落日 太阳快要落山,小林动 身回家。 说声走,三哑拿进了小 小的一根竹子,绿枝上插了 许多红花。 “哥儿,你说奇不奇,竹 子开花。” “不是开的,我知道,是 把野花插上去的。” 但他已经从三哑的手上 接去了。 “是我们庄上一个泼皮做 的,我要他送哥儿。” “替我谢谢。” 笑着对三哑鞠了一个躬 。 至于他自己掐的金银花 ,放在一个盘子里养着,大 家似乎都忘记了。 “三哑叔,你送哥儿过桥 才好哩。”史家奶奶说。 “那个自然,奶奶。” 大家一齐送出门,好些 个孩子跑拢来看,从坂里朝 门口走是一个放牛的,骑在 牛上。 骑牛在他又是怎样好玩 的事,望着三哑叔他也要骑 牛了。 “我把你的牛骑了走好吗 ?” “那好极了,有我不怕的 。” 牛就在那阶下稻草堆旁 ,三哑牵来,他就骑。 孩子们喝采,三哑牵牛 绳,牛一脚一脚的踏,空中 摇曳着竹枝花。 渐渐的走进了稻田,门 口望得见的,三哑的蓬发, 牛尾巴不时扫过禾,小林则 蚕子一般高出一切。 …… 猫 吃过早饭,祖母上街去 了,琴子跟着“烧火的”王妈 在家。全个村里静悄悄的, 村外稻田则点点的是人,响 亮的相呼应。 是在客房里,王妈纺线 ,琴子望着那窗外的枇杷同 天竹。祖母平常谈给她听, 天井里的花台,树,都是她 父亲一手经营的,她因此想 ,该是怎样一个好父亲,栽 这样的好树,一个的叶子那 么大,一个那么小,结起果 子来一个黄,一个红,团团 满树。太阳渐渐升到天顶去 了,看得见的是一角青空, 大叶小叶交映在粉墙,动也 不动一动。这时节最吵人的 是那许多雏鸡,也都跑出去 了,坝上坝下扒抓松土,只 有可爱的花猫伏着由天井进 来的门槛,脑壳向里,看它 那眼睛,一线光芒,引得琴 子去看它。 “王妈,猫在夜里也会看 的,是不是?” “是的,它到夜里眼睛格 外放得大。” “几时我不睡,来看它, ——哪怕有点吓人,我看得 见它,它看不见我。” “说错了,它看得见你, 你看不见它。” “不——” 琴子答不过来了,她本 不错,她的意思是,我们包 在黑夜之中,同没有一样, 而猫独有眼睛在那里发亮。 “奶告诉我说她就回来, 怎么还不回来?” “小林哥哥的妈妈是要留 奶奶吃中饭的。” “叫三哑叔去问问。” …… 万寿宫 到今日,我们如果走进 那祠堂那一间屋子里(二十 年来这里没有人教书),可 以看见那褪色的墙上许多大 小不等的歪斜的字迹。这真 是一件有意义的发现,字体 是那样孩子气,话句也是那 样孩子气,叫你又是欢喜, 又是惆怅,一瞬间你要唤起 了儿时种种,立刻你又意识 出来你是踟躇于一室之中, 捉那不知谁何的小小的灵魂 了。也许你在路上天天碰着 他,而你无从认识,他也早 已连梦也梦不见曾经留下这 样的涂抹劳你搜寻了。 请看,这里有名字,“程 小林之水壶不要动”,这不 是我们的主人公吗? 同样的字迹的,“初十散 馆”“把二个铜子王毛儿”“薛 仁贵”“万寿宫丁丁响”,还 有的单单写着日月的序数。 是的,王毛儿,我们的 街上的确还有一个买油果的 王毛儿,大家都叫“王毛毛” 了,因此我拜访过他,从他 直接间接的得了一些材料, 我的故事有一部分应该致谢 于他。 “万寿宫丁丁响”,这是 小林时常谈给他的姐姐听的 。万寿宫在祠堂隔壁,是城 里有名的古老的建筑,除了 麻雀,乌鸦,吃草的鸡羊, 只有孩子到。后层正中一座 殿,它的形式,小林比作李 铁拐戴的帽子,一角系一个 铃,风吹铃响,真叫小林爱 。他那样写在墙上,不消说 ,是先生坐在那里大家动也 不敢动,铃远远的响起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