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向西(12位文化学者的田野漫寄)

长安向西(12位文化学者的田野漫寄)
作者: 编者:萧梅|责编:董良敏//刘变梅
出版社: 文化艺术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6.92
折扣购买: 长安向西(12位文化学者的田野漫寄)
ISBN: 9787503966217

作者简介

萧梅,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民族音乐学教研室主任,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主任,东方乐器博物馆特聘研究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长。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执委及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东亚音乐研究小组(MEA)的创始成员。多年来从事搜集、整理和研究民族民间音乐的工作,研究内容包括汉族和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和仪式音乐。

内容简介

对丝绸之路的向往,要 从之前的学术研究说起。 在搜集、阅读与研究周 代礼乐文化的时候,我曾 注意到,殷墟妇好墓出土 750件玉石,器物精美、种 类多,其中不乏来自和田 的籽玉。① 1978年,在湖北省随县 擂鼓墩遗址曾侯乙墓发掘 出土很多玻璃珠串,其中 包含一串蜻蜓眼玻璃珠, 扁圆体j大小不等,颜色以 浅蓝色和绿色为基础,上 面有白色或浅蓝色的类同 心套环,心部位置呈凸起 状。②这种玻璃珠本不是 曾国的产物,最早是埃及 的发明,后来这项工艺技 术被腓尼基人和波斯人掌 握。 在今天的陕西宝鸡一带 有个史籍失载的古趋国, 与后来打败商人建立周朝 的姬姓周人关系友好,他 们虽然受周文化的影响很 大,却也保留着独有的文 化个性。比如,竹园沟和 茹家庄两处的很多墓葬, 会采用体型较大的椭圆形 花岗岩砾石放在填土和椁 室里面,这种随葬方式与 中原不同。茹家庄一号、 二号车马坑出土的铜轨, 也就是古代车上置于辕前 端与车横木衔接处的销钉 ,上面装饰了一个小人, 断发披后,全身除了短裤 和腰部有宽带以外都赤裸 着,两臂、两腿和背部有 文身。这服饰与发型,也 与姬姓周人不同,有人说 他可能是对羌人的描绘。 这诸多文化表现上的不 同,将我们的视野引向了 中原的北方、西方和南方 。熟悉历史的人都会明白 ,早在公元前2世纪前后, 甚至是更早的时间里,在 跨越欧亚大陆的古罗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