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柏林人(译文经典·精装)

都柏林人(译文经典·精装)
作者: [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著 王逢振译
出版社: 上海译文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1.20
折扣购买: 都柏林人(译文经典·精装)
ISBN: 9787532751464

作者简介

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爱尔兰作家、诗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后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之一,其作品及“意识流”思想对世界文坛影响巨大。代表作品《尤利西斯》《芬尼根的守灵夜》《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内容简介

一次遭遇 真正使我们了解荒凉西部的是乔·狄龙。他有个 小小的图书馆,收藏了一些过期的旧杂志,有《英国 国旗》、《勇气》和《半便士奇闻》。每天下午放学 以后,我们便聚在他家的后花园里,玩印第安人打仗 的游戏。他和他那又胖又懒的弟弟利奥把守马厩的草 棚,我们猛攻尽力去占领;有时候我们也在草地上进 行激烈的对搏。可是,不论我们战得多勇,在围攻和 对搏中我们从未胜过,每次较量的结果都是乔·狄龙 跳起胜利的战舞。他的父母每天上午八点都到加迪纳 街去做弥撒,房子的大厅里充满狄龙太太喜欢的静谧 的气氛。然而对我们这些年龄更小、更胆怯的孩子来 说,他玩得太狠了一些。他看上去真有些像个印第安 人,他在花园里跳来跳去,头上戴着一只旧茶壶套, 一边用拳头击打罐头盒一边喊叫: “呀!呀咔,呀咔,呀咔!” 当大家听说他要当牧师的时候,谁也不敢相信。 然而,这却是真的。 我们当中扩散着一种顽皮不训的精神,在它的影 响之下,文化和体格上的种种差别都不起作用了。我 们结成一伙,有勇敢的,有闹着玩的,也有战战兢兢 的。我属于后一种,勉强装扮成印第安人,唯恐显出 书呆子气,缺少大丈夫的气概。描写“荒凉西部”的 文学作品所叙述的冒险故事,虽然与我的天性相去甚 远,但它们至少打开了逃避的大门。我比较喜欢某些 美国的侦探故事,其中常常有不修边幅的暴躁而漂亮 的女孩出现。这些故事里虽然并无什么错的东西,虽 然它们的意图有时还是文学性的,但它们在学校里却 只能私下里流传。一天,巴特勒神甫听学生背诵指定 的四页《罗马史》时,发现傻乎乎的利奥·狄龙正在 偷看一本《半便士奇闻》。 “这一页还是这一页?这一页吗?喂,狄龙,站 起来!‘天刚刚’……下去!哪一天?‘天刚刚亮’ ……你学过没有?你口袋里放的是什么?” 利奥·狄龙把那本杂志交上去时,大家的心扑通 扑通地直跳,但脸上却装出一副天真的样子。巴特勒 神甫翻着看了看,皱起了眉头。 “这是什么破烂东西?”他说,“《阿巴奇酋长 》!你不学《罗马史》就是读这种东西吗?别让我在 这个学校里再发现这种肮脏的东西。写这种东西的人 想必是个卑鄙的家伙,他写这些东西无非是为了赚杯 酒钱。你们这些受过教育的孩子读这样的东西,真让 我感到吃惊。倘若你们是…国立学校’的学生,我倒 也还能理解。喂,狄龙,我实实在在地告诫你,要认 真地学习,不然的话… 在课堂上头脑清醒之际,这番训斥使我觉得西部 荒野的荣光大为逊色,利奥·狄龙惶惑的胖脸也唤醒 了我的良知。可是放学后远离学校的约束时,我又开 始渴求狂野的感受,渴求只有那些杂乱的记事似乎才 能提供的逃避。终于,每天傍晚模仿战争的游戏,也 变得像每天上午上课一样令人厌倦,因为我想亲自经 历一番真正的冒险。然而,我想了想,一直待在家里 的人不可能有真正的冒险:要冒险非到外面去不可。 暑假即将来临,我打定主意,至少花一天时间摆 脱令人厌倦的学校生活。于是我与利奥·狄龙和另一 个叫马候尼的男孩,计划到外面去疯狂一次。我们每 人都攒了六个便士,并约好上午十点在运河的桥上会 面。马候尼准备让他大姐写张请假条,利奥·狄龙叫 他哥哥去说他病了。我们说好沿着码头路一直走到船 只停泊的地方,然后乘渡船过河,再走着去看鸽子房 。利奥·狄龙担心我们会碰到巴特勒神甫,或者会碰 到同校里的什么人;但马候尼却非常清醒地反问说, 巴特勒神甫到鸽子房那里去干什么呢?于是我们又都 放下心来。接着我完成了计划的第一步,向他们每人 收了六个便士,同时把我自己的六个便士亮给他们看 了看。在我们出发前夕做最后安排时,我们都模模糊 糊地感到有些兴奋。我们互相握手,哈哈大笑,然后 马候尼说: “明天见,哥儿们!” 那天夜里我一直睡不安稳。第二天早上我第一个 来到桥上,因为我的家离那儿最近。我把书藏在花园 尽头草灰坑旁边茂盛的草里,那地方谁也不会去的。 然后我便沿运河的河岸急急地走去。那是六月头一个 星期的一个早晨,天气温和,阳光明媚。我坐在桥栏 上,欣赏着我脚上的轻便帆布鞋,头天晚上我刚刚用 白粉精心地把它们刷过,接着我又观看驯顺的马拉着 满满一车干活的人上山。路边高大的树上,树枝都长 出淡绿色的嫩叶,充满了勃勃生机,阳光透过树枝斜 照在水面上。桥上的花岗石开始变热,我和着脑海里 想的一支曲子,用手在花岗石上打着节拍。我快活极 了。 我在那里坐了五到十分钟的样子,便看见马候尼 的灰衣服朝这边移了过来。他满面笑容地走上斜坡, 爬上桥栏坐在我身边。我们等着的时候,他把从内衣 口袋里鼓起的弹弓掏了出来,向我解释他做过的一些 改进。我问他为什么带弹弓来,他说他要逗鸟儿玩玩 。马候尼善于使用俚语,他说到巴特勒神甫时称他是 老崩塞。我们又等了一刻钟,可是仍看不到利奥·狄 龙的影子。最后,马候尼从桥栏上跳下来说: “走吧。我就知道小胖子不敢来。” “他的六个便士呢…我说。 “没收了,”马候尼说,“这样对我们更好—— 我们有一先令六个便士,不止一个先令了。” 我们沿着北岸路走去,一直走到硫酸厂,然后向 右拐,走上码头路。我们刚一走到人少的地方,马候 尼便扮起了印第安人。他追逐一群穿得破破烂烂的女 孩子,挥舞着没有装弹子的弹弓;这时两个衣服破烂 的男孩子抱打不平,开始向我们投掷石子,于是他提 出我们一起向他们冲过去。我没有同意,因为那两个 孩子太小。这样,我们又继续向前走去,那群衣服破 烂的孩子们在我们后面高声尖叫:“新教鬼!新教鬼 !”他们以为我们是新教徒,因为面孔黎黑的马候尼 帽子上戴着一枚板球棒似的银质徽章。当我们走到滑 铁路口时,我们准备玩一场围攻游戏;可是没有玩成 ,因为一定要有三个人才行。于是我们拿利奥·狄龙 出气,骂他是个孬种,猜想下午三点他会从赖恩先生 那里得到多少奖赏。 接着我们走到了河边。喧闹的大街两旁矗立着石 头高墙,我们在街上逛了好久,观看吊车和发动机工 作,由于老是站着呆看不动,常常遭到开载重车的司 机们的吆喝。我们到达码头时已是中午,所有的工人 们似乎都在吃午饭,于是我们也买了两个大的果子面 包,坐在河边的金属管道上吃了起来。我们愉快地欣 赏着都柏林的商业景象——远处的大船冒着一缕缕缭 绕上升的黑烟,伦森德外面有一队棕色的渔船,巨大 的白色帆船正在对面的码头卸货。马候尼说,如果能 搭乘一条那样的大船跑到海上去,一定非常好玩。看 着那些高大的桅杆,就连我自己也觉得,我在学校里 学的那一点点地理知识仿佛展现在眼前,渐渐变成了 真实的东西。学校和家似乎在远离我们,它们对我们 的影响似乎也在消逝。 我们付钱搭渡船过黎菲河,同船的有两个工人, 还有一个提着包的小犹太人。我们一本正经,显出一 副庄重的模样,可是在短短的航程中,只要我们一看 见对方便忍不住发笑。上岸之后,我们观看那条漂亮 的三桅船卸货,我们在对面码头时就看见它了。有个 旁观者说那是条挪威船。于是我便走到船尾,想找出 它的标记,可什么也没有找到,我又走回来,仔细观 察外国水手,看看他们是否有人长着绿色的眼睛,因 为我模模糊糊觉得……但他们的眼睛是蓝色的,有的 是灰色的,甚至有的是黑色的。唯一一个可以算是绿 眼睛的水手是个高个子,他为了使聚集在码头上的人 开心,每次放下货板时便欢快地吼叫: “好嘞!好嘞!”P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