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演义/话说中华五千年

明史演义/话说中华五千年
作者: 蔡东藩
出版社: 中国文史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59.80
折扣购买: 明史演义/话说中华五千年
ISBN: 9787520502948

作者简介

蔡东藩(1877—1945),名郕,字椿寿,号东藩,浙江萧山人,**的演义小说家、历史学家。1916年开始,历时10年,蔡东藩将秦朝到民国2000余年历史尽书于笔下,成书11部,21册,1000余回,合称“中国历代通俗演义”。该书“以正史为经,以逸闻为纬”,“语皆有本”,较之《三国演义》,*忠实于历史;较之“二十四史”,*通俗易懂;较之《国史大纲》,自评自注*加生动有趣。此书一经出版,即*到顾颉刚、二月河等众多名人的推崇,风靡**,重印几十版,累计销量逾千万册,实为通俗史著之经典巨著。蔡东藩因此而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内容简介

**回 揭史纲开宗明义 困涸辙避难为僧 江山无恙,大地春回,*暖花香,窗明几净,小子搁 笔已一月有余了。回忆去年编述《元史演义》,曾叙到元 亡明续的交界;嗣经腊鼓频催,大家免不得一番俗例:什 么守岁?什么贺年?因此将元史交代清楚,便把那管城子 放了一月的假。现在时序已过去了,身子已少闲了,《元 史演义》的余味,尚留含脑中,《明史演义》的起头,恰 好从此下笔。 元朝的统系,是蒙族为主;明朝的统系,是汉族为主 。明**朱元璋应运而兴,不数年即驱逐元帝,统一华夏 ,**虽犹是君主,也算是一位大革命家,大建设家。嗣 后传世十二,凡一十七帝,历二百七十有六年,其间如何 兴?如何盛?如何衰?如何亡?统有一段极大的原因,不 是几句说得了的。先贤有言:“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国 必兴盛;君子道消,小人道长,国必衰亡。”这句话虽是 古今至言,但总属普通说法,不能便作一代兴衰的确证。 小子尝谓明代开国,与元**元世祖的情形,大略不 同,后来由兴而衰,由盛而亡,却蹈着元朝五大覆辙。看 官欲问这五大弊吗?**弊是骨肉相戕;第二弊是权阉迭 起;第三弊是奸贼横行;第四弊是宫闱恃*;第五弊是流 寇殃民。这五大弊循环不息,已足斫丧元气,倾覆国祚; 还有**的*争,国外的强敌,胶胶扰扰,愈乱愈炽,勉 强支持了数十百年,终弄到一败涂地,把明祖创造经营的 一座锦绣江山,拱手让与满族,说将起来,也是可悲可惨 的。 目今满主退位,汉族光复,感世变之沧桑,话前朝之 兴替,国体虽是不同,理乱相关,当亦相去不远。远鉴胡 元,近鉴满清,不如鉴着有明,所以元、清两史演义,既 依次编成,这《明史演义》,是万不能罢手的。况乎历代 正史,卷帙*多,《宋史》以外,要算《明史》。若要把 《明史》三百三十二卷,从头至尾,展阅一遍,差不多要 好几年工夫。现在的士子们,能有几个目不窥园,十年* 苦,就使购置了一部《明史》,也不过庋藏书室,做一个 读史的模样,哪里肯悉心翻阅呢?何况为官为商为农为工 ,连办事谋生,尚觉不暇,或且目不识丁,胸无点墨,怎 知道去阅《明史》?怎知道明代史事的得失?小子为通俗 教育起见,越见得欲罢不能,所以**写几行,明*编几 行,穷年累月,又辑成一部《明史演义》出来。宜详者详 ,宜略者略,所有正史未载,稗乘偶及的轶事,恰见无不 搜,闻无不述,是是非非,凭诸公议,元元本本,不惮琐 陈。看官不要惹厌,小子要说到正传了。 却说明**崛起的时候,正是元朝扰乱的时间。这时 盗贼四起,叛乱相寻,黄岩人方国珍,起兵台温,颍州人 刘福通与栾城人韩山童,起兵汝颍,罗田人徐寿辉,起兵 蕲黄,定远人郭子兴,起兵濠梁,泰州人张士诚,起兵高 邮,还有李二、彭大、赵均用一班*寇,*掠徐州,弄得 四海纷争,八方骚扰。元朝遣将调兵,频年不息,只山童 被擒,李二被逐,算是元*的胜仗,其余统不能损他分毫 ,反且*加猖獗。那时元顺帝昏庸得很,信奉番僧,*耽 淫乐,什么演揲儿法,什么秘密戒,什么天魔舞、造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