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版李煜传

高阳版李煜传
作者: 高阳
出版社: 文汇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3.60
折扣购买: 高阳版李煜传
ISBN: 9787549629831

作者简介

高阳(1922年-1992年),本名许晏骈,笔名高阳,祖籍浙江杭州,当代**作家。 1962年,高阳因发表《李娃传》而一鸣惊人,此后专注于历史小说的创作,一生留下了 90多部精彩纷呈的历史小说,代表作《胡雪岩全传》奠定了他当代历史小说巨匠的地位。他的读者遍及**华人世界,张爱玲、金庸、古龙、二月河、张大春等都是他的忠实读者,素有“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的美誉。 高阳博览群书,学富五车,于各种史料涉猎极广,搜集极丰,并不遗余力梳理考证,写小说时信手拈来,文如泉涌。他的书既注重小说的故事性,又讲究历史的真实性,被读者评为“华语历史小说不可逾越的高峰”。

内容简介

**章相见欢 “好了!”李煜挥一挥手说,“再紧要的事,都搁到明天再说。我要写一两首词,试一试新造的纸。” “是!”汝南郡公徐辽、文安郡公徐游兄弟,以及清晖殿学士张洎,齐声答应着。他们都深知国主的性情,填词作诗是他的**大事,而且构思的时候,穷搜冥想,独坐如痴,除了侍奉笔墨的内监宫女以外,不容外人在旁,所以虽觉得还有好些*国大计,亟待他裁决,亦不能不遵命退出澄心堂。 接着是砚务官李少微进谒。此人籍隶歙州,本来是个有名的砚工。李煜的父亲元宗李璟,性好翰墨,特地将李少微召入宫中,设一个砚务官的官职,专置其人。李煜接位,扩大了砚务官的职掌,造砚以外,并管上用的笔墨纸张。此刻要试的纸,就是李少微花了一年多的工夫,反复监工试造,千锤百炼,精益求精的成品。 一展开来,李煜便喝一声彩。纷光致致,滑如春冰。定睛细看,纹理细密,竟像茧子。 “官家!”李少微是用沿自五代的称呼,叫皇帝为“官家”。他矜持地说:“御手试摸纸看!” 李煜伸手一摸,便舍不得释手了。“厚、软、腻!”他**地用这三个字来形容赞美,“比薛涛笺好得太多了。” 李少微越发矜持:“官家,试捏皱了纸看!” 李煜如言照试,将纸角捏成一团,然后松开。李少微随即弯腰上前,将捏皱了的那一角,用手一捋,抹了几下,纸上微显折痕,但纹理并未折断。 “好极了!”李煜十分高兴,“薛涛笺太脆,经不起这一捏!” “原说官家是法眼。” “可惜!”李煜微感不足,“纸幅太狭,不堪做诏命。” “‘宣麻’另有麻纸。” 麻纸共分两种,一黄一白——以黄麻和白麻,劈作细缕,做经纬嵌入纸中,细密坚实,纸幅阔大。用此“宣麻”任命将相,威仪昭然,可真显得隆重了。 “外观尽善尽美了无瑕疵,却不知道*墨不*墨?” “待官家自己试!”李少微退后两步,躬身说道,“小臣在殿外伫待恩命。” “试得好,自然有重赏。”李煜笑道,“在殿外等赏,可也太心急了吧!” “小臣不敢!是想等官家试了纸,亲闻天语褒奖,好回去转述于出力臣工,同蒙恩荣。” “这还罢了,我便当面试与你看。” 李煜略略沉吟,想起前**黄昏在华林园开筵观舞的情景,随即提笔写下七个字: 晚妆初了明肌雪。 落笔之初,便知道真是好纸,因为感觉上笔锋流转自如,有心手相融之乐。写完细看,墨辉不滞不漫,恰到好处,越显得名匠李廷珪父子所造的墨,宝光隐隐,不同凡俗。 李煜只是笑,踌躇满志到极处,反倒无话。李少微当然了解他的心意,随即凑趣说道:“小臣要乞赏,乞官家赐封嘉名。” “你是说给纸题个名字?”李煜细想了一下,“纸太好了,反而无可形容,就以澄心堂为号吧!” 澄心堂是大政所出之地,整个江南*紧要的一处地方,用来作为纸的名号,足见贵重。李少微也**得意,随即磕头谢恩。 “你的龙尾砚、吴伯玄的笔、李廷珪的墨,”李煜指着书案上的文具说,“如今加上澄心堂纸,真是文房四宝。来!” 他召来内监,传谕赏李少微及他所属的纸工,朱绢两百匹,白银一千两。 “晚妆初了明肌雪。”李煜轻声念完自语,“这应该是《玉楼春》的起句。对!正该用《玉楼春》!” 于是玉楼**,如在眼前。楼是景阳楼,在台城建康宫北面的华林园内;楼前有口胭脂井,又名辱井,是陈后主与张丽华躲避隋*逃遁之处。不过两百年前的《霓裳羽衣曲》,都几乎失传,何况陈后主至今,事隔四百多年,谁还记得“商女不知**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往事? “人间能得几回闻”的《霓裳羽衣曲》,唱尽了唐玄宗在位前期的繁荣绮丽,但也唱来了惊天动地的“渔阳鼙鼓”。五代以来,兵革相寻,此象征开元盛世的太平法曲,久已失传。直到前年,才由李煜的爱妻——国后周氏,细按旧谱,妙造新声。 周后是已故司徒周宗的长女,小名娥皇,十九岁嫁给比她小一岁的李煜。她盛于容貌,*富于才艺,通书史,精刺绣,琴棋歌舞,无所不能,而**周后的*艺是琵琶。元宗亦好音律,将一具视作宝器的“烧槽琵琶”,特赐儿妇。就用这具可以媲美蔡邕的“焦尾琴”的琵琶,周后创作了许多新曲。而她*了不起的成就,终还是根据残谱,重现了盛唐遗音《霓裳羽衣 曲》。 这是所谓大曲,也是舞曲。而轻歌曼舞,却由周后一手传授。昨天是为了欢迎一位嘉宾,周后特地在景阳楼前,传召宫娥,当筵起舞。李煜由“晚妆初罢,肌肤如雪”的妙龄少女想起,一面回忆当时的光景,一面低声吟哦: 晚妆初了明肌雪, 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吹断水云间, 重按霓裳歌遍彻。 想到了吹箫的“嘉宾”,李煜记不起筵前醉人的是酒还是人,只记得怕酒多了出丑,为宫女所笑,必须逃席了。 于是回忆逃席以后的情形,是一个人躲到了光昭殿前,陈后主所起的“三阁”之一的临春阁,月下凭栏,悄悄为遥度的歌声按拍。不道有善解人意的宫女,暗暗跟了来,临风飘下香屑,为他解醉。那番情味,倒比身在急管繁弦之中,*来得令人难忘。 于是,“换头”的后半阕《玉楼春》,他也有了: 临春谁*飘香屑, 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 待踏马蹄清夜月。 用吴伯玄的兔毫笔,在澄心堂纸上写了下来,李煜重看一遍,觉得语语写实,而自然空灵,相当得意,随即揣起诗笺,向门外走去。 侍候在廊上的内监裴谷,一见便即喊道:“备檐子。”“檐子”就是椅轿,为贵人宫中代步之具。李煜觉得到瑶光殿不过一箭之路,而且艳阳之下穿越花径,正宜步行,便摇摇手说:“不要!” 沿着花圃中的小径,曲曲行来,经过一座白石平桥,便是一弯清流所回绕的瑶光殿东面。殿前殿后,一片寂静,只听得“嘣嘣”的轻响——是北窗下,宫女的银针,刺破白绫所发出来的声音。 李煜不由得便吟出旧句:“烂嚼红绒,笑向檀郎唾。” 刺绣的宫女,听得吟哦的声音,抬头一望,随即匆匆起身,赶了出来,微笑着行礼。 “国后呢?” “只怕睡着了,待婢子去通报。” “不必!”李煜摇着手说,“我看看去!” 周后的卧处在瑶光殿西室,门关着,但碧纱窗却撑起一半。李煜探头内望,周后正搂着四岁的小儿子仲宣在午睡。母子俩的脸上都似浮着笑容,睡得那么恬适香甜。他有天大的事,也不忍去惊醒,何况,也只不过是想找爱妻一起来欣赏这阕《玉楼春》而已。 他蹑手蹑足向阶下走去,远离窗前,才低声嘱咐宫女,千万不可惊动周后母子。然后,他绕殿而北,走完甬道,到了歧路口了。 他站住了脚沉吟,而脑际一浮起那位嘉宾的影子,心头便没有来由地升起一股无可言喻的兴奋喜悦。于是脚步不折往东,不折往西,自然而然地一直向北。 北面是瑶光殿的别院,一带碧瓦覆护的**墙,围着一座画堂。院门开在南面,但正屋却是坐西面东。每天旭*临临,将一座施朱髹金的画堂,闪耀出万道霞光,一片瑞霭,真个如元宗亲题、高挂在上的匾额中所说:“紫气东来”。 元宗好佛亦好道,当年以此处为养静悟道之处。而这时候这里却安置着一位与黄冠鹤氅全不相称的嘉宾:周后同父同母的胞妹。 两姊妹相差十四岁,周后今年二十九,她的这个名叫嘉敏的妹妹才十五。十年前周后初嫁,嘉敏曾经随母入宫来会过亲。五岁的小女孩,了无所忆,等于未曾来过。以后,周宗病殁,她跟着母亲回到扬州原籍,一直就不曾来过金陵。十年工夫,长得娉娉婷婷,几乎连周后都认不得自己的嫡亲妹子,*不用说做姊夫的李煜。 然而不过半天的盘桓,李煜对她即已异常熟悉,因为他从嘉敏身上找到了她姊姊所失去的东西——少女的清纯。李煜在周家初见娥皇时,正仿佛如今嘉敏的年岁,长发披肩,骨清神秀,望去令人想到曹子建笔下的洛水神仙。那时他刚从有才而无行的冯延巳学词,曾为娥皇写过一首《长相思》: 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娥皇的“云一緺”早就梳成宫妆高髻,如今正该移赠嘉敏——她那抛在枕畔的一弯黑亮的头发,真让李煜看得傻了。 忽然,门上碰出声响,倒让他吓一跳,定神细看,才知道误碰了名为“珠锁”的门饰。而这一碰,也惊醒了在画屏下、绣榻上面向里睡的嘉敏。 “姊夫!”嘉敏有些惊,也有些窘,一翻身用手撑坐着,首先就检点身上的衣衫,怕睡梦中有什么不雅的痕迹,落在姊夫眼中。 还好,一袭“天水碧”——淡绿色绣红白荷花的袖衫——衣纽扣得好好的,不算衣衫不整,仓促之间,也还可以见得君王。 “小妹!”李煜袭用娥皇对她的称呼,歉意地笑道,“扰了你的清梦!” “本来也该起来了。”嘉敏踏下地来,定定神招呼,“姊夫请坐,失陪片刻。” 说完,她惊鸿避影似的,一闪身隐没在画屏后面,然后听得衣服窸窣。 突然间,如一团彩云飞起——那件绣衫抛搭在画屏上,扬播出一阵非兰非麝的异香。 李煜的词兴又来了,脱口念道: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 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姊夫,”嘉敏在画屏后面问道,“你在念诗还是念词。” “词。” “词?”他听到她口中似乎念念有词,然后又听得她用欣快的声音说, “对了!是词。两句七个字,两句五个字,先用仄韵,后用平韵,不是《菩萨蛮》吗?” “一点不错!”李煜很高兴,“小妹,原来你也懂词。” “我哪里懂?刚才姊夫念的什么,我一个字都没有听出来。” 人随声现,嘉敏已换了色罗衫,白绸长裙,束一条红色丝绦,色彩夺目,吸住了李煜的视线,以至于使得他无暇去看宫女递上来的茶盅,只伸出手来,往一旁空抓。 嘉敏掩口一笑,接着微微瞪了宫女一眼,因为她也在为李煜的忘形而好笑。经过嘉敏眼色的警告,宫女才有庄重的神态,她谨慎地将茶盅递在李煜手里,说一声:“官家,请用茶!” 李煜喝口茶,定一定神,记起刚才中断的话头,接着往下说道:“小妹,我不相信你一个字都没有听出来。你骗我!” “只听出四个字。” “哪四个字?” “画堂昼寝。”嘉敏紧接着问道,“姊夫,你刚才念的是旧作?” 这表示她没有想到他有出口成章的捷才。这倒也好,如果是即兴之作,那么“画堂昼寝”指的是谁,不问可知,而她亦就一定会要求自己再念一遍。虽然字面并无明显的绮语,但偷窥小妹昼寝,而且比作刘阮误入天台,说来到底是件有欠光明的事。这半阕《菩萨蛮》,能不能留稿,尚待考虑,自以掩藏为宜。 ◆读懂了李煜人生中的伤有多痛,才*理解李煜词中的愁有多浓 ◆细说李煜和大小周后的感情纠葛,详解南唐与北宋的政治风波,读懂“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背后的故国旧事 ◆当代历史小说巨匠、《胡雪岩全传》作者高阳力作 ◆既注重小说的故事性,又讲究历史的真实性,为您还原一个真情实感、有血有肉的李煜 ◆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 ◆轻松有趣,扎实有力,锁定读客这本史书真好看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