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江南之互联网金融

风吹江南之互联网金融
作者: 陈宇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55.00
折扣价: 39.15
折扣购买: 风吹江南之互联网金融
ISBN: 9787506074186

作者简介

陈宇,网名“江南愤青”,仁和智本资产管理集团合伙人,浪迹于西子湖畔。从2012年起以玩票性质在互联网上写作金融评论,以系列文章“浙江经济怎么了”声名鹊起。其大量金融类文章,剖析金融时势尖锐深刻,在金融业内引起极大的震动,一跃成为金融领域最知名的评论人士之一。 2013年开始,他的研究兴趣转向互联网金融,其陆续发表的评论是大量互联网金融和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必读文章,很多人都是从江南愤青开始了解互联网金融,因此江南愤青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更有“校长”一称。 江南愤青对互联网金融的评价与预测直切要害,虽然刻薄,但是却能每每言中。他的文风直白率性,张扬高调,但是线下为人却极为谦卑、异常低调,形成极大反差。为此他赢得了一大批“死忠粉”的追随,其中不乏金融界大佬级的人物。

内容简介

1.互联网是否真的降低了信息不对称 很多人认为这是必然的。互联网就是信息高速公 路,可以瞬 时、分布式沟通信息,是信息大爆炸。现在众多民众 和机构都使 用互联网传播信息,使得互联网在消除信息不对称上 起到巨大作 用。从金融角度来看,特别是证券行业,不论是对监 管部门,还 是中介机构,都有责任和义务充分向投资者披露信息 ,尊重投资 者作为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原来中小投资者信息获 取渠道有 限,互联网就是通过改变信息传播的方式来改变这一 状况。 但是,互联网只是提供了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可能 性,而现实 中却是在制造更大的信息不对称。为什么这么说?因 为信息不对 称能否降低,关键不在于信息是否更多,而在于信息 搜寻与匹配 的效率是否更高。互联网不仅传输信息,同时也生产 大量信息, 因此用户碰到更多垃圾信息的可能性会大幅度地提高 ,受到错误 信息源干扰的可能性极大增加。 以微博为例,大多数民众不具备辨别谣言的能力 ,信息信任 博弈的最终结果是。人们将选择自己相信的东西去相 信。在一些 专业论坛上也可以发现这个问题。譬如现在很多人在 母婴论坛上 看育儿经验,对于同一个问题的说法截然相反,使得 民众不知道 该相信谁,最后还得去医院。 我曾经在一个峰会上听一个专家在演讲中提到一 个案例,说 美国FBI发布了“十名通缉要犯”(Ten Most Wanted),通过移动 互联网,十秒钟之后,一个中美洲居民发现其中一个 是自己的邻 居,然后立即“私信”给FBI,半小时后逃犯被抓获 归案。他把 这种现象叫“瞬间聚合”,即信息传播方式导致的“ 警察与百姓 的零成本接触”,从而彻底改变了“警察抓坏人”的 模式! 我对此觉得好笑,因为我在美国访问期间,也听 人说起了这 个事情,这个事情的背后是什么呢?是警察部门的抗 议和投诉, 因为总是有不少人疑神疑鬼、有意或者无意地把认为 可能的嫌 疑犯的信息传输给警察部门,导致警察疲于奔命,而 且效果奇 差,大部分都属于无效信息。现在在美国,人们把这 个当作是 个笑话。 互联网的世界就是这样,大家都拿自己相信的东 西来验证 自己的结论,过滤掉自己不愿意听的东西,我还在一 个大数据的 峰会上听过一个也很有意思的案例,说他们通过一系 列的技术手 段,可以有效地判断出什么用户通过什么操作系统来 申请贷款。 他们最近发现很多人是通过WIN95系统来申请的,而 什么地方才 会有这个系统呢?只有网吧里会有,所以他们认为这 些人都是屌 丝,因为只有屌丝才会去网吧,所以他们认为这就是 大数据的有 效应用。 我听了以后,第一言论其实是说他们肯定没有去 过网吧,因 为我很清楚中国的网吧,我没事经常上网吧玩游戏, 而大家都知 道游戏的配置都是极高的,网吧必须保证自己的操作 系统和配置 一直处于较高的境地,才有可能招揽客户,所以要到 网吧里找个 WIN95系统,铁定是比人海中找个结婚对象还难的事 情。这个其 实本身不算什么事情,但是反映的问题是,有太多人 其实是喜欢 拿自己相信的东西来信的结论,尤其是专家们,更多 都是自我建 立逻辑在前,收集信息在后的行为,反过来就要求信 息是附属于 逻辑思维的,一个人的逻辑思维如果出现问题,所有 的收集信息 的出发点都全部失效。 从而反过来进一步印证,信息并不会因为互联网 而变得对称 起来,互联网只是增加了信息对称的可能性而非真正 提高了信息 对称的实际数字。什么意思呢?你如果把自己当成专 业人士来要 求,用心地大量搜集信息、分析信息,你是可能达到 对称的,但 是这样的成本其实也是很高的。而如果你是一般的平 民,不能达 到专业人士的高度,你接触到的信息越多,那么你碰 到的噪音就 越大,正确信息的占比其实就越小。 所以,互联网很难解决所谓的信息不对称,有了 更多的信息 之后其实是更加不对称的。非专业人士对专业问题往 往缺乏认知, 更倾向于接受听上去合理的结论,而非去理解和认同 推论过程, 使得大量真实信息被淹没。互联网在这个方面,是变 相催生了很 多伪专业人士,更犀利的言辞,更好的外在形象,听 上去更合理 的结论,都会让人更乐意接受,但是这些未必是准确 的信息。 更为根本的是,信息不对称背后反映的是市场参 与主体之 间的差异性。典型的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人(投资者 )和代理人 (金融机构)容易因为目标不一致而出现激励不相容 ,表现为事 前的逆向选择(如高收益的项目往往是高风险客户) 和事后的道 德风险(贷后风险)。正是由于市场参与主体的差异 性无法消除, 才产生了同一资产风险定价的差异性,也才有了风险 资产流转交 易的需求。因此,信息不对称反倒是金融中介产生的 一个因素。 P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