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企业管理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2.20
折扣购买: 企业韧性:数字时代的价值成长
ISBN: 9787516428085
冯庆基 高级工程师,注册一级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工商管理MBA硕士学历。从事工程管理工作已经有30多年,是广东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佛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评标评审专家库和佛山市顺德区建筑工程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的在库专家。 徐军军 江西财经大学深圳研究院研究员,深圳市社会心理服务协会理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在江西财经大学、共青团江西省委、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工作。现主要从事行业心理测评、心理胜任力、组织心理盘点、积极心理品质、创新方法与心理大数据应用研究,致力于将积极心理学.阳明心学( 中国本土心理学) 应用于个人成长.学校教育、企业创新与社会治理。 何姜林 南昌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中共党员,江西心路远医疗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专注市场营销和价值链管理提升,对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新时代企业韧性提升竞争力等有浓厚的研究兴趣,先后多次参与地市级相关科技企业、龙头企业等参观访问交流活动,与当地科技组织协会探讨数字化转型的未来之路及发展方向,曾参与和组织相关地方科技论坛活动。 王恒博 硕士,现任智联招聘东莞分公司总经理,东莞市人力资源协会副会长,东莞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促进会理事。曾任智联招聘佛山分公司业务部经理智联招聘厦门分公司总经理,集美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广东东软学院学生职场指导老师、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具有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多年经验,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解决方案,为求职者提供职业生涯和求职指导,为地方政府招才引智提供专业服务支撑。曾为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广东东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医科大学等多所高校学生分享职场大数据、职业生涯和求职指导。
组织韧性 对于韧性的概念及研究最早起源于生态学和物理学,主要研究物体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寻求平衡及恢复原状的能力。目前对于韧性的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物理层面,而是开始映射到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并向研究组织韧性层面不断进行扩展,主要研究当组织受到外力影响时所表现出的适应性、平衡性及做出相关反应的能力与水平。 处于以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VUCA)为发展特征的新时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要想获得持续、稳定且长久的发展,不断增强组织韧性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必要选择。 组织韧性是衡量企业应对新时代、新竞争局面的重要因素。虽然很多企业家与管理者已经认识到了组织韧性的重要性,尤其是当企业处于困境或遇到危机时,其可以帮助企业迅速突出重围、转危为安。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组织韧性,对于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全面理解组织韧性。 一、组织韧性的普适性 组织韧性并非只在突发意外的情况下才会展现出自身的强大价值,其具有普适性,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场景中。 (1)灾害、危机等特殊时期。 近年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体企业对组织韧性的讨论与研究都十分活跃,当灾害、危机发生时,许多企业会措手不及,毫无还手之力,因此被迫“停摆”并付出惨痛的代价。而一些企业在面对重大危机时能够迅速调整经营策略,适应市场行情变化,实现逆势成长。因此,企业开始重新考量组织韧性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2)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场景。 组织韧性不仅适用于灾害、危机等特殊时期,而且贯穿于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之中。“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不断增强组织韧性,才能在特殊时期迅速做出反应,快速调整组织经营状态,让企业转危为安,甚至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 二、组织韧性的作用力 组织韧性不仅能帮助企业承载压力、抵御风险,更能帮助企业获得新的发展动力,迎来崭新的发展局面,进而重获新生。 (1)“迅速回弹”。 人们通常认为,组织韧性就是当组织受到外力冲击时能够迅速回弹,让其恢复到原状。这是较为片面的理解,因为组织韧性的价值与意义远不止如此。当危机还未显现时,拥有组织韧性的企业便能够提前捕捉到危机信号,及时做出预警,做好全面的风险防控。 (2)“更上一层楼”。 当企业正处于危机、困境中时,组织韧性的价值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可以让企业迅速做出反应,抵御危机带来的风险,将损失降到最低,让企业迅速从危机中摆脱出来,充分彰显企业的核心优势与竞争力。具有高韧性的企业在面对各种困境、灾难及危机时不仅能够迅速、灵敏地调整策略,将企业从危机中迅速解救出来,使其及时回到正常的经营轨道上,更能为企业创造新的发展机遇,使其获取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成功跨越行业竞争的分水岭,借机筑起企业的“护城河”。“回弹更高”是组织韧性极为重要的特质。对于具有高韧性的企业来讲,危机往往是发展的重大转机,是远超竞争对手的好时机,应将危机变为企业获得新发展的良机。 总之,增强组织韧性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需要运用数字技术为企业赋能,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步伐。同时,组织韧性的锻造需要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保持统一,组织韧性的增强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战略。坚持初心不变,守住企业的核心业务,在最擅长的领域将产品与服务做到极致,精益求精,稳固企业核心优势与竞争力。形成组织韧性,除了不断修炼内功、把自身做大做强外,企业更要处理好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内外兼修,不断构建共享、共赢的生态价值体系,根据市场行情变化,积极有序地推进企业转型升级,进而获取更强的组织韧性,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组织韧性如同企业手中的一把利刃,能让企业在面对自然灾害、危机、经营难关等各类突发状况时,迅速带领组织快速杀出重围,让企业屹立不倒并获得新生。