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大学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2.80
折扣购买: 我送孩子上北大2--31位北大新生家长的家教手记
ISBN: 9787301211687
秦春华,男,1975年3月生,经济学博士,副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理事、副主任兼秘书长;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centre for China Studies研究员:北京特华财经研究所研究员。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系,同年作为首批硕博连读研究生,9币从著名经济学家陈德华教授攻读博士学位。2002年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2004年至2006年在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作博士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理工学院访问学者,曾多次参与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开发银行等机构委托的科研项目。在《经济评论》、《北京大学教育评论》、《金融时报》等核心期刊和报纸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公共财政、转型经济学、信托、高等教育管理等领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做智慧的家长 为孩子量体裁衣,不做过高的要求,始终让孩子保持在第一梯 队。进入小学后,重点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好的学习习惯。我 始终认为,培养孩子就像中医治病,扶正祛邪,治本最重要,只要 固本了,就能走得高走得远。孩子每次考试成绩结果出来,从不问 名次,只问扣分原因,把做错的题目解决掉,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就可以了。所以,孩子在小学阶段轻松地完成了小提琴十级,并且 经常和同学们一起玩接力写小说游戏,画漫画等,学习成绩一直保 持在前三名。 读书、练琴、游戏,都是学习,也都是玩儿。这个理念我曾经 动摇过,虽然,它对孩子快乐学习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 因为是玩儿,所以不够严谨。尽管孩子在读书、练琴时,没有负担 很快乐,可做数学题时经常会有低级错误,常常难题做得好,却在 简单的加减计算上扣分;整个曲子拉得很好,却加了不和谐的音符。 问题总没有办法多,从二年级开始,制定了家庭会议制度,每隔一 段时间或是发现孩子成长中出现了需要纠正的问题,就开会解决。 当然,会议的开始一定由爸爸妈妈先谈近期各自的表现、优缺点, 然后孩子再谈,很平等地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并做好记录,重点 指出孩子的问题所在及改正方向,要求孩子签字。直到四年级时, 孩子提出“开会是为了弹劾我”,在一片笑声中终止。家庭会议在孩 子成长的一段时间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避免了唠叨、说教甚至过 激隋绪,重要的是让孩子形成了自律的习惯。 永远说老师的好话,让孩子敬佩老师,喜欢同学,热爱学校。 对于孩子对老师的看法和评价,客观地去分析,在第一时间认可孩 子的感受,然后想方设法分析老师做事的合理性。这个做法来自于 朋友儿子的教训。朋友的儿子初中时非常喜欢英语,在一次班级英 语剧的排练中,虽然担任替补,仍然以高涨的热情做幕后工作。因 为A角临时不能出演,他踌躇满志地准备替补时,结果老师却换上 了另外一个同学。从此,这个孩子从讨厌老师开始,直至讨厌英语、 讨厌学习、讨厌学校,成绩一落千丈。教育无小事,老师的偶然所 为,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作为家长,如果不去及时把负面情绪 卸载,那么,后果必然是面对一个消沉的孩子。 把对孩子的要求变成孩子的原动力。女儿从4岁3个月开始接 受规范的音乐教育。因为从婴儿期即发现她的音乐感受能力非常好, 刚刚能够扶站的时候,就会随着音乐的律动,准确地用身体去表达。 抱着左右脑同时开发的想法,在孩子的音乐敏感期,请南京师范大 学音乐专业毕业的老师教电子琴的弹奏。仅仅过了几个月,她就提 出:太简单,不好玩。而不愿再学,在让她自己确定真的不愿再学 之后,终止了电子琴的学习。5岁时,一位小提琴老师到幼儿园挑选 几个孩子陪伴自己的女儿学琴,她非常高兴能够被老师选中,回到 家就把老师留下的电话号码交给我,缠着要学。这次,我在她面前 表示了极大的“犹豫”,提出了诸如小提琴非常难学、拉琴会很累甚 至手会磨破、上学后作业会很多也不许放弃等要求,她都毫不犹豫 地答应了。在以后学琴的最初几年里,每当出现瓶颈期,想放弃的 时候,我都会重复提出她的承诺。言必行好做,行必果是需要坚韧 毅力的,她为了5岁时的承诺,一直坚持着,最终真正爱上了音乐。 在完成特长生考试后全力拼搏文化课的日子里,仍然时常忍不住拉 上一曲,我知道这时的她不仅是被音乐吸引,更有对成功的体味。 十几年的音乐学习,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左右脑的开发,更有心灵 的塑造、意志力的培养。类似的欲擒故纵的方法还成功地用在了英 语的启蒙教育上。最初创造一个看似无意的机会,让她看到许多同 龄小朋友跟着老师大声朗读英语,让她产生好奇心和加入其中的愿 望,在她提出要求后,故作姿态地表示很怀疑她是否能够坚持而拒 绝,直到她迫不及待地“抢”了我的钱包自己去交学费。从此,她 一直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直至有一天提出少儿英语 太简单、没意思,而改学新概念英语。 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帮助他人,从日常小事中感受快乐。家 庭是教育的第一现场,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幼年经常 和母亲形影不离,从得到别人帮助时真诚地感激,到遇到有困难的 人及时给予帮助,耳濡目染、言传身教,这一切都时刻影响、塑造 着孩子幼小的心灵。小学低年级时,下午我去学校接女儿,远远地 看到她正小心地扶着一位同学过马路,看到我后,对我喊了声:“妈 妈,等我一会儿,她不舒服。”我站在车站旁,看着她用自己的钱, 为那位同学买了罐可乐,送上公交车后才来找我,一脸的成就感。 我为孩子的善良、独立、无私而自豪。她有时放学回家后会对我说, 某某老师上课时嗓子哑了或是感冒了,要求我准备些药给老师。曾 有老师用世俗的眼光,婉转地提到过此类事,我很认真地告诉老师, 孩子的关心是纯净的。直到现在,女儿也没有知道她的行为曾经被 误解。保护好孩子的心灵不受到伤害和污染是做父母的义不容辞的 责任,在孩子还没有学会“社会化”的时候,教给孩子做人的真性 情,让她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分得清是与非、美与丑。现在,孩子 会习惯性地关心身边的人,关心身边的事,关心自然,会随手拾起 公共场所的垃圾放入垃圾箱…… P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