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3.70
折扣购买: 与身体为敌
ISBN: 9787569936230
芭芭拉·艾伦瑞克,1941年生,洛克菲勒大学细胞生物学博士,美国畅销书作家、记者、社会评论家、《时代》杂志专栏作家,她也是一位活跃的女性主义者与社会运动倡导者,积极参与女性权益、公民健康、法律改革等组织。 艾伦瑞克出身于矿工家庭,读大学时受到反战运动启蒙,于是放弃教职,投入写作与社会运动,特别关注社会底层人群。她还曾在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著名国际高校任教。 艾伦瑞克至今已出版近二十本著作,绝大多数是非虚构文学作品。包括纽约时报畅销榜作品《我在底层的生活》和《M型社会白领的新试炼》。
这些年我放弃了许多医 疗措施——如癌症筛查、 年度体检、巴氏子宫癌检 验——这些都是享有医疗 保险、负责任的人该做的 事情。这不是出于自杀冲 动,连决定都算不上,更 像一连串小决定的积累: 是待在书桌前赶稿子,还 是去初级保健办公室递交 最新的检测结果,评估我 的生物学可持续性;是出 去散个步,还是在医疗机 构假装舒适的企业环境中 耗费一个下午。起初我责 备自己懒散懈怠,未能及 时办理明摆着能够延长生 命的简单事宜。毕竟这是 现代医学科学的堂皇许诺 :你不必生病和死亡(至少 暂时不必),因为问题能在 易于治疗时“及早”发觉。在 肿瘤只有橄榄大小的时候 检查出来,比听任它长到 哈密瓜大小要好。 我知道自己背离了长久 以来的立场:我支持预防 性医疗保健而不是昂贵的 侵入式高科技干预。还有 比待在一家市内医院配备 高压氧舱,却不肯移动大 驾走出去到附近的社区检 测一下铅中毒更荒唐的事 吗?筛查可预防的疾病而 不是投入大量资源治疗重 症患者,从公共健康和个 人角度都是明智之举。 我知道自己还背离了我 这个年龄段人们的常规做 法。我的多数受过教育的 中产阶级友人在步人中年 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开始加 倍努力维护健康。他们参 加运动、练习瑜伽,在日 历上填满要做的医疗检测 和体检项目,他们大谈胆 固醇、心率和血压数值的“ 好”和“坏”。他们基本上把 日渐衰老的苦差事理解为 自我剥夺,尤其在饮食上 ,医疗时尚和这样那样的 研究谴责脂肪、肉类、碳 水化合物、谷蛋白、乳制 品或一切动物源性产品。 在全世界的富人中间盛行 了四十多年的注重健康的 思维定势中,健康与品德 密不可分,美食“过于可口 就是罪过”,健康食品则只 要味道不算差,就能用“可 以坦然享用”来打广告。人 们采取惩罚措施设法弥补 一时的放纵,比如禁食、 催吐或节食(一整天只喝各 种果汁,精心安排次序)。 我对衰老的反应有所不 同:我渐渐认识到,我已 老得可以死去。我不是说 各人自有寿数。当然没有 哪个确定的年龄不再值得 继续进行医疗投资,不管 为了预防还是治疗目的。 军队判断一个人年长到足 以赴死的年纪是十八岁— —年满十八岁,就可以派 去上火线了。在生命另一 端,许多人年逾古稀甚至 更老,依然担任世界领袖 ,没人质疑他们需要大量 持续的检测和护理。津巴 布韦总统罗伯特·穆加贝 (R0bert Mugabe)92岁了, 因罹患前列腺癌做过多次 治疗。但是我们再看看报 纸上的讣告,就会注意到 ,到了某个年龄,死亡不 再要求哕唆的解释。虽然 对讣告没有一概而论的社 论规定,但通常死者若是 年逾古稀,讣告作者完全 可以使用“寿终正寝”这个词 。有人去世固然令人悲伤 ,但没有人认为古稀老人 去世是一场“悲剧”,也不会 要求开展调查。 我认识到自己已经老得 可以离世以后,就认定我 也老得不必再为追求长寿 而忍受痛苦、烦恼或无聊 。我吃得很好,意思是我 选择美味且尽可能延迟饥 饿的食物,如蛋白质、纤 维和脂肪。我做运动—— 不是为了长寿,而是因为 运动让我心情愉快。至于 医疗保健,我会为了迫在 眼前的烦恼寻求帮助,却 不再刻意寻找我至今尚未 察觉的小毛病。理想情况 下,一个人老得可以死去 的决定应该由个人自己做 出,如果有的话,以医疗 保健可能提供的好处和(在 某个年龄段相当重要)我们 选择怎么度过余生的判断 为依据。 P2-4 1、为什么你为了健康做的每一份努力,其实是在与自己的身体为敌? 2、美国最接地气的社会学家芭芭拉·艾伦瑞克根据自己患乳腺癌经历,发现并戳破了无数人信以为真的“健康骗局”。 3、顶尖媒体、领域专家、普通读者三方认可赞赏: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扫地出门》作者、普利策奖得主马修·德斯蒙德、《故土上的陌生人》作者阿莉·拉塞尔·霍赫希尔德强烈推荐;《纽约时报》《卫报》给予好评! 4、如果下列情况你大部分都出现过,你很可能也掉入了这种思维陷阱! ①在健身的过程中,通过一次次自虐般的训练,得到一种“我可以掌控自己身体甚至生活”的快感? ②通过一次次克制自己的食欲,觉得自己“战胜了自己和身体”? ③认为定时体检能够将一些重大疾病的病根扼杀在摇篮里,会有一种安全感。 ④无论遇到悲伤事情或者患病,都尽量控制自己保持乐观,尤其认为积极心态会有助于病情恢复。 5、当追求健康成了一门生意和产业,医院、健身房、食物行业、激励演讲行业,都在一步步蚕食你的思想和金钱。他们用“只有这样做才能健康长寿”的虚假美好泡沫来掩盖人类身体根本不受人为因素掌控的真相。 你也会有这种感觉吗?在健身的过程中,通过一次次自虐般的训练,得到一种“似乎可能掌控自己身体甚至生活”的快感?克制正常的食欲后,觉得自己“战胜了身体”?定时体检,就可能将小毛病扼杀在摇篮里?读完这本书,躲开这些“健康洗脑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