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金盾
原售价: 16.00
折扣价: 11.24
折扣购买: 朱子家训解析
ISBN: 9787508278742
上篇 勤俭持家之方 一、起居有常勤劳慎重 【原文】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注释】 庭除:庭院。 【译文】 黎明的时候就要起床,清扫院落,把室内室外打 扫干净整洁。 【解析】 “黎明即起”这一句话是写起居有常,即坚持早 起,养成习惯。古人讲勤俭治家,治家首先讲的是“勤”字, 同时讲的是节俭的“俭”字,落实到具体事情上就是要早起。 曾国藩《习劳而神钦》曰:“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才而 见用,逸则无能而见弃……”意思是说:勤劳发奋就会导致健 康长寿,骄奢淫逸则易患疾病过早夭折;勤奋的人因练就了才 干而得到社会的重用,骄奢淫逸就会百无聊赖庸碌无能而受到 社会的唾弃与淘汰。 曾国藩还说:“诸弟在家教子侄,总须有勤敬二字。无论治 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 败者。”意思是:诸弟在家教训子侄,总须突出勤、敬二字。不 论是治世还是乱世,凡一家中能勤能敬,没有不振兴的;不勤 不敬,没有不衰败的。他谈到的“勤则寿,逸则夭”的问题, 正是他恪守一生的养生之法。他谈到的“勤则兴,逸则败”之 理,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齐家治国的大道理。 “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曾国藩一直认为:不管是居家、 居官、行军,都应该要以“勤”字为根本。天道酬勤,一个人 不管他的资质如何,只要能勤奋、坚持不懈,才智自然就会一 点一滴的积累起来。 “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就是说要从小事做起,首先就 是要爱整洁,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请看下面一 个故事。 东汉时,有一个名人叫薛勤。有一天,他到陈蕃 家做客,薛勤一边与陈蕃寒暄,一边随意走进了陈蕃 的书房。一看室内杂乱,龌龊不堪。屋子里书扔得到 处都是,墙角挂满了蜘蛛网,连空气也显得污浊。薛 勤皱着眉头说:“年轻人,屋子这么乱,为何不打扫打 扫呢?” 陈蕃满不在乎地回答:“大丈夫的事业要干得轰轰 烈烈,哪有心思来打扫一间小小的书房呢?”薛勤想: 此人年少却立有大志,可连自己的书房都不打扫,怎 样去扫天下?于是他就说:“年轻人,你很有大丈夫的 气概,但你连书房都不打扫,又怎能去扫天下?”薛勤 走后,陈蕃沉思起来,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 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典 故。意思是说小事都做不好怎么能做大事? 荀子《劝学篇》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这话的意思是说千里之路,是靠一步一步地走出 来的,没有小步的积累是不可能走完千里之途的。引申开来, 就是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畏艰难,不怕曲折, 坚忍不拔地干下去,才能最终达到目的。 年轻人大多都志气远大,都想做大事,这是好事,正如诸 葛亮所言,年轻人就应当“志存高远!”然而,就是因为志气远 大,所以相当一部分年轻人不想做小事,也不想做好小事。认 为小事不值得自己投入太多的精力去做,可偏偏大事又做不来, 更做不好! 凡事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点一滴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 品德,从一点一滴中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整体素质,从一点一 滴中还可以看到一个人未来生活的模样。因此在做每一件事情 时,即便是再微小也要认认真真地脚踏实地地去对待和处理。 在一件小事上能做到合情合理、尽善尽美,那么在做大事的时 候这种为人处世的优点,才会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才会得到 他人的认可与赏识。 只有把小事做好了,做大事才能令人满意;只有把小事管 好了,管大事才能使人放心;只有怀大志而拘小节,才能成就 未来。 其次,“日出而作、闻鸡起舞”,也包含一个“勤”字在里 面。只要时时处处勤奋、勤劳、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终究 会有等量的收益或成功的。 话说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 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 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 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 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 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 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