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译林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5.80
折扣购买: 佛学概论/牛津通识读本
ISBN: 9787544734493
"作者 关大眠(Damien Keown),佛教伦理学家,生物伦理学家。任教于伦敦大学历史系。1977年毕业于兰卡斯特大学,获文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牛津大学东方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著有《佛教伦理的本质》(1992)、《佛教与生物伦理学》(1995)、《佛学概论》(1996)、《当代佛教伦理》(2000)等。 序言作者 赖永海,哲学博士,南京大学教授、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旭日佛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理事长。研究专长为宗教学、佛学、中国哲学。任《中国佛教通史》主编,先后出版了《中国佛性论》、《佛学与儒学》、《中国佛教文化论》、《宗教学概论》等学术著作十余部。 "
第二章 佛陀 佛陀出生在喜马拉雅山麓附近的特莱 低地,在今尼泊尔境内。其族人以“释迦”自称,故此佛 陀得名“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信徒则称 呼他为“薄伽梵”或者“世尊”。“佛陀”其实并非个人 名字,而是“觉者”的尊称。严格说来这个称号必须在某 人证悟得道之后方可使用,尽管如此,这里仍以此来称呼 早年的佛陀,而他的本名其实是悉达多·乔达摩。 佛 陀的生卒年份按照传统说法是公元前566年至公元前486年 ,近年研究则认为其卒年似应在公元前410年左右(这一时 期编年史的误差当在十年之内),传统资料显示佛陀及其 族人属于印度四大种姓之中的第二等级——被称为“刹帝 利”的贵族武士阶级。但是没有别的迹象表明,种姓制度 曾经在释迦族内广为流行。 有关佛陀的父亲“净饭王 ”的王者地位以及其宫廷生活如何骄奢淫逸的传言习见于 后世典籍,大多为夸张虚饰之言。尽管如此,佛陀的尊贵 出身和崇高地位在佛教文学艺术中是个常见主题。他的贵 族身世背景——或许不如传言令我们相信的那般高贵,无 疑可以帮助他在游历说法时给印度东北各诸侯国的宫廷留 下良好印象。 有关佛陀的生平资料有相当部分保存在 巴利文正典之中(可参考上列方框)。将散见各处的零星 片断连缀成贯通流畅的长篇叙述要待佛陀圆寂五百年后方 才开始。稍早时候,大约此前二三百年间,有关佛陀的生 平事迹开始在各地流传,显示出人们对这位人杰的兴趣在 逐年增长。有关佛陀生平的叙述最为著名也最为精致的是 一首叙事诗《佛所行赞》,为公元1世纪时佛教著名文学家 马鸣所撰。从此以后,早期的片断传记资料由想象的细节 加以修饰,最终使得事实与传说难以分开。这些叙述激发 了佛陀形象的创造,而这一现象在2世纪之前从未出现过。 在此之前他的形象在艺术创作中只是以象征的方式出现, 例如树木、车轮、华盖等等,或因为尊崇,或因为想要设 法对他所获得的超验状态给出一个美好而感性的表达,却 又很难找到别的方式。但也正是在此过程中,艺术家才开 始以石材或其他材料创作佛陀形象,这些形象最终成为信 众崇拜的对象。 佛陀的生平 有关佛陀生平的早期 资料大抵零星琐碎。有时候讲到某个话题佛陀会回顾自己 的早年经历,然后又接着说法。其中有些片断相当详尽, 有些却又相当模糊;所有片断的编年顺序并非都是条理清 晰的。出于这样的原因,要根据这种泛泛的资料写出一部 佛陀传记远非易事。而且所谓传记,大体上也是西方文化 近期的创造发明,而在古代印度,其实并不存在作为文体 类型的传记。同样的困难也困扰着想撰写其他早期宗教人 物(如耶稣)传记的人们,故此要想在勾画“历史上的佛 陀”时取得更大成功是没什么可能的,甚至还有额外的麻 烦:既然佛教徒相信“来生转世”,那么要写出完整的佛 陀传记还必须包括他的前生后世!尽管不存在佛陀生平早 期资料的连贯叙述,人们大体上也都同意他一生中某些关 键事实的相对编年顺序。用简单几句话概括出来的事实是 :他十六岁娶妻耶输陀罗,得子罗睺罗(意为“覆障”) 。稍后佛陀离家出走,开始上下求索寻觅宗教智慧,时年 二十九岁。大约三十五岁时他证悟得道,余生之四十五年 《佛学概论》由英国佛教伦理学家关大眠撰写,揭示了佛教的发源和发展,语言直白并辅之以图表,清楚明白地说明了佛教的中心教义和修习方法。南京大学旭日佛学研究中心主任、著名佛学学者赖永海作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